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论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上传人:心*** 文档编号:144512238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开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论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开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论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开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论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开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论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开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论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开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论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开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论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论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摘要: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一生诗歌创作非常丰富。诗歌的内容涉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对大自然的观察、体会,有对社会矛盾的揭露,有内心的冲突,有收复失地的政治抱负,有追念国难的哀痛和对于将来的希望,有个人的遭遇和家庭的不幸,也有对战争的态度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王立群、张进德主编: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页。这些诗歌是时代风云和诗人生活的真实记录,从多方面多角度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封建社会由昌盛走向衰败的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景象。其诗被称

2、为“诗史”,他自己也被誉为“诗圣”。 关键词: 杜甫 现实主义 安史之乱 诗史 诗圣 杜甫,字子美,祖籍京兆杜陵,生于河南巩县城东的瑶湾,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著名的诗人,远祖杜预的功勋和祖父杜审言的文学才能对杜甫影响极大。而杜氏家族“奉儒守官”的家风对杜甫的思想和创作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杜甫生活的时代以及他的生平遭遇。他的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读书与壮游时期(35岁以前) 童年时代,杜甫接受的是儒家传统教育和盛唐文化熏陶,他聪明好学,七岁能诗,十四、五岁成为能文高手,二十岁开始壮游,曾三次漫游了吴越、齐、赵、梁宋等地。使他开阔了视野,结交了许多好友。李白就是此时与他结下

3、了深厚的情谊。纵历南北的游历生活对杜甫有着良性的熏陶作用,为杜甫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时期:困食长安时期(3544岁) 玄宗天宝元年,杜甫长安求仕,因奸相李林甫制造骗局,不得,不久父亲去世,生计无着的杜甫过上了遭人白眼、挨饿受冻的屈辱生活。天宝十四年,幼子被饿死的事实与唐玄宗和杨贵妃尽情享乐的行径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个人的痛苦遭际使他与民众接近,深切体会到了社会底层百姓谋生的辛苦,对下层人民理解的加深也就意味着对当权贵族腐败行径批判的加强,他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赵奉先题咏怀五百字等优秀作品。自此,杜甫的思想逐渐靠近人民,成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 第三时期:陷贼与为官时期(

4、4548岁)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这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杜甫的生活与创作的转折点。亡国之痛,被俘之辱,贬官之路,让杜甫一次次地目睹了朝廷昏庸,也一次次的深入民间。战乱使诗人走进了流亡的队伍,同百姓同呼吸、共命运,使他深刻了解到百姓的疾苦,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同情,写下了著名的三吏, 三别 ,为他的诗歌被称为“史诗”抹上了浓彩的一笔。 第四时期:漂泊西南时期(4959岁) 乾元元年冬,杜甫由同州到成都,之后,因避战乱又来到梓州,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活。其间写下了大量的吟咏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与自传性的回忆诗。这个时期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丰收时期,也是国家动荡不安,诗人颠沛流离最严重

5、的时期,最终因为战乱致使无法返家,最后病死在行往岳阳的破船中,走完了他苦难的人生历程。也为后世留下了绝笔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对“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的乾坤大地表示了最后的哀痛。王立群、张进德主编: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4148页。 综观杜甫的一生,其所处的时代及个人遭遇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主要源泉,是杜甫诗歌思想内容现实性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就没有杜甫的漂泊、挨饿,没有与大众同呼吸共命运,也就没有北征、“三吏、三 别”、丽人行等著名的诗篇了。正是因为杜甫生逢战乱,流离失所,有过长期跋山涉水的经历,才使杜甫诗歌的

6、思想内容能够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能够博大精深,多角度地再现“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而被称为“诗史”。 杜甫一生诗歌创作非常丰富。这些诗歌是时代风云和诗人生活的真实记录,多方面多角度地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而被人们誉为“诗史”。同时它们也表现了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强烈的现实性。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映民生疾苦,再现广大人民身处战乱和各种不合理制度剥削压榨下的痛苦,对苦难百姓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杜甫的一生是逐步走向民众,走向社会底层的一生。特殊的生活道路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使杜甫终生关注着人民的生活,同情人民疾苦,在诗

