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518421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一)(时间:90分钟 分值:132分)1.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菩萨蛮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注】此词为王安石晚年罢相后回到金陵卜居半山时所作。(1)这首词上阕哪个字统摄了下阕内容?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5分)答:_(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答:_2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水调歌头题剑阁崔与之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

2、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蒲涧清泉白石,梅岭绿阴青子,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注】崔与之:广州增城人,南宋名臣,时任成都安抚使,组织抗金。留屯:驻军屯田。蒲涧:在广州白云山。旧盟:指作者功成身退,回乡归隐的旧约。(1)全词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其中四个方面。(5分)答:_(2)请结合词句赏析“怪 我旧盟寒”中“怪”字的妙处。(6分)答:_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柳梢青黄简 病酒心情。唤愁无限,可奈流莺。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天涯翠层层。是多少、长亭短亭。倦倚东风,只凭好梦,飞到银屏。(1)

3、请从修辞手法和炼字角度,赏析“花惊寒食,柳认清明”句的妙处。(5分)答:_ _(2)这首词抒发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6分)答:_ _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过杨伯虎即席书事张鎡四面围疏竹,中间着小台。有时将客到,随意看花开。拂拭莓苔石,招携玛瑙杯。昏鸦归欲尽,数个入诗来。【注】这首诗是作者过访友人杨伯虎居所的即兴之作。小台,即小楼。(1)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杨伯虎的形象特点。(5分)答:_(2)人们评价此诗“着笔自然,很有韵味,结尾尤见精彩”,请简要赏析尾联。(6分)答:_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眼儿媚南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

4、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1)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5分)答:_(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_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别舍弟宗一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注】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1)赏析本诗第二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5分)答:_(2)诗中是怎样

5、抒发离情别绪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_ _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注】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采薇:用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1)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5分)答:_(2)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6分)答:_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鹧鸪天咏桂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

6、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注】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1)试简析第一、二句在全词中的作用。(5分)答:_(2)这首词以议论为主,作者借助议论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试简要概括。(6分)答:_ _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南柯子忆旧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注】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1)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词句分析。(5分)答:_(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6分)答:_10阅读

7、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唐贯休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注】(xch):一种像鸳鸯的水鸟。柘(zh):一种树。(1)诗歌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答:_(2)诗歌的颈联和尾联出现的人物形象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答:_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注】飕飗:形容风声。(1)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5分)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