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赛获奖案例《创建按钮元件》教学设计

上传人:f*** 文档编号:144505484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赛获奖案例《创建按钮元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赛获奖案例《创建按钮元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赛获奖案例《创建按钮元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赛获奖案例《创建按钮元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赛获奖案例《创建按钮元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赛获奖案例《创建按钮元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赛获奖案例《创建按钮元件》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十四课 创建按钮元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制作按钮的方法;2.理解按钮元件弹起、指针经过、按下及点击4个关键帧的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欣赏优秀flash作品,认识按钮在flash中的交互功能;2.通过亲身实践制作按钮及展示,理解按钮元件4个关键帧的意义;3.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初步掌握制作按钮元件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优秀作品的欣赏中,塑造一定的审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让学生参与问题的发生与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应用能力。二、教材分析 按钮元件是Flash三类元件中的一种,在动画作品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相对于图形元件和影片剪辑元件,按

2、钮元件最大的特性在于它所体现的交互功能。按钮元件的制作和应用比另两类元件更复杂,因此,本课首先安排了创建按钮元件作为学习内容,作为下一课应用按钮元件的基础。三、学生分析(一)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征来看城里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较强,接受能力较强,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探究活动经历。(二)从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来看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flash工具的使用、属性的设置、元件的创建及帧的运用,有较强的操作能力。(三)从学生有待于提高的知识和技能来看对于学生要理解按钮元件的4个关键帧的功能,需要观察、思考、交流,进一步掌握按钮元件的制作步骤和方法,体会按钮在Flas

3、h中的交互作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制作按钮元件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按钮元件4个不同状态帧的意义。五、环境与素材机房、Flashcs3、教学网站、微课、flash欣赏作品、半成品素材等。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方法依据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新课程“以学为主”的教育理念,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发现,最终构建新知识。因此,本课我采用了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讲授法”、“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上机操作,根据“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环节一:教师播放一个Flash作品。(这个Flash只能通过点击按钮才能进入下

4、一个环节)(设计意图:引出按钮的交互功能、重要性)师: “请问老师刚才在flash中,是通过点击什么从一个界面跳转到另一个界面的?”生: 答。师:是的,我们可以通过按钮来控制播放Flash,体现了按钮的交互性。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下按钮的魅力吧。 环节二:学生独立欣赏网站中的2个Flash作品。(特效的按钮)(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按钮产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师:同学们觉得这些按钮漂亮吗?生:答。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创建按钮元件。(板书:课题;网站展示:“学习目标”)(二)讲授新知 提出质疑环节一:复习创建元件的步骤,创建一个按钮元件。师: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说说创建元件的步骤

5、。生:回答。(这位同学回答不出,就让大家一起说。)(学生边说,教师边操作。)环节二:提出问题4个关键帧的意义是什么?师:大家仔细观察按钮元件的时间轴,上面分别有哪4个关键帧?生: 弹起、指针经过、按下、点击。师:那么它们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一看元芳怎么说。(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出本课难点4个关键帧。)(三)亲身实践 解决质疑师:元芳愿意带大家一起寻找答案,那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探索吧。同学们可以参照操作指南,也可以利用素材包中的微课来学习。环节一:通过学习网站中元芳支招,制作一个简单的按钮元件。学生参照网站提示,自主探究。(教师巡视观察,并做好指导。)请学生上台演示制作过程。(

6、请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注意发现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掌握本课重点创建按钮元件的步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环节二:对照动画播放效果,让学生说说4个关键帧的作用。师:“弹起”帧颜色为黑色,我们预览时什么时候是黑色的?生:答。师:所以“弹起”帧的作用是?生:答。师:“指针经过”帧颜色为红色,预览时鼠标做了什么动作按钮变成了红色?生:答。师:所以“指针经过”帧的作用是?生:答。师:那么“按下”帧呢?生:答。师:我们在“点击”帧画了一个矩形,但有没有显示出来?生:答。师:既然没有显示,那它是做什么用的呢?生:答。师:我们来看看大家的猜想对不对。(设计意图:在感性认识后,让学生用自己的

