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课时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学案新人教选修3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534173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课时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学案新人教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课时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学案新人教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课时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学案新人教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课时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学案新人教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课时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学案新人教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课时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学案新人教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课时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学案新人教选修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案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课标要求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一、德国入侵波兰1大战爆发(1)1939年9月1日,德军大举进攻波兰。(2)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2波兰速亡(1)波军部署不当,装备落后。(2)德军使用“闪电战”,装备精良。(3)英法宣而不战,使波兰孤军奋战。(4)苏联趁机向西扩展疆域,占领波兰东部地区。教材互补在西线,英、法虽然已经对德宣战,但却坐视波兰灭亡而按兵不动,出现了所谓的“奇怪战争”“静坐战争”。(岳麓版)深度点拨“西线无战事”是绥靖政策在战时的体现。英法企图以妥协退让来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同时企图祸水东引,使共产主义和法

2、西斯两败俱伤。苏联用军事行动扩展疆界的大国沙文主义行为,损害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形象。深化探究材料图一德装甲部队图二波兰骑兵图三德法边境的静坐战思考(1)德国首先进攻波兰的目的是什么?(2)图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3)结合图片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中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答案(1)侵占波兰,一旦同西方发生冲突,就可以消除东西两线作战的威胁。如果向东进攻苏联,也必须以波兰为前哨阵地;同时攻占波兰可以为德国提供大量粮食和劳动力。(2)德军进攻波兰后,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联军在西线坐视波兰的灭亡。(3)德军集中强大的兵力,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术闪电战,使波兰措手不及。波军部署不当,主力被分散在漫长的国境

3、线上,缺乏纵深防御,且装备落后。英法虽然对德宣战,但并没有在西线发动大规模进攻,致使波兰孤军奋战。苏联趁机扩展疆域,占领波兰东部地区。二、法国的沦陷1背景:波兰败亡,战争重心转移到西线。2进程(1)确保侧翼安全:德军1940年攻占丹麦、挪威,又迫使荷兰、比利时投降。(2)突入法国:德军主力绕过马奇诺防线,进攻法国,兵锋直指英吉利海峡,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往英国。(3)发动总攻:1940年6月,德军发动总攻,意大利也对法宣战。(4)法国败亡: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贝当在维希成立傀儡政府。戴高乐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归纳总结号称强大的法国,在德国的进攻下,很快就以亡国而告终,这

4、是法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的恶果。德军的西线进攻,也宣告了英法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破产。深化探究材料图一德法边境“静坐战”图二德军进入巴黎思考(1)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这个事件与图一有何联系?(2)请分析出现图二中事件的原因。答案(1)德国进攻法国,法国迅速沦陷。法国的迅速沦陷是自食绥靖政策的苦果。(2)原因:长期以来法国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是主要原因;德军战术先进,借道比利时进攻法国;法军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忽视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的作用;意军的趁火打劫。三、不列颠之战1背景(1)德军的西线进攻,宣告英法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破产。(2)英国首相丘吉尔拒绝了德国的劝降。2经过(1)194

5、0年7月,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2)英国军民粉碎了德国的“空中闪电战”计划。(3)为扭转战局,英国夜袭柏林。3影响(1)德国被迫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2)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教材互补“敦刻尔克大撤退”后,整个法国北部已经敞开,难以阻挡德军的强大攻势。(人民版)不列颠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在丘吉尔的坚强领导下,英国军民取得了空战的胜利,迫使希特勒取消了登陆入侵计划。(人民版)重点精讲不列颠之战以前,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能够屡次得逞的因素有哪些?在当时,法西斯国家侵略屡次得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深化探究材料一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

6、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1938年9月27日英国首相张伯伦材料二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讲思考(1)概括材料一中张伯伦的主要主张,分析他持这种主张的主要原因。(2)概括材料二中丘吉尔的主要主张,分析英国改变态度的原因。(3)两人主张的实质一样吗?为什么?答案(1)主张:只要不牺牲英国利益,不使英国卷入战争,就可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来保证

7、英国的利益。原因:如果因小国的利益卷入战争,只能使英国的利益受到更大损害。主要原因:当时英国还没有受到德国法西斯的直接进攻。(2)主张:坚决抵抗侵略以求得生存。主要原因:发表演说时德国已把打击目标直接对准了英法,并已重创英法军队。(3)实质一样,都是为了英国的自身利益。四、北非战场的激战1起因:意大利参战后,利用英国困守本土之际,趁机在非洲抢夺英国殖民地,企图建立“新罗马帝国”。2概况(1)英军反攻:意军接连败北,埃塞俄比亚复国后,东非意军投降。(2)德军参战:1941年2月,希特勒派隆美尔率领装甲部队增援意军,与英军在北非沙漠展开拉锯战。归纳总结19401941年,北非战局演变的特点是什么?

