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习新人教必修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538566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习新人教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习新人教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习新人教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习新人教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习新人教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习新人教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习新人教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基础巩固1仔细观察沈泊尘先生在1919年创作的漫画,漫画中的骷髅代表的是()A.协约国集团B.日本C.北洋政府D.美国答案B2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五四运动由最初的学生爱国运动发展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解析根据“全国性”“群众爱国运动”等信息,可知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选D项。A项中的“最早”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反帝反封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答案D3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

2、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主要是指五四运动()A.由中国共产党领导B.是一次社会主义革命C.受十月革命的影响D.具有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精神解析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了斗争的坚决性和彻底性,故选D项。此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排除A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排除B项。C项是原因之一,不是表现,排除。答案D4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答案C5看到

3、“1921年”“上海”“嘉兴南湖”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B.国民革命运动C.辛亥革命D.中国共产党成立答案D6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中共一大召开B.中共二大召开C.国民党一大召开D.中共七大召开答案C71924年,国共两党通过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下列对“革命”目的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A.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B.建立民主共和国C.实现无产阶级专政D.解放劳苦大众答案A8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与该誓词相关的历史事件()A.结束了

4、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答案D9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某校举行了一次主题为“伟大的征程党的奋斗史”的图片展。其中,有以下三幅图片,请你结合图片的简单说明为它们配上解说词(要求对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简单说明)。参考答案图1:1921年7月,中共一大由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这艘游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图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中心工作,二七大罢工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虽然失败了,但它使中国共产党深感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就必须建立

5、革命统一战线。图3: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C.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D.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答案D2“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在另一种条件下继承了辛亥革命没有做完的事业。”材料中的“事业”是指()A.发展资本主义B.反帝反封建C.建立民主政治D.实现国民平等答案B3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罗家伦说:“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后,大家都从睡梦中惊醒

6、了。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由此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是()A.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进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材料信息主要涉及寻找新的救国方法和思潮,并未涉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教育改进等问题,故A、B两项错误;五四运动的实践使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途径,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就已经开始觉醒,并非五四运动后,故D项错误。答案C41927年7月,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使

7、我失望的,只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经走上了歧途。”此话针对的是()A.北伐战争的失误B.国民党右派镇压革命C.军阀战争D.国民党内部分裂对抗解析结合1927年的史实,可知“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经走上了歧途”针对的是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故B项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

8、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材料三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

9、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在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参考答案(1)转变:从独立和不与其他党派合作到决定与国民党开展党内合作。原因: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革命的党;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遭受挫折,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有必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孙中山同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2)直接成果:实现国共合作(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积极影响: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创建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3)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