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波动(第四课时)》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4506883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波动(第四课时)》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波动(第四课时)》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波动(第四课时)》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波动(第四课时)》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据的波动(第四课时)(课型:习题课)师:请各组同学互相讨论知识回顾(师到各组巡视、参加讨论)评析教师深入到小组,重点关注:学生有哪些知识点还不能顺利回顾;学生在活动中发表个人见解的勇气师:请大家完成课内练习评析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阅好学生的练习后讲评)师:本次练习的内容是:数据的波动一、基本情况:参加考试人数为50人,各分数段为:90分以上 13人,80-89分 21人,60-80(不包括80分) 9人,考试比较差的 7人,评析知己知彼,才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二、部分学生考试情况:王杰徐志鹏蒋飞三位同学考试成绩还不错,就是字要写的好一点,卷面再整洁一点就更好了,我相信在下一次的练

2、习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直以来考试成绩比较稳定的张小雪汪宇华于程苏畅四位同学这次没发挥好,希望你们总结一下这段时间的学习,抽时间和吴老师一起说说但要记住一点不要因为这次的考试影响到后面的学习,一次考试并不能代表什么,更需要的是我们要找到考试差的原因此次练习中进步比较大的同学有张玉、丁益飞,两位同学比之前的所有考试成绩都高,老师希望你们继续努力,相信你们一定行的!评析练习评讲课的教学过程中,表扬激励应贯穿于整个讲评始终,从练习中捕捉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等积极因素,激发勤奋好学的愿望三、试题分析:根据试卷整体情况来看各题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出现,下面就部分题加以分析:第2

3、题:25%的同学出现了错误,请问XXX你知道了错误的原因吗?生:老师,我把哪条折线对应哪个人给看错了,现在我知道正确的答案填小李师:哦,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审题很重要(考虑到有同学不会,师继续说)师:做这道题的关键是要把图看明白,图反映了两人成绩波动情况,题目中也说通常新手的成绩不太稳定,所以我们要找出成绩波动大的折线,显然这条折线代表小李错误的同学明白了吗?生(齐):明白了师:我们再看第6题,30%的同学出现了错误(师在黑板上写出方差的计算公式)师:请同学们看,这里的方差为0,就得到等于号右边的系列平方和的平均数为0,从而说明这些平方和为0,运用非负数的和为0的性质,我们知道每个括号等于0,就

4、是说每个数据与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既然得到每个数据与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那么每个数据都是相等的,所以应满足的条件是这道题考查了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初一上学期非负数和的性质也不能忘记师:我们再看第三大题的第3题,第1小题不少同学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回答,我在前面课上说过,统计类题目的回答要从统计的知识出发回答,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和方差等方面,此题我们可从台阶总数和上述各方面角度回答相同点:两段台阶路的台阶数相同,台阶高度的平均数相同;不同点:两段台阶路台阶高度的中位数、方差和极差均不同;此题还有一个难点,它不象我们刚刚讲过的第2题,题目中告诉我们通常新手的成绩不太稳定,而这题没有告诉我们

5、什么样的台阶走起来更舒服,通过生活中的实践,我们知道台阶高度越均匀,走起来越舒服从而转化为考虑台阶高度值的波动大小,进而计算出方差,做出比较就行了另外同学们在做题过程中不能认真分析题意,就去急于做答,所以错误就难免会出现了生:哦(同学们表现出高兴的神情)评析讲评课不可能从头到尾,面面俱到,而应该是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每次阅卷后,讲评前都要认真检查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各题的错误率,细致诊断学生的解答,找出错误的症结,弄清哪些题目错得较多,错在哪里,学生需要何种帮助,等等练习评讲课建立在学生知识缺漏的基础上,建立在学生思维遇到阻碍的基础上,集中了学生易错处和典型错例的分析,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印象,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师:练习评讲就到此,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接下来请同学们订正自己的错题,可以互相讨论,一定弄清错误的根源(师在学生间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参与学生讨论)师:订正好的同学课后交给科代表,还有15分钟,请同学们完成课堂巩固题师:每组组长收一下,谢谢!(等待)师:好,这堂课就到这里,下课评析这堂课的基本环节是1、宣布考试基本情况2、针对错误进行评讲3、让学生探究4、提供模拟训练达到纠正错误、分析得失,巩固提高的目的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