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8《文化的作用与发展》习题精选(含答案)

上传人:五****心 文档编号:144541 上传时间:2016-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8《文化的作用与发展》习题精选(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8《文化的作用与发展》习题精选(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8《文化的作用与发展》习题精选(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8《文化的作用与发展》习题精选(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8《文化的作用与发展》习题精选(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8《文化的作用与发展》习题精选(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文化的作用与发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 暑期小强、小亮、小光、小东四位同学到博物馆的档案室进行暑2015山 西 四 校 联 考 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天,他们的任务是为当地新出土的蕨类植物化石档案归类,但这些化石是该归入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遗产,四个人有了各自的意见。四人的观点中正确的是()小强认为它们是人类保护的化石,应归入文化遗产小亮认为这些化石是纯自然的东西,应归入自然遗产小光认为这些化石是精神现象的物质载体,应归入文化遗产小东认为这些化石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应归入自然遗产A BC D

2、解析: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蕨类植物化石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纯自然的东西,应该归入自然遗产,正确,排除。答案: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逢有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有勒石刻碑、 2015福 建 漳 州 质 检 铸鼎纪事的传统。下图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详细记载了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这体现了()A民族精神转化为物质力量B人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C文化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D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解析:题中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是记载南京大屠杀事实的物质载体,因此本题应选 D 项;其他各项与题意不符,均不能入选。答案:在一个利益多元化、价值观纷呈的 2015广 雅

3、 中 学 、 执 信 中 学 、 广 州 六 中 联 考 时代,不是所有的国家工程都能赢得国人的齐声叫好,而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大手笔,比如探月工程,却能赢得普遍的祝福声。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其原因是()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政府采取切实措施改变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独特性A BC D解析:材料显示,国家科技方面的建设和成就,能赢得人们普遍的祝福声。科技属于文化,正确。材料说明国家重视发展科技,没有体现现代经济总体格局的变动和中华文化的特点,故不符合题意。答案:1928 年,国民政府“废除旧历,普用国历” ,要求 2015杭 州

4、联 谊 学 校 联 考 二 各地将团拜、祀祖、春宴等移至国历新年前后举行,还派警察强迫春节期间停业的商店开门营业。后因人们照旧过自己的春节,国民政府被迫停止废除旧历。国民政府废除旧历的失败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文化决定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A BC D解析:国民政府要求废除旧历,但人们依然按传统习俗过春节,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文化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选。错在“决定”上,不符合题意。答案: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 2015顺 义

5、二 模 的书籍都成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这说明()书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书籍塑造人的健全人格书籍引导人们的世界观,传递正能量优秀的书籍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 BC D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优秀书籍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符合题意,故选 C;书籍对人的影响有好有坏,说法错误,排除;表述错误, “传递正能量”说法过于绝对。答案:在欧美发达国家,马铃薯多以主食形式被消费:在美国, 2015浙 江 四 校 模 拟 马铃薯食品多达 70 余种;英国是个“食土豆民族” ,一日

6、三餐都离不开土豆;在德国,土豆和爱情一样重要。在中国和韩国,土豆则一直被作为蔬菜食用。材料中不同国家对食材马铃薯的开发与利用折射出()世界饮食文化具有多样性各国经济政治制度的差异不同区域的饮食文化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在实践中发展着的各民族的饮食文化具有共性A BC D解析:各国对马铃薯的开发与利用各不相同,体现了各国饮食文化的差异性,同时,正是这种饮食文化的差异构成了世界饮食文化的多样性,正确,不符合题意;由材料得不出的结论,排除。答案:为了破解当前教育遇到的困境社会过多地关注数学、 2015长 沙 一 中 月 考 英语,学生语文素养却日渐下降,一些学生甚至提笔忘字,近来的亲近母语行动无疑是一

7、种有效的选择。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重视亲近母语、挽救母语文化()表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发展好本民族文化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说明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BC D解析:题干信息“近来的亲近母语行动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反映了要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正确;在学校教育中挽救母语文化,体现了教育的作用,正确;与题意无关,排除。答案:2014 年 9 月 9 日,习近平主席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 2015福 建 厦 门 一 模 教师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 “”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

8、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之所以要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嵌在学生脑子里,是因为这()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在增强民族精神品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民族情感最集中的表达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的相关知识。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故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故表述错误,不能入选。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故可以入选。故答案选 D。答案:国务院关于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 2015安 徽 示 范

9、 高 中 高 三 第 一 次 联 考 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中,提议将教师节由每年的 9 月 10 日改为 9 月 28 日(即孔子诞辰日)。专家认为,将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文化继承与发展角度看,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把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要自觉成为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要把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立足点A BC 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化创新的立足点是社会实践。所以说法均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D 项。答案:2014 年 11

10、月,由梅葆玖指导的梅兰霓裳在天津海河剧院 2015济 南 二 模 成功上演并受到观众赞赏。该剧在保留梅兰芳大师经典唱段的基础上,运用三维虚拟影像等多媒体手段,将梅派名剧太真外传以创新形式再现。梅葆玖说,在创新的道路上,一切现代手段都是为正统京剧服务的,京剧的“根”不能变。这表明()吸收外来文化就会失去文化的民族特色注入时代特色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A BC D解析:在创新的道路上,一切现代手段都是为正统京剧服务的,京剧的“根”不能变,这表明文化创新不能离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梅兰霓裳受到观众赞赏表明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正

11、确;本身说法错误。答案:“仁者爱人”出自于论语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些 2015江 苏 无 锡 二 模 思想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A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发展C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D对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产生深刻影响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继承的相关知识。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沉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中国传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本题材料中作为孔

12、子思想核心的“仁者爱人”思想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充分说明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特征,也说明了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B 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中国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故 A 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本题材料并未涉及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故 C 不能入选;D 中的表述是传统习俗的影响,故不能入选。故答案选 B。答案:数一数一生多少个寒暑,数一数起起落落的旅途,多少的笑, 2015惠 州 模 考 多少的哭。春晚主题曲原创歌曲回家的路以归乡思乡的情愫打动着无数国内外的游子,受到广大观众

13、的一致好评。这说明()A文化创新应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B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发展大众文化是文化强国惠民的必由之路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D发展先进文化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解析:春晚主题曲原创歌曲回家的路以归乡思乡的情愫打动着无数国内外的游子,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是因为它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A 正确;B 材料未体现;C 说法错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D 与题意不符。答案:选择题(本大题共 2 个小题,满分 40 分)13(创新题)(20 分)2014 年 10 月 13 日,中共中央政

14、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有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要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习近平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我们推进国家治

15、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但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要从我国的现实条件出发来创造性前进。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什么要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解析:解答本题应抓住设问中的知识界定,调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答案:文化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形成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4 分)文化反作用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深入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 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深入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抵制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提高广大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4 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