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赛获奖案例 公式与函数教学设计

上传人:f*** 文档编号:144505506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赛获奖案例 公式与函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赛获奖案例 公式与函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赛获奖案例 公式与函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赛获奖案例 公式与函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赛获奖案例 公式与函数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赛获奖案例 公式与函数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赛获奖案例 公式与函数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式与函数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浙教版七上信息技术第三单元数据处理与应用第三课时的内容,学习使用的软件是Microsoft Excel 2010。本节课虽然处于第三课时,但其实是学习数据处理功能的起始课,主要学习用公式方法和用函数方法来计算数据。(图1 本单元学习内容) ( 图2 本课学习内容)学情分析本节课主要的教学内容,这两个这两个操作对于经常使用EXCEL的人来说最简单不过了,可是对于刚刚接触EXCEL软件才两节课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却是一件看着简单做起来难的操作,原因有以下几点:从知识维度上看,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这个软件停留在初步的认识阶段,只能简单地输入数据。从技能维度上看,

2、操作技能还不熟练,仅能够进行基本数据的输入和单元格大小、边框、颜色等调整,期间还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从素养维度来看, Excel的操作以表格数据为主,需要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七年级上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另外七年级的数学课上还没有接触到函数,因此对于函数概念上的认知也比较抽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E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作用。2.学会用公式与函数计算数据的方法。3.能够合理地使用公式或函数进行数据计算。过程与方法1.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公式与函数的作用。2.通过自主探究、小组互助来掌握用公式与函数计算数据的方法。3.利用每个闯关任务中的自动批阅功能及时纠正学习的行为。4.

3、利用微课堂,拓展学习的空间。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不同类型表格数据的统计,体会Excel强大的计算功能给实际生活带来的方便快捷。2.通过微课堂、同伴互助等形式的学习,体会到自主探究的快乐。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使用公式与常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使用公式计算与使用函数计算的异同点,并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计算。环境与素材1. 具有自动批改反馈功能的EXCEL随堂练习1份,包含4个任务2.用于学生自助式学习的微视频1份,包括用公式计算、函数计算、拓展延伸、知识检测。3.用于及时统计全班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的EXCEL成绩统计表1份。教学流程示意附:基于 Excel vba技

4、术的课堂作业批改和统计简介本节课的核心技术是基于 Excel vba技术的课堂作业批改和统计。学生打开EXCEL随堂任务文件,出现的是登陆界面(如图1),选择相应的班级和学号后即可进入到任务的练习界面(如图2),该界面有返回上层任务、批改、恢复、进入下个任务四个按钮。任务层层递进,每个任务都有批改反馈,学生可以根据当前的反馈信息,通过选择恢复、前进或者返回按钮来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教师通过Excel vba技术,实时获取全班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如图3),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图1 学生登录界面) (图2 自动批改反馈 ) (图3 学生成绩统计)教 学 过 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竞赛导入

5、播放视频心算牛人问:短片中的主人公有什么超人的本领?我们同学的速算本领有多大呢?引导学生打开数青蛙工作表,趣味挑战1分钟内数出青蛙的嘴巴数、眼睛数、腿数等。预设课堂出现的现象:1. 学生基本都是用口算的方法计算,没有学生能够挑战成功。老师单挑牛人,用公式法完成数青蛙2. 课堂有学生挑战成功,请该生上台演示。引出课题公式与函数并抛出四个层次的目标供学生自主挑战。附各关任务: 第一关任务(初级统计员):利用公式法计算各行青蛙的嘴巴数、眼睛数和腿数。利用函数法计算出表格中青蛙总的只数、嘴巴数、眼睛数和腿数。第二关任务(中级统计师):分别利用公式法计算某班级男生和女生的预测身高。第三关任务(高级统计师

6、):利用函数法计算某网店运动鞋类年总销售量、月平均销售量和月最高销售量。高手挑战(数据处理大师):综合利用公式法和函数法计算出棋盘上麦粒的数量和重量。观看视频。全班趣味挑战数青蛙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挑战目标。同龄人的心算速度让学生大开眼界,啧啧称奇。迫不及待地打开数青蛙工作表,进行趣味挑战,测测自己的速算本领有多大。师生分别挑战,激起课堂气氛,同时初步了解Excel数据处理功能任务解读有助于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目标的整体把握,同时用闯关的形式激励他们勇往直前。四个任务由易到难,呈梯度排列,每一关成功后都有提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闯关成功后的喜悦。新知探究一、 用公式计算利用任务

