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学案新人教选修3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535916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学案新人教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学案新人教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学案新人教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学案新人教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学案新人教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学案新人教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学案新人教选修3(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主要矛盾的根源和实质。2.难点:人类历史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知识点一动荡不安的世界1背景(1)20世纪初的世界,已经被列强基本瓜分完毕。全球各国各地区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成为一个整体。(2)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殖民地具有了更重要的意义。2表现(1)德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赶上和超过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德国不仅在欧洲同英国展开激烈竞争,而且

2、还想从英法等国手中夺取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2)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一方面欧洲列强纠集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另一方面它们不断加强扩军备战。归纳总结 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特点(1)各国经济都迅速发展。(2)都实现了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3)各国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原来先进的国家在很多方面被后起的国家超越。知识点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1三对基本矛盾(1)法德矛盾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割地赔款,失去了原来的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法国试图“复仇”。德国要继续削弱和遏制法国,不让它东山再起,扩军备战,压制法国。(2)英德矛盾英国推行欧洲大陆均势的政策,希望在欧洲大陆出现强国对峙的局

3、面,便于自己插手欧洲事务。英国不愿看到德国过分强大,在殖民地等问题上冲突加剧,矛盾不断激化。(3)俄奥矛盾: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奥匈帝国把巴尔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俄国打着斯拉夫主义的旗号,以“解放者”自居,向巴尔干渗透,与奥匈帝国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2两大军事集团形成(1)三国同盟1879年,在俾斯麦推动下,德奥首先缔结“同盟条约”。此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德国利用意大利同法国争夺殖民地的矛盾把意大利拉入同盟。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同盟的核心是德国,其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2)三国协约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了军事协定。这标志着欧洲开始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随着

4、英德矛盾的发展,英国分别在1904年和1907年与法、俄签订协约,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图解历史 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知识点三“巴尔干火药桶”1复杂的巴尔干半岛(1)巴尔干半岛曾经长期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民族关系复杂。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巴尔干各民族进行了反对奥斯曼帝国的斗争。(2)两次巴尔干战争1912年,“巴尔干同盟”发动对奥斯曼帝国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奥斯曼帝国战败,使其丧失了在欧洲的绝大部分领土。1913年,因“巴尔干同盟”内部矛盾引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战败。(3)帝国主义干涉巴尔干事务原因:巴尔干半岛上的战乱给列强

5、的干涉提供了机会。表现:俄国、奥匈帝国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影响:列强争夺、民族矛盾激化,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2萨拉热窝事件(1)背景:奥匈帝国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进行军事演习,激怒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2)概况: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3)影响: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标志:在德国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2)双方:一方为同盟国中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另一方为协约国中的英国、法国和俄国。(3)原因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形成一个整体,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

6、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影响到整个世界。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大战的爆发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图解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主题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史料探究】史料一德意志放弃他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答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史料二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上的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陷于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7、。本哈第我们的前途(1911年4月)史料三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注:这里指刚果)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允许在分配非洲政权时有这样的大变更!泰晤士报(1911年7月14日)思考(1)比较史料一和史料三,英国对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史料二中,本哈第的看法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3)史料三中,英国对德关系政策的实质是什么?答案(1)由勾结德国反对法俄到支持法国反对德国。(2)反映的问题:德国不再满足于欧洲大陆强国的地位,而要求成为世界帝国,夺取英国的殖民地。原

8、因:随着德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超过英法,对外扩张的野心也急剧增强。(3)表面上维护法国的殖民地,实际上是勾结法国抑制德国,以维护其殖民霸主地位。【史论归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及其表现(1)法德矛盾法德矛盾由来已久。普法战争的旧仇宿怨使之成为欧洲大陆最主要的矛盾,实质是争夺欧洲霸权。(2)英德矛盾英国一贯推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不愿看到德国过分强大,加上在殖民地等问题上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逐步激化。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最主要的矛盾,实质上是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3)俄奥矛盾俄国同奥匈帝国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奥匈帝国把巴尔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俄国向巴尔干渗透,与奥匈

9、帝国矛盾冲突日益加剧,俄奥的争夺,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主题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史料探究】史料一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国家英国沙俄法国德国日本美国占世界工业总产量(%)142.6616138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3 3501 7401 0602903030殖民地人口(万人)39 3503 3205 5501 2301 920970史料二18801914年各国陆海军总人数(单位:万人)国家沙俄法国德国英国奥匈帝国意大利日本1880年79.154.342.636.724.621.67.11900年116.271.552.462.438.525.5

10、23.41914年135.29189.153.244.434.530.6史料三19021914年德、俄、法、英军费开支增加情况统计表国家德国俄国法国英国军费开支增长率270%110%80%19%思考(1)根据史料一信息,指出德国在当时处于怎样的地位?据此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这又对德英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根据史料二、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为实现其要求所采取的措施。答案(1)地位: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生产超过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但殖民地占有份额却远远少于英、法。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影响:德国与老牌殖民帝国英国的矛盾日益尖锐。(2)建立三国同盟军事集团,大幅度扩

11、军和增加军费开支,科技进步成果应用于军事,煽动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等。【史论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2)军事上:列强的三大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推动了世界大战的爆发。(3)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4)物质上: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5)意识形态上: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11871年俾

12、斯麦对当时欧洲国际关系作过比喻,说欧洲大陆像挤乘在同一辆马车里的旅客,面面相觑又满怀狐疑地相互戒备着,如有人将手摸向口袋里的手枪,其邻座则已做好先扣动扳机的准备。造成这一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A法德地位的变化改变了欧洲格局B英国放弃均衡政策插手欧洲大陆事务C美国积极向欧洲扩展自己的势力D欧洲国家担心俾斯麦挑起世界大战答案A解析注意1871年的时间限定,普法战争后德国完成了统一,法国受到削弱,欧洲格局发生变化,关系逐渐紧张。2对于一战前欧洲极端民族主义泛滥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欧洲列强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B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C德、俄、英、法都具有沙文主义的传统D统治者为动员人们支持战争而

13、纷纷煽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极端民族主义泛滥的原因。“德、俄、英、法都具有沙文主义的传统”的说法不符合史实。3“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导致这种“过时”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C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 D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过时”一词的含义。它指的是已经形成的殖民体系不能适应帝国主义需要了。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列强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419世纪末,一位英国官员说:“帝国就是饭碗问题。要是你不希望发生内战,你就应当成为帝国主义者。”以

14、下各项,未能正确反映这段话的含义的是()A以上言论中的“帝国主义”意味着对外侵略扩张B发动对外战争的目的之一是转移国内阶级矛盾C英国经济依赖于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和掠夺D通过帝国主义政策解决经济危机和避免战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的意思主要是说通过对外发动战争来解决经济发展和内战问题,并不是说会避免战争,故D说法不是对材料的正确理解。其他选项都是正确的理解。5俾斯麦说:“就在70年代初我们结束战争回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说了,我们什么时候再开战?什么时候我们兴复仇之师?”文中所说的“他们”是指()A英国人 B奥地利人C法国人 D丹麦人答案C解析联系题干关键词“俾斯麦”“70年代初”“他们兴复仇之师”可知这是指普法战争,法国战败。“他们”指法国。基础巩固1英国首相在1898年说:“大国的斗争已经不再像1830年或者甚至1860年那样只限于欧洲问题,而是牵涉到遍布全球的市场和领土问题。”当时大国斗争的核心问题是()A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B争夺世界市场和殖民地C争夺非洲市场和殖民地D争夺亚洲市场和殖民地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一战前各国参战和斗争的主要目的。A项是工业革命后各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