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及标准答案(县级卷)

上传人:lqh1****020 文档编号:144505500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6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及标准答案(县级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及标准答案(县级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及标准答案(县级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及标准答案(县级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及标准答案(县级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真题(县级卷)申论真题(县级卷) 材料一材料一 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 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四合院院落宽绰疏阔、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大 小空间分而不隔、互相渗透。院内,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交流沟通便利,拉近了人心、增进了情感,生活气 息浓厚,起居十分方便,彼此熟悉,相互帮忙,其乐融融。四合院为创造亲切和睦的生活起了很大作用。 Z 街道,上个世纪 80 年代北京市第一个整体开发建设的大型居住社区,常往居民有 3 万多户、常

2、住人口达 8.8 万人,下设 16 个社区,有 223 栋居民楼。2018 年以来,Z 街道党员干部跟居民拉家常、交朋友、问需求, 添加居民为微信好友、邀请他们进入每栋楼的微信群。加入楼宇微信群的居民数量超过 5 万,信群覆盖了四分 之三的居民。大家在群里注明了房间号,七成住户实名入群。一个楼宇群基本可以保证所有家庭代表入群。这 个群里,不仅有左邻右舍、物业人员、还有居委会的管楼干部,以及书记、主任等,辖区内的党员全部入群, 街道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全部分片入群。 Z 街道办事处代主任说,居民入驻了微信群,让高楼变成了“掌上四合院”。街道有事、信息能在第一时 间精准推送到群内的每家每户,居民有诉

3、求,也能在第一时间上达街道层面,日常生活里的大事小情都能在群 里解决,社区里的大事小情都通过“掌上四合院”找到了良策。Z 街道党工委方书记说,以前,有的同志接到 群众诉求,能拖就拖、能混就混。现在就大不一样了,群里的数字不会说谎,群里的问题都能追溯,干部的表 现群里居民都在看着。市委组织部挂职干部小王说,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不再是朝九晚五、机关坐班式工作 状态,而是走出办公室、走到群众身边,与群众建立了扁平化的直接联系,跟着问题走、带着感情干。Z 街道 的居民群众说:“在 Z 街道住了三十年,之前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楼上楼下都不知道是谁,这回进了群 终于对上号了”。以前是“长住对门不相识

4、”,现在,曾经陌生的居民们在群里开始熟悉,邻里关系紧密 了,遇到难事大家互相帮助,有事情大家一起商量,社区真正成了大家的家。 材料二材料二 下面是发生在“掌上四合院”里的几个小故事。 故事 1: “想问问谁家在 16 层,能不能帮我看看家里的老太太,不知道什么原因电话和微信都没有人回复, 我现在在赶回去的路上,非常着急”一天上午 9 时 15 分,一条求助消息打破了紫芳园三区 2 号楼楼门微信 群内的平静,这个有着 108 人的微信群立即紧张了起来。“具体是哪个房间?”“我们马上去看看!”“我在您 家门口,有人在屋内按把手,但是不开门!”9 时 21 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已经赶到了事主家门

5、口。家里 有人但是无法开门,肯定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居委会工作人员和热心邻居一边和事主联系,一边拨打了 120 急 救电话。很快,事主赶到打开了门,原来是老人突发脑梗无法行动。大家赶忙一起帮着把老人送上了救护车。 故事 2:24 号楼是一栋联排高楼,楼内住户很多,发生过高空抛物伤人事件。但因为高空抛物的随意性很 2 大,很难抓现行,多数都成了“无头案”。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与 24 号楼的楼长赵女士建立了一个“楼门微信 群”,把楼内的每一户都拉进这个微信群里,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集中讨论如何解决高空抛物的难题。在 讨论中,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引导大家制定了一份楼门公约,“不在阳台和窗台外侧放置物品

