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战争资料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515980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3.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战争资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信息化战争资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信息化战争资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信息化战争资料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信息化战争资料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化战争资料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战争资料课件(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 息 化 战 争,主讲人:林茂松,信息的概念: 这些信息实际上是指消息。但从现代的意义来讲消息与信息是有区别的,消息是信息的外壳,信息是消息的内核。,梦断美人沉信息 目穿长路依楼台 暮春怀故人南朝李中,欲传春信息 不怕雪埋葬 梅花宋陈亮,信息 信息化,信息就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的状态,以及对这种方式、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达。,信息 信息化,信息和物质、能量并称为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信息 信息化,没有物质的世界是空虚的世界;-本源 没有能量的世界是死亡的世界;-运动 没有信息的世界是混乱的世界。-联系,信息的特殊属性: 一是客观性; 二是可传播性; 三是可廉价复制; 四是可

2、大量存贮。,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导,信息资源为依托,法规、政策、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 2002年国务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信息 信息化,1967年,日本的一个政府研究机构“科学、技术和经济研究小组”提出了“Johoka”一词,即“信息化”的概念,这是“信息化”概念的第一次出现。,1977年,法国的西蒙诺拉和阿兰孟克在为法国政府撰写的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的信息化,使用了“信息化”一词,随即这一单词的英译被广泛传播并被各国普遍接受和使用。,第一节 信息化战争概述 第二节 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新要求

3、,主要内容:,第一节 信息化战争概述,一、信息化战争的科学内涵 信息化战争是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及相应作战方法,在陆、海、空、天和网络电磁等空间及认识领域进行的以体系对抗为主要形式的战争。,信息化战争归纳为一个公式: 信息化战争=信息化军队+信息化武器装备+信息 化战场+信息化战争理论,信息化战争的科学内涵: 一是信息传递处理网络化,武器装备智能 化,火力打击精确化; 二是对抗活动在多维战场主要是太空、电 磁、网络空间和认识领域进行; 三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的基本形态; 四是对抗形式表现为体系与体系间的整体对抗。,从人类历史的过程看,最初出现的战争是徒手战,

4、然后有了冶炼技术,才出现了冷兵器战争。继之,是由于火药的发明,才出现热兵器战争。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又导致内燃机的制造和其他机械兵器的制造,于是战争又演化为机械化战争。到了20 世纪50 年代,更因核技术和火箭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远程核武器。远程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再加上现在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就形成现阶段和即将到来的21 世纪的战争形式:在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 钱学森,二、信息化战争的形成与发展,(一)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标志着信息化战争开始萌生 人类历史上五次信息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产生;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和造纸术的发明; 第四次:无线电技术的发明;

5、 第五次: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二)海湾战争是信息化战争的萌生期 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被普遍视为信息化战争的雏形,美军国防部甚至称其为第一场信息战争。,(二)海湾战争是信息化战争的萌生期,战争开始后,美军令病毒发作,伊拉克中毒的计算机系统出现电报误传、电话误接、电路误联、网络误控、情报瞎传等现象,伊拉克军队指挥系统被美军施放的病毒治得像呆子和疯子一样,造成了伊拉克部队群龙无首的局面,甚至海湾战争结束三天后,还有一些伊拉克士兵不知情而驻守在较为偏僻的战场上。,海湾战争仍然是一场由高技术支撑的机械化战争。 三个方面因素: 一是从社会信息化背景看,当时只有现代的

6、单项信息技术,网络化程度还很低; 二是从美军信息化进程看,美军自海湾战争后才真正全面开始数字化方面的建设工作; 三是从信息战理论发展看,当时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战理论做指导。,(三)科索沃战争是信息化战争进入成熟期的开端 科索沃战争(1999年3月24日6月10日),被视为信息化战争进入成熟期的开端。,信息作战和信息化武器装备 发挥了以下主导作用 一是依托信息优势实施的远程、中程和近程精确打击成为基本手段。 二是成功地使用了C4ISR(指挥控制系统)系统实施战区外战役指挥与战区内战术控制相结合的作战指挥。 三是交战双方广泛实施信息对抗。,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对南联盟军队的 指挥系统实施兵不血刃

