教师2020年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附答案

上传人:bub****888 文档编号:144548669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2020年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师2020年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师2020年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师2020年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师2020年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2020年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2020年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附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2020年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A.班级规章制度B.良好的师生关系C.明确的共同目标D.一定的组织结构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明确的共同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2、我国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实行的是()。A.四四四制B.五四三制C.六三三制D.八四制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该学制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实行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六三三制。3、李某在课堂上说话,扰乱课堂秩序,教师让其下课后到办公室。李某来到办

2、公室后,教师先给他一颗糖,说:“这颗糖奖励你能遵守我们的约定,按时到来”。李某听后羞愧万分,主动向教师道歉并保证再不扰乱课堂秩序。上述案例中的教师表现出了出色的()。A.教学技能B.知识结构C.教育机智D.教研能力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4、士兵在战场上穿迷彩服以达到隐蔽的效果,主要利用了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知觉的选择性即我们总是选择某些事物或事物的某

3、些特性作为我们知觉的对象。知觉的对象能被我们清晰地感知,知觉的背景只是被我们模糊地感知。当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比越大时,对象越容易被感知,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用白粉笔在黑板上写的字、夜深人静时隔壁的电话铃声;反之,则不容易被感知.如冰天雪地中的白熊、穿着迷彩服藏在草地中的士兵、喧闹集市中的电话铃声。5、鲁班由“茅草划破手”这一现象引发思考,发明了锯子,这种创造活动的心理机制属于()。A.思维定势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原型启发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6、对一个过分害怕猫的学生,为让他不怕猫,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远远观看

4、关在笼中的猫。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一种()。A.代币奖励法B.行为塑造法C.系统脱敏法D.肯定性训练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系统脱敏法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由题干可知,通过让害怕猫的学生逐渐摆脱对猫的恐惧属于系统脱敏法。7、提出“百科全书”的教学内容观,并首次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的西方著名教育学家是()。A.卢梭B.昆体良C.夸美纽斯D.裴斯泰洛齐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夸美纽斯世界观中的进步因素还集中体现在他的“泛智”的思想中,泛智就是将一切有

5、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使其智慧得到普遍发展的理论,主张百科全书的教学内容。他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为6岁以下的儿童的智育提出了一个广泛而详细的教学大纲。8、教师经常运用奖励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这体现了桑代克学习理论中的()。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强化律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桑代克提出的学习定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准备律指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练习律指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效果律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

6、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教师经常运用奖励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属于满意的结果,因此体现了效果律。9、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会了端坐在座位上认真做作业,在英语课上学生也做出类似行为。这表明学习行为存在()。A.刺激分化B.刺激泛化C.刺激类化D.刺激消退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10、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王阳明5岁还不能开口说话,却能默背祖父众多藏书。这说明()。A.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B.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C.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D.人的

7、发展具有整体性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个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题干中王阳明5岁还不会开口说话,但却能默背祖父的众多藏书,体现的是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一、单项选择题11、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依据是()。A.课程任务B.课程制定者C.学生学习的要求D.课程组织方式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从学生学习的要求角度来划分,课程可以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12、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

8、而善,相互切磋”。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的方法。A.谈话法B.讨论法C.参观法D.练习法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相互切磋”体现的是合作学习,讨论是合作学习的方式之一。13、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A.学校需要为出发点B.学生需要为出发点C.社会需要为出发点D.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要从个人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14、小张在放学回家路上将摔倒昏迷的老人送进医院,及时挽救了老人生命。为此,班

9、主任在班上公开表扬小张的行为,号召大家向他学习。这是运用了教育方法中的()。A.说理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15、荀子日:“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荀子这句话强调实际观察的重要性

10、,体现的是直观性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量力性原则又叫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16、()原则是一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教学原则,它要求教师应认真了解和研究一个一个的具体学生。A.启发性B.系统性C.巩固性D.因材施教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首先,因材施教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是体