6、、以免掉落 伤人”“家中垃圾集中收集,并扔到楼下垃圾桶,不从楼上往下扔”等六条细则落在了纸面,得到了楼内住户 的一致响应。 故事 3:“打 12345,不停地投诉!”“承重墙怎么能拆,太过分了,大家一起反映!”这一天凌晨,紫芳园 社区 1 号楼微信群中忽然炸开了锅,多位居民反映“楼底商户拆除承重墙、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看到信息, 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协调物业公司,并向区建委报告。后经区建委质监站核查,楼底商户拆除的并非承重墙, 而是一块楼板。在多方共同监督下,楼底商户将其恢复原貌。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就处理情况实时播报,将恢 复后的图片发到群中让大家伙儿吃上“定心丸”。 故事 4:芳城园第一社

7、区南门垃圾楼周边的违建被拆除后,腾出一块 800 多平方米的空地。根据“留白增 绿”的理念,Z 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准备在这建一座口袋公园。初步规划完成后,街道通过微信群征求居民意见, 一条条意见很快反映上来,有建议口袋公园要和垃圾楼协调、多种植吸味儿的植物,有建议不要把资金更多地 投放在景观建设上,有建议绿地越简约越好、应该把垃圾楼好好包装一下,有建议在绿地建设中考虑健身功能 的引入工作人员根据征集的意见建议调整了方案。 故事 5:一位社区干部在自己包干的楼门群内发了一条微信,向一位 80 多岁的老志愿者致敬,还发了一张 老人戴着志愿者袖标站岗的照片。群里一位居民就发牢骚,说社区和志愿者在作秀,

8、措辞也很不礼貌。负责联 系这里的街道干部马上找到社区了解情况。原来那位老人已经在社区志愿服务了十几年,社区已经不再给老人 安排“任务”,但一到社区有志愿活动,老人就主动参加。社区干部发微信是想对老人表示感谢。街道干部将 情况向居民进行了解释,居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理智,向老人道了歉。后来,这位爱吐槽的居民也开始参与社 区事务了。 材材料料三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实现政府治理和社 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N 区作为 Q 市的主城核心区, 肩负着老城区更新和社区开发的双重职责, 80 万常住人口中有 30 万农转非安 置人口和进城农民工,

9、还有近 30 万流动人口。古楼湾片区有 55 栋 20 世纪 80 年代的老建筑,分属两个社区, 周围被四条主干道包围,没有围墙。社区人员流动大,管理难度高,治安隐患大,仅 2013 年就发生多起刑事案 件。古楼湾社区的九龙花园是一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落后,200 余户居民来自四面八方,生活习性不一,长 期无物业管理,小区内污水横流,垃圾乱堆,群众怨声载道。 社区余主任说,传统行政式的社区管理方式,曾让她疲于奔命还难有效果,曾经一年时间里群众诉求 1600 件次。街道社区管得越多矛盾似乎越多,管得越细群众意见反而越大。这也是 N 区近年来基层社会治理中干部 3 们普遍存在的困惑:民生投入越来越

10、多,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为什么群众的满意度却没有越来越高?基层管理 越来越细,基层干部越来越忙,为什么群众的认同感却没有越来越强?城市建设越来越好,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为什么群众的幸福感没有越来越强? 2013 年,N 区花园街道开始了社会治理中的大事、小事和私事分流处理工作。花园街道党工委李书记说, 街道坚持及时划清街道、社区、居民各自责任,不大包大揽,不介入过多具体事务。分解责任、事务,不在于 分得多清楚,更重要的是培养居民责任意识,引导居民广泛参与社区事务,该由政府办的公共事务,要全力办 好;该由社区处理的事务,要在自治的前提下,依法办得群众满意;属于社区居民自己家的私事,由政府和社 区引

11、导,主要由私人办好。政府既不能大包大揽做“物管”,也不能不闻不问不管,简单把责任完全推给居民 了事。只强调加大投入和权利赋予,没有相应的责任共担和公平的投入机制,政府投入再多,群众满意度也不 会随之提高。只强调自上而下的精细管理,没有自下而上的广泛参与,政府管得再细,群众认同感也不会随之 上升。只强调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没有把群众组织起来同步推进社会建设,城市发展再快,面临的矛盾和问 题也不会随之减少。 2013 年,N 区峡口镇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提出,凡是涉及群众个体的事,群众自己也要承担一部分费用。 这样实施下来的结果是,群众对所办的事更加积极,更加用心,对所办的事也更加满意。 九龙花园