8、1940年底英军展开反攻,意军接连失败,1941年春英军帮助埃塞俄比亚复国。隆美尔率装甲部队参战后,德意军队发动进攻,英军遭受沉重打击,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课堂小结面对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争初期德军采用“闪电战”,凭借强大的现代化军事装备先后占领了波兰、法国、比利时、丹麦、挪威等欧洲14个国家,实力盛极一时。虽然入侵英国的计划没有达到目的、在非洲的军事行动也遇到挫折,但整体来讲,德国牢牢地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在战略上占据绝对的优势。1“战马与坦克搏斗!骑兵的长枪与坦克的火炮对抗!尽管波兰人英勇顽强,但在德军的进攻下却归于土崩瓦解。”这段材料认为波兰失败的

9、主要原因是()A波兰军队战略部署失误B波兰军队装备十分落后C德军使用了“闪电战”的战术D波军作战缺乏英勇精神答案B2下列事实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覆亡无关的是()A法国政府长期执行绥靖政策B德军主力突破了马奇诺防线C英法在对德开战后坐失时机D法国贝当政府实行卖国政策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C三项都是法国沦亡的原因,而D项发生在法国投降之后,所以与法国覆亡无关。3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国迅速败降的主要原因有()军事思想保守,指挥失误推行绥靖政策,准备不足敌我力量悬殊,兵力短缺意军对法宣战,趁火打劫ABCD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战初期法国败降的基本状况。和是法国迅速败降的直接原因,

10、属于法国败降的根本原因,故B项符合题意;二战初期,德军与英法盟军兵力相当,不存在军事力量对比悬殊的问题,故排除含的选项。4观察右图中的漫画,此漫画尖锐地指出:存在于欧洲其他国家中的如桥墩般的五种“力量”懦弱、背叛、恐慌、腐败、讹诈在战争初期“支撑了”希特勒军事侵略的野心和脚步。希特勒的军事讹诈和进攻第一次没有得逞的是()A进攻波兰B进攻北欧欧洲桥的架设C进军法国D不列颠大空战答案D解析希特勒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没能得逞,这是开战以来其图谋第一次没有得逞。5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非洲战局呈现的突出特点是()A德军使用“闪电战”B德军使用迂回战术C双方呈现“拉锯战”D双方大规模坦克战答案C解析非洲战场

11、在1941年德军发动进攻胜利后,双方在非洲沙漠里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一战后经过了短短的20年,就爆发了新的世界大战,再次把人类拖进了痛苦与灾难的深渊。图一希特勒图二东条英机图三墨索里尼在进行战争宣传在进行蛊惑宣传材料二德军入侵波兰请回答:(1)有人认为,二战的爆发完全是由材料一中三个战争狂人引起的。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二战爆发初期,英法等国是否立即放弃了绥靖政策?结果如何?答案(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二战的爆发有其深刻的背景:一战后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新的矛盾;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

12、济危机加剧了各国内部矛盾,德、意、日法西斯势力上台,疯狂扩军备战,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弱小国家无力阻止,英、法、美等国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最终促成了世界大战的爆发。从根本上说二战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只是本国法西斯势力的主要代表,他们只是起到了加速二战爆发的作用。(2)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没有。致使波兰孤军奋战,寡不敌众而亡国。解析本题图文并茂,考查二战爆发的原因及初期的战争形势,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和再认再现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应首先判断该观点是片面的,依据所学知识综合概括二战爆发的深刻

13、背景。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回答。历史纵横点拨材料说明了德军装备和战术的先进,而波兰战略与装备严重落后。从而强化“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历史纵横点拨“曼施坦因方案”打破英法联军的常规思维,将主攻方向放在被认为无法逾越的阿登山区,达到了奇袭的效果,给英法联军予以重创。资料回放点拨丘吉尔主张全力反抗法西斯侵略,争取最后胜利。他的演讲鼓舞了英国军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士气,也使丘吉尔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学习延伸提示从材料中全面提取信息,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作者观点,参照本课内容,说明个人看法。基础达标1德国进攻波兰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国

14、强调的是()A波兰的存亡对英国利益无关紧要B波兰的灭亡更有利于英国均势政策的实现C帮助波兰会大量消耗英国的国力D波兰灭亡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答案D解析题干中提供的时间是“德国进攻波兰前”,这一时期英国正在推行绥靖政策。英国推行这一政策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一是为了祸水东引。根据这一分析衡量四个选项,显然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2二战爆发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法)扔出了两个小孩,再扔出另一个小孩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但英、法仍然对德国心存侥幸,幻想德国人在战争打响后,会东侵苏联。三个“小孩”分别指()A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B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C西班牙、南斯拉夫、波兰D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扔出另一个小孩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可以看出,材料是针对英法对德绥靖政策而言,这一政策导致了德国在二战全面爆发前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战争爆发后,导致波兰很快被法西斯攻陷。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不堪一击,在短短的六个星期内就宣告投降,其主要原因包括()法国政府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缺乏同德国侵略者开战的思想和军事准备坚持消极防御战略,对德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在飞机、坦克等现代化武器的生产方面落后于德国综合国力不如德国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