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标准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4509236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标准(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1 总 则1.0.1 为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防止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依据国家、省有关法规和规,结合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1.0.2 本规适用于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控,其它工程质量通病的防制可参照本规规定执行。1.0.3 本规规定了住宅工程实体质量通病、管理质量通病、工艺质量通病防控的基本要求。当规与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相抵触时,应按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1.0.4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控方法、措施和要求除应符合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省相关标准的规定。2 术 语 2.0.1 住宅工程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工程。2.0.2 住宅工程实体质量通病住宅工程施工中和完

2、工后易发生的、常见的质量缺陷,通常也称为住宅工程实体质量通病。2.0.3 住宅工程工艺质量通病住宅工程施工中易发生的、常见的导致产生实体质量通病的工艺问题。2.0.4 住宅工程管理质量通病住宅工程施工中易发生的、常见的导致产生实体质量通病的管理问题。2.0.5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对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从设计、材料、施工、工艺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有效的防止、控制方法和措施。3 基本规定3.0.1 建设单位是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工作,并应遵守以下规定:1、采取严格管理措施,防止所建设住宅工程发生质量通病;2、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时,应要求设计单位在施工

3、图设计文件中完善质量通病防控措施,并在设计交底时向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提出明确要求;3、委托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施工图时,应要求施工图审查机构将质量通病防控设计措施列入审查容;4、应将质量通病防控技术措施列入工程检查和验收容,在开工前下达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任务书(见附录A),工程竣工验收时对质量通病防控措施实施情况和成效进行验收,明确验收结论;5、施工期间定期检查质量通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工程投入使用后进行质量回访,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解决。3.0.2 设计单位防控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应确保设计深度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并遵守以下规定:1、采取控制质量通病的相应措施,绘制相应节点构造图,

4、并将通病防控的设计要求向相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2、在工程质量检查报告中,应对质量通病防控的设计要求落实情况进行评价。3.0.3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对质量通病防控设计措施进行审查,审查报告应说明质量通病控制设计措施是否符合本规要求。3.0.4 施工单位是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的主要责任人,负责质量通病防控措施的具体落实,并遵守以下规定:1、工程开工前,总包单位应编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措施和实施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分包单位应制定分包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控措施,经总包单位审查、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2、质量通病防控措施包括实体质量通病、管理质量通病和工艺通病防控重点,材料、施工等方面防

5、控措施,通病防控验收及落实责任要求等容;3、工程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措施和实施方案进行施工;4、工程完工后,总包单位应填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工作总结报告(见附录B),在工程竣工报告中应重点说明质量通病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和成效。3.0.5 监理单位应做好质量通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控,并遵守以下规定:1、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措施和实施方案,提出具体要求和监控措施,并将监理防控工作要求列入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中;2、质量通病重点防控部位的施工,监理单位应采取旁站措施;3、在分项和分部工程验收、分户验收、竣工验收时,应重点对质量通病防控情况进行检查;4、工程

6、完工后,应填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工作评估报告(见附录C),评估报告应对质量通病防控情况进行评估。4 实体质量通病控制4.1 防水工程4.1.1 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计:(1)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下水、地表水等对结构的影响,以及由于人为因素而引起的周围水文地质变化的影响,合理确定场地地下防水设防高度;(2)结构设计时,地下室外墙、基础底板(或防水底板)应进行抗裂验算,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并不得贯通;(3)地下室墙板宜优先采用变形钢筋,可适当提高配筋率,优先采用细直径、密间距,网片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分布宜均匀。水平分布钢筋宜设置在竖向钢筋外侧。对水平断面

7、较大变化处,宜增设抗裂钢筋;(4)地下工程迎水面主体结构用混凝土,应采用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设计时,应采取预防混凝土收缩的措施;(5)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建筑平面形状、荷载、地区温度变化等,合理设置后浇带和变形缝;(6)施工图中,应注明或绘制加强带、后浇带、变形缝和施工缝等构造详图;(7)基础底板的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在软弱土层中不应小于150mm,底板下宜设置柔性防水层。2、材料:(1)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 (2)砂宜选用坚硬、抗风化性强、洁净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2%,泥块含量不大于1%;(3)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

8、mm,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其最大粒径应小于输送管径的1/4,含泥量不应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并不得使用具有碱活性的骨料;(4)防水混凝土根据工程需要掺入外加剂的品种和用量应经试验确定,所用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质量要求;(5)防水混凝土选用粉煤灰做矿物掺合料时,其品种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的有关规定。3、施工:(1)防水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注,分层厚度不得大于500mm;(2)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高频机械振捣,振捣时间为10s30s;(3)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注,宜少留施工缝。当留设施工缝时,应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50108的规