7、的打击 发射了电磁脉冲炸弹; 破坏电子系统,通信指挥系统受到极大破环 首次使用了石墨炸弹; -破坏南联盟的电力系统 装备了“哈姆”反辐射导弹; 是南联盟防空导弹雷达的克星 导致南联盟的米格-29战机盲目出击,一起飞就在北约的掌握之中而被击落,开战不到3天就被击落5架。,南联盟军队实施了 有效的电子欺骗手段 全力侦测敌方的通信、雷达、激光、红外等电子设备的技术参数,并予以反射,遮蔽敌方的“电子眼”; 利用农业车辆模拟战斗车辆,利用凝固油料燃烧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物质并辐射红外能量,其辐射的光谱特性与飞机、坦克等作战兵器上发动机的辐射光谱十分接近,使敌方的红外制导装置真伪难辨。,(四)信

8、息化战争的发展 形成数字化作战单元和数字通信、网络链接和智能支持为一体的战争形态。 按信息要素的发展阶段,信息化战争战场作战将经历三个不同阶段: 1.作战单元和信息传输的数字化 2.作战体系的网络化 3.作战体系及战争全过程的智能化,一、武器系统的高度信息化,信息化武器装备与以往的武器装备相比,最本质的区别是增加了信息化的程度。 其武器装备系统主要包括: 信息攻防武器系统; 单兵数字化装备; 指挥控制系统(C4ISR),第二节 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征,信息攻防武器系统,(一)非杀伤性信息武器装备:是指对敌方目标本身不具有直接杀伤、摧毁、破坏和干扰作用,但可支援、保障己方作战力量和作战武器系统对敌

9、实施作战行动的信息武器装备。,探测类信息 武器装备,非杀伤性信息武器装备,电磁波探测装置,军用雷达 可见光遥感装置 红外线遥感装置 微光夜视器材 多光谱遥感装置 激光探测装置 电子侦察设备,声学探测装置,声纳 炮兵声测设备 窃听器 地面传感器,传输、处理、控制类信息 武器装备,通信设备 电子计算机 军事专家系统 信息显示设备 模拟仿真设施 数据库系统 武器控制系统,(二) 硬杀伤性信息武器装备:是指对敌方目标及其功能具有直接杀伤、摧毁、破坏和干扰作用的信息武器装备。,杀伤性信息武器装备,软杀伤性 信息武器,电子干扰武器,光电子干扰武器,水声干扰武器,电磁脉冲武器: 是利用强烈的电磁脉冲辐射,来

10、破坏敌方的雷达、通信、计算机、动力等与电磁有关的设备,以夺取战场优势的一种武器系统,国外称之为EMP武器。 100万吨当量的核电磁脉冲弹在距地面400公里高空爆炸时,破坏半径可达2200公里。当碰到金属物体时,能在金属表面感应出几百、几千乃至几万安培的电流。 它还通过窗口、孔隙、天线、电信线路、铁轨、金属管道等途径,进入机场、指挥所、飞机、舰艇、导弹、卫星、坦克、雷达、通信设备等的内部,形成较强的脉冲电压和脉冲电流,使电子设备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等元器件被烧毁。,几种研制中的信息化武器,计算机病毒武器: 病毒按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五种: “特洛伊木马”型。即病毒进入敌电子信息系统后潜伏下来,到预定

11、时间或特定事件发生时,才突然发作产生破坏作用; “暗杀型”,也叫“攻击型”。专用于毁灭计算机内的一个或一簇文件,且不留任何痕迹; “强制隔离型”。即用这种病毒中断敌方整个计算机的工作,迫使其信息系统瘫痪; “超载型”。即病毒进入敌方计算机后能大量复制和繁殖,占据计算机内存和硬盘的空间,使其“超载”而不能工作; “间谍型”。这种病毒寻找指定的信息和数据,并将其发到指定的地点,来获取敌方情报。,军用机器人 其实是一种用于军事领域的具有某种模仿人的功能的高级自动化装置。 包括车辆救护机器人、布雷机器人、排雷机器人、“步兵先锋”机器人、“战斗搬运夫”机器人、“欺骗系统”机器人、“观察员”机器人等。,武