7、歌中抒写他们的不幸、表达他们的愿望 于非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第一版,第385页。安史之乱前,杜甫就写下了揭露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的兵车行一诗,诗中这样写到:“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道上干云宵。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巳。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祀。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多,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

8、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诗从咸阳桥边悲痛欲绝的送行场面开篇,展示了不义战争给人民造成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惨图景。通过行人倾诉服役的苦况,把由于战乱造成的“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惨状叙写了出来。表现了对劳动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安史之乱中,杜甫随同难民一起流亡,耳闻目睹了人民遭受的苦难,使他的诗歌具有了更为深广的思想内容。他的诗歌集中揭露了叛乱带给国家和人民的灾难,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叛乱、保卫国家和平统一的愿望于非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第一版,第385页。把对人民深切的同

9、情和这些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其间,表现下层百姓苦难生活的“三吏”“三别”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三吏”中的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巳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躯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全诗通过对话,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深刻揭露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人民的苦难。 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投石壕村”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

10、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在如实的描绘中把揭露、批判之意味表达了出来。一个“夜”字,不仅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而且表明了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在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史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

11、,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东西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 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哭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 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也就持续到了事件的结尾,有力的揭露出县吏的残暴。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己被抓走,儿媳妇低声哭泣。“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

12、”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试想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是何心情?诗人作何感想?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而诗人对一家人遭遇的同情也就不言而明了。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就是说

13、,“民为邦本”,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也就岌岌可危了。诗人杜甫面对这一切,没有美化现实,却如实地揭露了政治黑暗,发出了“有吏捉人”的呼喊,这在当时有着很强的社会主义现实性。 安史之乱后,战争仍连年不断。严峻的社会矛盾,加上多年的漂泊,喊出了“盗贼本王臣” 的真理,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思想高度。因此,他对人民的同情心也更强烈了。 二、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憎恨感情 杜甫爱国爱民,同时憎恨祸国殃民的统治者。写下了许多揭露他们荒淫腐朽生活的壮丽篇章。如丽人行:在丽人行中,他以非常出色而含蓄的笔墨,讽刺了在唐玄宗的骄宠下,杨氏姊妹所过的奢侈淫乱的生活;揭露并嘲讽了杨国忠兄妹的荒

14、淫奢侈、骄纵跋扈的丑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统治集团的腐朽和政治的昏暗。在遣遇、枯稷、甘林、送韦讽等诗中,深刻的揭露出残暴的官吏把人民搜刮一空后,所造成的到处是百姓卖儿卖女来缴纳租税的凄惨景象。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句不仅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而且更运用强烈对比,揭露了上层统治集团醉生梦死、穷奢极欲、横征暴敛的罪恶,高度概括了贫富对立的残酷现实。杜甫诗歌中对统治者荒淫腐朽生活的揭露和对人民生活苦难的同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种深刻的揭露和大胆的批判,不仅如此,诗人还对统治集团内部其他的各种腐朽现象也加以多方面的抨击。乾元二

15、年,杜甫在由洛阳去华州的路上,目睹百姓家破人亡的惨局,满怀悲愤写下的“三吏”、“三别”就深刻揭露了官吏抓丁拉夫的暴行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8页。“三吏”中的石壕吏,诗中的“吏呼一何怒”一句,有力的描写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东西的蛮横气势。试想,代表统治阶层的最下层的县吏尚且如此,那么代表统治阶级的高层,其嚣张和跋扈也就可想而知了,“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几句诗把官吏抓丁拉夫的程度及战争的惨烈做了深刻的揭露。又如“三别”中的新婚别:“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

16、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诗以新嫁娘的口气,诉说了千回百转的心事。她昨夜刚刚成亲,今晨就面临着和丈夫的生离死别。因为战争,丈夫也要上战场了,她既要勉励丈夫去到前线努力作战,又担心丈夫一去不还;她一边对丈夫表示忠贞之意,一边又为少年夫妻的聚短别长而伤感。这也是一篇揭露官吏暴行和战争惨烈程度的不朽诗篇。 在洗兵马中,他指斥李辅国等一群官僚的得势嚣张;在草堂中,他谴责成都军阀李忠厚的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语言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