7、恢复按钮,清除刚才的输入,尝试利用公式计算的方法,计算出每行青蛙的嘴巴、眼睛、腿数。引导学生使用任务批改按钮判断计算的正确与否根据教师端闯关统计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二、用函数计算抽取有困难的学生作品,进行讲解演示公式法计算后点击批改按钮,出现总计有错,引导学生尝试用函数对青蛙的嘴巴、眼睛和腿数进行汇总。抽取有困难的学生作品,进行讲解演示如何用函数进行汇总计算,强调函数区域选择的重要性。引导第一关闯关成功的学生帮助其他同学,让大部分的学生都闯过第一关。 三、阶段小结1.用公式计算的步骤2.用函数计算的步骤尝试计算青蛙的嘴巴、眼睛、腿数。选取成绩统计中显示成功的同学,上台讲解演示如何用公式

8、进行计算选取成绩统计表中显示成功的同学,上台演示如何用函数进行汇总计算请生上台在电子白板上分别将公式计算和函数计算步骤拖到相应的位置通过任务恢复的方式,清除刚才的输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右边的功能按钮进行辅助学习。同伴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闯过第一关,为接下去的闯关奠定技术基础,并树立信心。巩固新知再次抛出本节课的四大目标:初级统计员中级统计师高级统计师数据处理大师,激发学生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抛出本节课的四大技术支持,引导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VBA批改程序、微课堂、书本、同伴互助等方式解决问题。根据教师端闯关统计的结果,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重新调

9、整本节课的挑战目标。结合书本P6364和微视频,挑战第二、三、四关。 根据任务批改反馈情况,决定是否进入下一步的挑战。微视频充当小老师,帮助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VBA的批阅实现了作业面批,学生能及时发现错误并纠正。教师通过实时统计,能更精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总结提升1.展示学习成果根据学生成绩统计表评价学生这节课闯关情况,表扬优秀的学生,鼓励暂时落后的学生。2.对比提升函数计算和公式计算(1) 表达方式上的异同点(2)优缺点的比较3.课堂感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4.技术解密Excel是一位名不虚传的数据处理大师,除了今天我们学习的计算功能外,它还有许多数

10、据处理的本领。展示并解密本节课所用到的Excel作业批改、反馈技术据说Excel2010的功能不下2万种,可惜90%使用它的人只掌握它5%的功能。希望今天的学习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我们学习它,研究它,让它成为我们学习工作的好帮手。今天你们用技术学技术,明天你们用技术创造未来。加油吧,同学!请生上台利用电子白板的遮盖、拖拉功能进行异同点对比请生上台利用电子白板的批注功能进行优缺点的对比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做总结利用电子白板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技术解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Excel软件功能的强大性,以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技术可以改变学习、改变生活。教学反思本节课坚持

11、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学生探讨自主实践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教学思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体会Excel的强大功能,教师身先士卒,在课堂上将Excel 高级技巧融入到整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学技术的同时感受技术支持学习给他们学习方式带来的改变。整个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从心算牛人的视频入手,以师生趣味挑战牛人速算的方式导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闯关的形式,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成四个梯度呈现,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为了让学生能够稳步向前迈进,每个任务都内置批改程序,学生可以根据批改结果决定重做、前进或是后退。而教师则利用Excel实时统计班级学生各环节的学习情况,以便灵活调整

12、教学策略。为了有效地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教师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微视频,供有需要的学生自主学习。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觉得以下三个方面比较成功:1.走出教材教教材本节课仅以教材的知识点为依托,并没有拘泥于教材中的素材,而是从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入手,统计的表格数据形式多样。让学生感受到数据的多样性的同时感受到用函数或者公式来计算给工作学习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例如:数青蛙,小时候的儿歌改编,即熟悉又亲切,而且很容易找到计算规律预测身高,让学生通过公式计算,预测周围同学的未来身高。网店销售统计,让学生知道淘宝店主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调整销售策略棋盘上的麦粒,让学生用计算机精确计算的方式体验古印度这个著名

13、的传说。2.学生利用技术学技术本节课利用Excel vba语言,将学习任务以闯关的形式串联起来,层层递进。学生通过登录方式打开任务,每一关的任务都有批改反馈功能,学生可以根据当前的批改结果,通过选择恢复、前进或者返回按钮来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与此同时,为了有效突破重点难点,本节课还为学生量身定做了若干个微视频。以知识点为单位,分成基础和提高两个层次,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学生在闯关途中遇到学习困难或者学有余力的时候,都可以选择相应的微视频进行自助式学习。3.教师利用技术教技术本节课,教师利用VBA语言设计了一张成绩统计表,具有实时批阅功能。将作业批改从人工批阅升级到了自动化阅卷,批阅的时间从课后前移到了课中。同时在课堂中通过成绩统计表,实时监测学生任务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