12、引导居民自治,组织成立了楼委会、议事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引导居民议定出小区楼规民约 等 5 个制度规则,形成了“小区事、大家议、协商办、共监督”的自治管理流程。经过居民议事协商,由每户 居民出资 30 元,公益事业发展基金支持 2.5 万元,街道配套 1.8 万元,改善了小区的出行等设施,同时组织志 愿者对绿化等进行完善,有效地改变了居住环境。古楼湾片区安装摄像头需要 28.5 万元,社区两个月内召开听 证会、协调会 30 余次,让居民充分表达意愿,最终达成“居民出、社会筹,自己事情自己办”的共识,3327 户居民(91%的参与率)出资 7.2 万元,社会单位支持 19.6 万元,在重要路口、案

13、件高发区安装摄像头 73 个,使 年均发案率同比下降 45%,居民安全感大幅上升。近几年来,N 区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城区等 20 多项国家级荣誉。 材材料料四四 N 区在总结基层社区治理探索实践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合理划分大事、小事、私事的机制。“大事”即: 政府管理事项及公共服务,由政府部门负责解决;“小事”是村(居)公共事项及公益服务,由村(居)委会为主 导,社区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单位共同协商解决;“私事”是村(居)民个人事务和市场服务,由群 众自行解决或寻求市场服务。虽然把事项进行了分流,归根结底是“事”要解决,N 区建立了一套快速解决各 类事项分类办理的机制和流程

14、。一是落实责任,“大事”快办;二是基层协商,“小事”共办;三是注重引导, 私事“自办”。换言之,“大事”是大公事,由政府部门负责解决;“小事”是小公事,由村(居)委会主导, 社区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单位等共同解决;“私事”是居民个人事务,由政府引导居民自行解决或 寻求市场服务。 4 据 N 区民政局负责人介绍,具体工作流程有找事、分事、办事、反馈评估四步工作。第一步:找事。找事 也就是需求收集。找事的第一责任主体是村(居)委会。所找的“事”是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尤其是居民反映 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收集需求中,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双重方式,收集社区干部、社区公益站、社区 民警、社区社

15、工和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等渠道所反映的有关居民需求的事项。第二步:分事。分事也就是通 过协商进行分流,将事情按“大事”、“小事”和“私事”,分流到相关的承办部门和人头上。在分事中,由 村(居)党组织、村(居)委员会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协商议题,然后由协商主体开会协商决定哪些事 按“大事”来办,哪些事按“小事”来办,哪些事属“私事”引导居民自己办。在分事的同时,明确具体的办 理单位和人头、办成事的标准和时间、以及经费等具体事情。第三步:办事。在协商分事后,所有的事便有了 具体办事的“主”(包括私事)和具体的办事方法,因而事情办理起来就不会有推诿扯皮的现象出现。第四步: 反馈评估。所有分流

16、的事办完后,都要进行反馈评估。反馈就是将项目执行的结果反馈给需求方和项目有关参 与方,评估就是对项目实施的过程、效率和经验、群众的满意度等,进行收集总结。在反馈评估中,对所办事 项还要在社区进行公示,以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价。 材材料料五五 “26 床的小框目前是橙色的,代表着滴速过慢,需要立即处理。”见状护士立即调整了流速,小框很快变 成了绿色,流速正常。“滴、滴、滴”,护士小杨随身携带的智能挂表响起来,“哦,11 床有情况”。“唉呀, 现在方便多了。以前挂号、门诊就诊、检查室分诊台预约就诊、排队等候检查做个检查很麻烦。今天,我 做了胸部 CT 检查和心电图,还不到半天,多亏有掌上医院可以提前预约”。“我们正在进行远程视频治疗,社 区医生碰到了一个疑难问题,经过专家指导已得到解决”。原来,K 市人民医院建立起了“智慧医疗系统”, 通过专业的无线信息平台将患者、医护人员、医疗服务提供商、保险公司等以无缝协同的方式智能互联,让患 者体验一站式的医疗、护理和保险服务。通过医疗信息和记录的共享互联,整合并形成一个高度发达的综合医 疗网络。使各级医疗机构之间,业务机构之间能够开展统一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