9、定;(4)防水混凝土结构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用于固定模板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头,螺栓上应加焊止水环。拆模后应将留下的凹槽用密封材料封堵密实,并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平;(5)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必须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4.1.2 柔性防水质量通病防控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计:(1)柔性防水层不宜用于地下水含矿物油或有机溶液处;(2)应选用耐久性和延伸性好的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作地下柔性防水层,且柔性防水层应设置在结构主体的迎水面,并在结构主体外围形成整体封闭的防水层;(3)柔性防水层的基层宜采用1:2.5水泥砂浆找平;(4)底板

10、柔性防水层采用细石混凝土做保护层时,其厚度不应小于50mm;(5)在转角等特殊部位应增贴12层相同材料的加强层,加强层宽度不宜小于500mm。2、材料:(1)柔性防水卷材外观质量和主要物理性能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柔性防水卷材应采用与卷材相容的胶粘材料;(3)密封材料应具有优良的水密性、耐腐蚀性、防霉性以及符合接缝设计要求的变形性能。3、施工:(1)柔性防水层的基层应坚实、平整、清洁、阴阳角处应做圆弧或折角,并应符合所有卷材的施工要求;(2)不同品种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应符合规要求;(3)已施工完毕的卷材防水层,应防止重物、尖锐物品碰撞,不得随便在上面行走,应及时做好成品保护;(4)柔

11、性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焊)结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边和鼓泡等缺陷;(5)侧墙柔性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防止防水层粘贴不牢、开口。4.1.3 屋面积水、渗漏防控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计:(1)刚性防水层应采用细石防水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厚度不应小于50mm,并应设置46、间距为100mm200mm钢筋网片,钢筋网片应位于防水层的中上部,且在分格缝处断开。分格缝间距不宜大于2m,缝宽不应大于30mm,且不小于12mm,缝嵌填密封材料。刚性防水屋面的坡度应为2%3%;(2)当柔性防水层上面设置刚性保护层或刚性防水层时,应设隔离层。细石混凝

12、土防水层与结构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3)对女儿墙、檐(天)沟、高低跨、上人孔、变形缝和出屋面管道、井(烟)道等节点应设计防渗构造详图。伸出屋面井(烟)道周边应同屋面结构一起整浇一道钢筋混凝土防水圈;(4)天沟、檐沟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应大于200mm,沟排水不得流经变形缝和防火墙。天沟外壁净高不应小于300mm,且顶标高应低于女儿墙压顶顶标高。2、材料:屋面工程所采用的防水、保温、隔热、密封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验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3、施工:(1)屋面防水构造层次应找坡正确;(2)屋面隔气层应沿突出屋面结构物向上连续铺设,并高出

13、保温层上表面不小于150mm;(3)屋面保温层保温材料的含水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刚性防水层:刚性防水层摊铺时,宜先铺三分之二厚度,放置钢筋网片后,再摊铺三分之一厚度,并振捣、碾压密实,收水后二次压光;刚性防水层与管道、天沟、檐沟的交接处应留设20mm20mm的凹槽,并使用密封材料嵌填;刚性防水层与山墙、女儿墙及突出屋面结构交接处,应留设宽度为30mm的透缝,并用弹性密封材料嵌填;刚性防水层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5)柔性防水层:柔性防水层收头宜在女儿墙凹槽固定。收头处应采用防腐木条加盖金属条固定,钉距不得大于450mm,并用密封材料将上下口封严;屋面各道防水层施工时,伸出屋面管道

14、、井(烟)道及突出屋面的结构物处,均应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做泛水,其高度不小于250mm(管道泛水不小于300mm)。最后一道泛水材料应采用卷材,并用管箍或压条将卷材上口压紧,再用密封材料封口;屋面卷材防水采取多道设防时,上、下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6)天沟、檐沟处的施工要求:天沟、檐沟附加层在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宜空铺,空铺宽度不应小于200mm;天沟、檐沟防水卷材收头用压条和水泥钉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密封;高低跨排水天沟与立墙交接处,应采取适应变形的密封处理;无组织排水檐口800mm围卷材应采取满粘法,并将卷材收头固定密封;天沟、檐沟铺贴防水卷材应从

15、沟底开始,当沟底过宽,卷材需纵向搭接时,搭接缝应用密封材料封口。(7)伸出屋面管道卷材防水层泛水收头的做法:管道根部直径500mm围,找平层应抹出高度不小于30mm的圆锥台;管道周围与找平层之间应预留20mm20mm的凹槽,并使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管道根部四周应增设卷材防水附加层,宽度和高度均不应小于300mm;管道上的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紧固,并用密封材料封严。(8)水落口的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水落口杯上口的标高应设置在沟底的最低处;防水层贴入水落口杯不应小于50mm;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围的坡度不应小于5%,并采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材料涂封,其厚度不应小于2mm;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20mm、深20mm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4.2 砌体工程4.2.1 砌体裂缝防控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计:(1)建筑物外墙应采用符合节能规和标准要求的保温措施,且优先采用外墙外保温措施; (2)建筑物变形缝设置应符合有关规要求; (3)顶层圈梁、卧梁高度不宜超过300mm。有条件时(防水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