11、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教学原则;其次,因材施教强调的是教师要从学生个体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它研究的是“一个一个的具体学生”。17、一位新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维护自己与同事、领导间的关系上,说明其处在成长中的()。A.关注任务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教学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包括: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教师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处理和维护新同事的关系上,说明教师工作的重点在于处理和他人的人际关系,具有社交性质,是典型的关注生存阶段的特点。处在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

12、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处于关注学生阶段的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18、迁移根据性质的不同,即迁移产生的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A.正迁移与负迁移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学习的迁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迁移可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的不同,迁移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不同,迁移可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迁移可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

13、移。19、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公式。这两位心理学家的观点说明,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可以采用哪种有效途径?()A.参与行动研究,提高自身素质B.借鉴他人经验,加快自身发展C.加强理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D.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能力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两位心理学家都强调了反思的重要性。20、某生急躁、直率、热情、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具有外向性。该生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胆汁质的人急躁、直率、热情、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具有外向性的特点。多

14、血质的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黏液质的人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性格坚韧),话少,适于从事细心、程序化的学习,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有些死板,缺乏生气。抑郁质的人行为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21、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教育经历:严格的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学生。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A.爱国守法B.关爱学生C.为人师表D.爱岗敬业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就是要做到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二、辨析题

15、2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最高级别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自己对自己的认可。参考答案:该说法是错误的。所谓自我实现是指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和才能的心理需要,也是创造力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不只是如题干描述的自己对自己的认可。23、惩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反应的过程。强化是采用适当的强化物而使机体反应频率、强度和速度增加的过程。在消除学生的不良行为时,可以选择使用惩罚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时可以使用强化法。当然,二者结

16、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24、奖励是塑造行为的有效手段,因而奖励越多越好。参考答案:该说法是错误的。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化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通过训练建立良好行为。每当学生出现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或者在一种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之后,采取奖励办法立刻强化,以增强行为出现的概率。但是奖励的使用并不是越多越好,而要适度并且要具有针对性。25、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与活动课程理论存在本质的差别。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在学科课程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学科结构的重要性,它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每门学科的课程要根据科学的联系性、连贯性进行编制。

17、活动课程理论是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相对立的一种课程理论,它主张课程内容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要求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没有固定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所以说,二者有本质差别。三、简答题26、学生能力的培养。参考答案:(1)注重对学生早期能力的培养;(2)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3)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4)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5)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6)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27、简述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参考答案:考虑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和功能,灵活选择,综合运用。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依据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选

18、择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现有教学媒体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28、简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参考答案:(1)美育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2)美育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3)美育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4)美育有助于学生劳动观点的树立、劳动技能的形成。总之,美育具有不可取代的特殊教育功能,它与其他各育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个性和才能全面和谐发展的完美的人,是美育的目的。29、简述培养心智技能的要求。参考答案:由于心智技能是按照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只有分阶段进行培养,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19、为提高分阶段训练的成效,必须充分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2)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3)注意原型的独立性、完备性与概括性;(4)根据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四、材料分析题30、材料:今天刚刚上课,老师拿出了四幅图片挂在黑板上。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看下图片,知道这是哪个地方吗?学生:是黄山!老师:那这几个图片都是什么呢?学生: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老师:那大家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一下云海呢?学生:波涛汹涌的云海!学生:波澜壮阔的云海!老师:大家回答得不错,那大家可以试试-3个小导游吗?学生:想!老师:那大家好

20、好想一想,该怎么表达你想要给游客介绍的景观?大家可以先整理一下,写个稿子,然后开始进行演示!问题:(1)材料中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什么规律?(6分)(2)材料中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6分)(3)材料中使用了哪种教学方法?(6分)参考答案:(1)材料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这种规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担任组织者,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案例中,老师让学生主动思考,发挥主动性,充分体现了此规律。(2)材料体现了下列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

21、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中,老师没有直接让学生写作文,而是通过看图片的方式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直观性教学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案例中,教师给学生看图片,利用模象直观的方式,丰富学生感知。(3)材料中使用了谈话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巩固旧知识的方法。案例中,老师通过问答的形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主动性,通过启发谈话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