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早期的改革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教案岳麓选修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534314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早期的改革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教案岳麓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早期的改革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教案岳麓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早期的改革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教案岳麓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早期的改革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教案岳麓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早期的改革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教案岳麓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早期的改革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教案岳麓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西方早期的改革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教案岳麓选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课标要求:知识与要点:分析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识记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小字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原因;分析教材补充材料,加深对彼得一世改革内容的理解;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系统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彼得一世改革是时代的要求;体会彼得一世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体会彼得一世改革为俄罗斯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学情分析:学生日常经验分析:学生通过初中学习,已经对彼得一世的改革比较熟悉,但是往往只是一些基础性的感性认识,还没有形成对整个改革的理性思考。学生思维能力水平分析:学生对彼得一世的改革,还不能理解是当时

2、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所以讲课时应注意对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介绍。本课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本课难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讨法、图表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设问:这座雕像塑造的是谁?(俄罗斯帝国的奠基人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俄总统普京这位当前令俄罗斯大部分民众拥戴的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彼得大帝做出了什么重大历史贡献?他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是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探讨的内容。二、讲授新课:问题探究一:阅读课文,你能理清黑字标题之间的关系吗?学生回答后

3、幻灯展示:一、“时代的要求”改革的背景 二、“移植西方文明”是改革的措施 三、“俄罗斯帝国的崛起”是改革的影响(一)时代的要求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问题探究二:提炼课本信息,找出改革的背景 学生讨论回答后展示并分析:必要性:1、17世纪,西欧各国发展, 闭塞落后;2、当时还处于内陆的俄国急于打开通向欧洲的南北海路 ;可能性:3、1689年, 正式掌权;4、彼得一世的 使其深谙国际形势。练习巩固: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 A.改变俄国的落后状态,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B.废除农奴制度,使俄国成为一个西欧式 的大国C.对外扩张,与西欧国家争夺欧洲霸权D.建立一个横跨亚欧的大帝国二、移植西方文明彼得

4、的改革措施问题探究三:为什么说17世纪末的俄国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讨论后幻灯展示:知识运用:下列关于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A.打击了农奴制度 B.促进了经济发展 C.加强了军事力量 D.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 三、俄罗斯帝国的崛起影响问题探究四:彼得一世的改革有何利弊?教材69页 学生讨论回答后幻灯展示并分析:1、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2、改革存在的不足(局限性):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手段的过于野蛮和粗暴(镇压近卫军;处死太子);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征兵和征调

5、劳工)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3、改革的积极意义:取得巨大成效,俄国跻身于欧洲强国的行列,改变了欧洲原有的政治格局;宣告了强大的俄罗斯帝国的正式诞生;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讨论:1、如何评价彼得一世?(是“暴君”还是“大帝”?请用史实说明) (俄总统普京:“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为什么?)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仿照西欧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使俄国跟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奠定了近代俄国强大的基础,因此彼得一世可以称为俄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政治家;其主要局限性:(1)是未能废除农奴制度(2)侵略

6、扩张也给欧亚人民带来了灾难(3)野蛮、粗暴的手段推进4、改革加重农奴的负担2、阅读以下材料和课本练习 “解析与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彼得一世改革评价。(1)马克思说:“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俄国的野蛮:经济文化落后;彼得一世的野蛮:推行改革手段的野蛮。(2) 斯大林说“这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脱落后的局面(3)普希金说“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俄国跻身欧洲强国行三、小结:彼得一世改革背景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于西欧国家;彼得亲政后立志变革俄国局面的信心时间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康熙在位)措施军

7、事、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社会习俗等影响局限:手段野蛮;剥削农民;对外扩张;强化农奴制;巩固专制。积极:增强了军事实力,跻身于强国行列,推动了社会进步。性质沙皇进行的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改革思考题:如何理解改革既促进又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鼓励开办手工工场、推行重商主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工商业。阻碍:通过强化农奴制来为手工工场提高劳动力。首先,农奴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阻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其次,已被资本主义企业雇佣的工人,按其社会地位说,大部分是代役租农民,他们须向地主交纳货币地租,因而在他们的工资中,除最低生活费外,还必须包括地租的数额。这就使工厂主不得不把一部分剩余价值分给封建主,从而降低了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再次,在农奴制下,广大农奴购买力极低,国内市场狭小,也限制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