12、装机器人,间谍机器人,反卫星武器:反卫星卫星、反卫星导弹。 太空攻击武器:指部署在地球的外层空间、用于攻击敌方太空、空中、地面、海上目标的武器系统,又称为天基武器。,美军多种反卫星武器联合战斗示意图,美国空基激光武器飞机进 行立体空间作战示意图,前苏联陆基激光反卫星武器攻击示意图,前苏联空基激光反卫星武器攻击示意图,单兵数字化装备,是指士兵在数字化战场上使用的单个士兵装备,也称信息士兵系统。信息化的士兵装备,从攻击、防护到观察、通信、定位、能够实时侦察和传递信息,即是战场网络系统的一个终端,也是基本的作战单元,具有人机一体化的远程传感能力和较强的生存能力,能够实时地为各种作战平台和单兵提供数字

13、化的目标信息。,美军一套单兵数字化装备价格约2000美元,指挥控制系统(C4ISR) 即集指挥、控制、通信、侦察、监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军事信息系统。,二、战争能量释放的信息主导化,三、战场空间的多维一体化 战场空间特征:战场空间从陆、海、空三维 空间扩展到了七维空间。,七维战场空间:陆、海、空、天、电、网、心(认知)。,陆上战场空间 陆地战场空间不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战场。,海上战场空间 空间范围更加广阔 战场目标更加透明 与其他战场联系更为紧密,空中战场空间 垂直高度不断增大; 区域面积大大拓展; 低限越来越低。,太空战场空间 太空战场对其他战场的影响与日俱增;,运用航空与航天力量实施一体

14、作战,将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网络战场空间: 作战制胜的关键在传统的“制空权、制海权、制信息权”的基础上,出现了“制网络权”;,黑客事件: 1.1995年,来自俄罗斯的黑客弗拉季米.列宁在互联网上上演了偷天换日,他是历史上第一个通过入侵银行电脑系统来获利的黑客。1995年他侵入美国花旗银行并盗走一千万,他于1995年在英国被国际刑警逮捕,之后,他把账户里的钱转移至美国、芬兰、荷兰、德国等地。 2.1999年,梅丽莎病毒使世界上300多家公司的电脑系统崩溃,该病毒造成的损失接近4亿美金,它是首个具有全球破坏力的病毒,该病毒的编写者戴维.斯密斯在编写此病毒的时候年仅30岁,被判处5年

15、徒刑。 3.2000年,年仅15岁,绰号黑手党男孩的黑客在2000年2月6日至2月14日情人节期间成功入侵包括雅虎、戴尔、亚马逊等在内的大型网站服务器,他成功阻止服务器向用户提供服务,他于2000年被捕。 4.2008年11月8日,一个全球性的黑客组织,利用ATM机欺诈程序在一夜之间从世界49个城市总计130台的ATM机上盗走了900万美元。,“中国年龄最小黑客” 13岁的汪正扬 曾发现上百家网站漏洞,演习时间:1995年9月18日; 演习地点:美国马省汉期科姆空军基地电子系统 中心。 演习目的:检验美国防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参演人员:一位年轻的空军上尉。 演习主旨:夺取美大西洋舰队指挥权。

16、 演习武器:一个调制解调器,一台商店里新买来 的笔记本电脑。 演习结果:顺利夺取指挥权并指挥美大西洋舰队行动。,美国“联合勇士”演习,电磁战场空间 所谓电磁战场空间,是指在电磁信息领域进行信息对抗活动的空间。 信息化战争中许多作战行动主要在电磁信息领域展开,交战双方将在广阔的电磁战场上进行比技斗智的电磁频谱战。,心理(认知、舆论)战场空间 所谓心理战场空间是指在心理领域进行的信息对抗活动的空间。,据统计,美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已取代航空产品成为第一大出口商品,占据国际市场40%以上的份额,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65%的广播节目和80%以上的互联网信息量。,四、信息系统成为作战双方的主要打击目标,通过精确打击作战体系的重心 计算机、通信、指挥、控制、情报搜集、侦察监视及杀伤系统,可以瘫痪敌军作战体系。 在信息化战争中,消耗战、歼灭战的观念逐渐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