7、语言说出各帧的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环节三:教师解释4个关键帧的准确理解。对照完成的按钮展示,解释4个关键帧的功能。师:“弹起”帧:按钮初始外观。“指针经过”帧;鼠标经过按钮时的外观。“按下”帧:按下按钮时的外观。“点击”帧:按钮点击过程中的响应区域。(设计意图:用准确的语言理清各个帧的功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环节四:强化“点击”帧的理解呈现两个按钮,一个按钮鼠标放到字上才有响应,另一个没接近字就有响应。师:你觉得这两个按钮在“点击”帧上的设置有什么不同?生:答。师:非常聪明,是矩形区域的大小不同,矩形的大小远远超过了文字,所以当鼠标没碰到文字就有响应了。那么按钮的效果需根据实际情

8、况去运用。(设计意图:突破难点“点击”帧的功能和设置。)(四)任务驱动 自主探究师:我们知道,一个绚丽的按钮可以给动画带来不少的美感,同时也能让我们产生逼真的体验感。掌握了创建按钮元件的技能之后,接下来就要考考大家的设计能力了,请大家来担任设计师的角色。任务背景:在旅游旺季来临之际,某旅游公司为了做好宣传工作,希望设计师能用Flash动画短片的形式表现出某旅游景点四季的优美风景,要求设计师能参照后面的提示制作按钮。任务一:打开库中的元件“按钮-春”,为 Spring 添加按钮效果。学生参照网站提示,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观察,并做好指导。)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根据情况是否讲解4个关键帧的功能,强

9、化理解。)(设计意图:突出重点掌握创建按钮元件的步骤和方法,强化练习。)任务二(拓展1):打开库中的元件“按钮-夏”,为 Summer 添加按钮效果。学生参照网站提示,同桌互助合作,学习如何添加音乐。学生上台演示。(教师解释:事件的概念,以做了解。)师:事件,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动作,比如鼠标滑过、鼠标按下都是一种动作。所以当鼠标经过时要让声音响起,就要将同步选择事件。(设计意图:分层教学,拓展任务针对操作能力强的学生。)(五)拓展创新 分层教学 师:一个好的设计师不会只局限于别人的要求,而会加入自己的想法有所创新,就让我们一起来制作属于自己的按钮吧,在创作之前,老师教给大家另一个制作法宝,大家

10、可以根据操作提示去完成。任务三(拓展2):自我创作Autumn、Winter按钮 。参照网站帮助,自我创作。(教师辅助学生。)按钮制作简单评价原则:内容:书写是否有错?能否让读者看清? 响应区域:大小范围是否合适? 字体:文字字体是否和整体基调合拍?美感:整体效果如何?给你的感觉是否正确?(设计意图: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六)展示成果 互相点评筛选几组或让学生自己推荐较好的作品进行展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点评流程:先展示学生的按钮效果让大家说说想法制作思路教师点评。点评语准备:好的色彩搭配会让你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没有你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有时一个小小的

11、改变,就能使效果锦上添花。(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和设计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感受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反思。)(七)回顾课堂 感悟收获(1)制作按钮元件的步骤。(2)按钮元件4个不同状态帧的意义。(难点是“点击”帧的理解)(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出今天探索的知识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归纳的好习惯。)(八)课后作业 课外延伸预习:第十五课 ActionScript代码导航按钮制作: http:/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课外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九、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突出教学重点掌握制作元件按钮的方法,突破难点关于按钮元件各帧的理解,整个教学结构完整、思路清晰,

12、节奏紧凑。练习题从易到难,从模仿到创新,容易让学生接收并消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作能力。对于不同学生采用分层教学,拓展1和拓展2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去挑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让所有学生都有所发展。对于本课设计的流程上,首先用绚丽的按钮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用“亲身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设计中,最难的环节就是“展示成果并点评”,因课堂生成的随机性较强,教师无法按照预设思路进行教学,比较考验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也是本人经验所缺乏的,以后会多加强这部分。总之,针对不同学生,设计的难度及可行性都要经过反复推敲,包括语言的组织,这些都是在不断积累中进步的。相信,有自己的这份教学激情,会让自己越来越有进步。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