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中文摘要 .........................................................1ABSTRACT .........................................................2绪论 .............................................................3(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3(二)相关概念解析 ..............................................3(三)文献综述 ..................................................4(四)研究方法和框架 ............................................4一、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和特点 .................................6(一)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 ....................................6(二)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 ....................................71.犯罪形式以结伙作案为主 ......................................72.犯罪手段凶狠且不计后果 ......................................73.犯罪手段有明显的地域性 ......................................74.犯罪时间上具有季节性 ........................................85.一般为流窜作案 ..............................................86.犯罪目标相当随机、盲目 ......................................87.犯罪手段和技能不断提高 ......................................88.犯罪分子向低龄化发展 ........................................9二、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 ......................................10(一)某些“三无”人员为生活所迫导致违法犯罪 ...................10(二)成分复杂,交叉感染,其中违法犯罪率高 .....................10(三)法制观念淡薄诱发违法犯罪产生 .............................10(四)管理缺乏综合治理效应 .....................................10(五)合法权益被侵犯程度加剧导致违法犯罪现象增加 ...............10(六)政府的一些歧视性政策诱发的违法犯罪 .......................11三、国外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成功经验 ..............................12(一)法国:分类发放流动证需“绑定”城镇 .......................12(二)芬兰:政府帮移民融入当地社会 .............................12(三)美国:为外来移民提供“有限”医疗保障 .....................12四、城市流动人口社会治安管理的对策 ..............................13(一)以“动”制“动” ,以“外”管“外” ........................13(二)加强治安管理机关的管理力度 ...............................13(三)加强普法教育和其他教育 ...................................14(四)实行党政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互相配合 .............14(五)及时调处劳资纠纷,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14(六)树立服务意识,重视城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15结束语 ..........................................................16参考文献 ........................................................17后记 ............................................................191中文摘要流动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开始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的市场经济转变,尤其是 90 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口流动的频率不断加快,幅度不断增大社会治安压力也随之增加,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已经成为社会治安管理的重要部分。
本文通过对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特点及其原因的分析,指出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处理好三个关系,并且提出了一些预防和社会治安管理措施关键词】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治安管理2AbstractRecently, with the implement of Open Polic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especially the quick step of Citification, a number of In-migrants swarm into the cities so that cause many social problems, which, in particular, the criminal problems rise more and more social attention.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crim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points out that to solve this problem should deal with the three relationship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Key Words】recurrent population illegal crime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3绪论(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正处于加速时期。
城市化实质上是生产要素集聚的过程,这里面包括了劳动力的集聚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已是各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普遍现象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具有密切关系,人口迁移活跃的地区,其城市化水平一般也比较高,甚至人口迁移特别是城乡人口迁移本身就是一种城市化过程 流动人口对中国社会的转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给转型中的社会增添了许多不安定的因素流动人口中的犯罪问题是当今社会转型过程中最严重的治安问题之一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犯罪占了全部犯罪的大部分,有的地方已经超过了 90%,成为影响当今社会治安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对敌斗争的复杂期、刑事案件的高发期”真实体现了当前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在这种形势下研究外来流动人口治安管理问题,是迫切需要的,也是不可回避的本文将对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特点、原因进行分析,对流动人口犯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法进行研究总结,以促进对有着复杂的治安管理问题区域的有序治理,以提高城市化建设水平,以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以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二)相关概念解析流动人口 recurrent population ,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跨越一定的行政辖区,在异地滞留,暂时不返回的人员。
[2]国外一般称为人 口 流 动 流动与迁移是两种相似但又有区别的现 象 ,流动人口与迁移人口虽然都进行空间的位移,但迁移是在永久变更居住地意向指导下的一种活动违法是指一切违反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其外延极为广泛犯罪则必须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必须具备以下特征:第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第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同时是触犯《刑法》规定的行为,才构成犯罪第三,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只有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上述特征是确定任何一种犯罪必须具备的缺一不可的条件 《刑法》同时还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张爱华 .未来人口迁移、城市化发展战略[J].经济地理,2006 年 26(12):82-86.[2] 郑秀辉 .现阶段流动人口犯罪及治理对策[N].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第 1 期(总第 95 期):76.4(三)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综述国际人口学界普遍认为,除了生育率和死亡率之外,人口流动是确定一个地区或国家人口发展的第三个重要因素。
自从人类在地球上诞生以来,人们为了生存就开始不停的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流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口自愿或非自愿迁移运动的历史现代西方,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 1954 年在英国《曼切斯特学报》上发表的文章中建立了第一人口模型,这一模型的提出引发了争论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人口流动模型其中,托大罗模型因为比较符合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受到了普遍赞扬他从个人决策的微观角度分析了人口流动,他认为,区域发展差异是流动人口产生的原因,但个人是经过了迁移成本—效益计算后才作出迁移的决策即使城市存在打量失业人口,只要城市预期收入高于农村,则农村人口就会向城市流动虽然西方学者研究的思想方法与观点并不完全适合于我国,但对我们认识中国流动人口是有很大帮助的2、国内研究综述在国内,对流动人口研究的角度相当宽泛,其中,关于人口流动的违法犯罪和治安管理是本文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我国从一下三个方面来研究我国的流动人口治安管理:一是对流动人口的社会政策、法律和管理制度的研究俞德鹏总结了我国现行城市瓦利来人口管理方式的弊端,表现为:计划式管理方式导致管理的低效性;防范式管理方式把外来人口作为对立面;“只管手脚不管头脑”式管理方式使外来人口的思想品行放任自流。
[3]二是对流动人口管理机构设置的研究工作主要一般的研究认为,流动人口的社会治安管理是公安机关这个职能部门、四级政府网络(市、区、镇或街道、村或居委会)负责实施三是对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机制的研究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一种普遍的观点是对流动人口进行总量控制 [4],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公布城市的最大负荷人口数量,主张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避免人口盲目流向大城市[3] 俞德鹏 .现行城市外来人口管理方式的弊端[J].城市问题,2001(1):43-47.[4] 《瞭望 》编辑部.加强外来人口及其人口聚居地的规范化管理[J].瞭望新闻周刊,1995(48):25-27.5(四)研究方法和框架1、研究方法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是:文献查阅法、系统分析法、举例说明法通过文献查阅,了解到我国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特点及成因,并通过一定的分析进行总结归纳另外,本文还通过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部门官方网站来获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