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治疗护理

上传人:国家****【运... 文档编号:144505248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光治疗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蓝光治疗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蓝光治疗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蓝光治疗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蓝光治疗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蓝光治疗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光治疗护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保暖制度1. 刚出生的新生儿立即采取保暖措施,加强保暖护理。2. 根据体重、胎龄选择合适的环境温度,室温要维持在,晨间护理时应达到以上,湿度。对患者常规测体温次。3.包裹新生儿时不要太紧,以免影响新生儿的四肢活动,不利于产热,反而使散热加快。4.早产儿、病情危重、反应差、体温偏低或不升者入暖箱保暖,5.根据体重、胎龄、反应调节温箱温度,使体温维持在36.5左右,不要随意打开箱盖或抱出婴儿,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喂奶换尿布等均应在箱内完成,动作要迅速,以防止丢失散热。6.出温箱应遵照医嘱,患儿出温箱后应加强保暖处理,选用新棉花和柔软舒适的棉布制作的衣被,以保证良好的保暖性,防止感冒。.钙剂等药

2、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指引1、 输入钙剂尽量新建静脉通道,用对组织刺激小的液体进行穿刺(如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2、 穿刺过程严格无菌操作,要求护士穿刺技术熟练,选择较粗,直的血管,尽量采取四肢静脉滴注,避免在头皮部穿刺,以免渗出后局部毛囊损伤;最好选用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钙剂外渗的发生。输钙前先抽回血,确定静脉通畅后输入,输液完毕后加少许0.9%氯化钠溶液冲洗针头,拔针后应按压穿刺点35 min,以免钙剂漏出血管外。3、 严格控制输入速度,使用微量泵控制速度,严格遵照医嘱。4、 加强巡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出,肿胀。5、 监测心率,低于80次时立即报告医生或停止输入外渗处理措施

3、评估损伤程度:1、2度损伤24 h内可用25%硫酸镁湿热敷外敷。3度损伤可给予1%普鲁卡因局部封闭。预防1、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输液过程中加强巡回。 2、选择合适的血管,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3、熟悉药物性质,合理掌握药物输入速度 4、严密观察,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给予相应处理、尽力将损伤减到最低, 减少医患纠纷。新生儿误吸应急预案1、患儿取俯卧位、头低脚高,叩拍背部,尽可能使吸入物排出,通知主管医师,协助医生做好抢救工作2、及时清理口腔痰液、呕吐物等。3、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如出现严重发绀、意识障碍及呼吸频率、深度异常,在采用简易呼吸器维持呼吸在的同时,急请麻醉科插管吸引4、

4、备好抢救仪器和物品;开放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5、与家属沟通,向家属交代病情。6、抢救成功后,患儿暂禁食;准确记录抢救过程。7、向患儿家属宣教发生误吸预防的有关知识。新生儿坠床/摔倒的防范制度及处理程序1.患儿的病床应有护栏,使用暖箱或辐射台时应保证玻璃挡板固定牢固。2、加强巡视。对躁动不安的患儿给予安慰,必要时应用约束带保护。3、保持地面干燥,防止工作人员抱患儿时摔倒而累及患儿。4、保证婴儿床使用正常,为患儿更换暖箱时应有专人守护,防止坠床。5.发生坠床时,应立即来患儿身边,通知医生检查受伤情况,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或骨折、软组织损伤等必要时请外科会诊。6根据伤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7密切

5、观察病情变化并准确记录认真做好交接班。应急程序 做好安全防范发生坠床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相应急救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新生儿管饲安全管理指引1胃管消毒后用温开水将管外湿润,可直接插入食管(忌用油类润滑剂)。2必须肯定胃管确在胃内,方可进行鼻饲。3新生儿胃容量较小,喂入量必须严格遵医嘱。4奶液的温度要适宜,不得过冷或过热。5. 如须经胃管给药时,则药物必须研细用温开水调匀后方可注入。喂完奶及药后,注入少量温开水,以免胃管堵塞。6鼻饲速度宜缓,鼻饲后取侧卧位,以防呕吐,引起呛咳,憋气窒息。7鼻饲期间,注意保持口腔清洁。8鼻饲中如发现呕吐,应即停止注入,并及时检查

6、原因或更改奶量。9胃管可留置3天。取放过程要随时夹闭管外端,防止空气进入胃内或管内液体流入咽部,引起呛憋。光疗前的护理环境准备每日擦拭灯管及反射板,防止灰尘影响光照强度。查看灯管是否在有效期。灯管随使用时间光能量输出渐减弱,为保证治疗效果灯管使用2000小时必须更换。以免影响光疗效果。清洁光疗箱,箱内湿化器水箱加水至2/3满接通电源,检查线路及灯管亮度。病室内洁净、通风良好,配备空调,保持室温24-26,湿度55-65。保持蓝光箱清洁、完好。正确设置箱温。患儿准备入箱前评估患儿病情,了解患儿每日血清胆红素数值、体温、出入量等状况,称体重,测体温并记录。将患儿裸露,清洁皮肤,不要擦抹爽身粉或油类

7、,以免降低光疗效果;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光疗时的护理1、患儿应裸体放于箱内,尽量暴露皮肤,使之与蓝光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以提高疗效。因此光疗时应使患儿四肢尽量舒展,尿布面积要小。2、每隔2h给患儿翻身一次,使其背部皮肤轮流照射。伏卧照射时要有专人巡视,以免口鼻受压影响呼吸。3、光疗中新生儿要注意保护眼部及生殖器,防止损害视网膜及生殖器功能。4、新生儿初次接触光疗箱这一陌生环境,容易哭闹,出汗较多,要及时擦干汗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受凉。定时更换尿布,防止尿液浸湿脐部而引起感染。5、光疗时新生儿的大便呈墨绿色稀糊状,注意清洁臀部,防红臀。6、监测体温和箱温变化。光疗时应每4小时测体温l次或

8、根据病情,体温情况随时测量,使体温保持在36-37为宜,根据体温调节箱温。患儿体温突然上升超过38.5时,要暂时停光疗,经处理体温恢复正常再继续进行。7、喂养可在光疗时进行,由于光疗下的小儿易哭闹、易出汗,显性以及在光疗时的不显性失水增加40%,稀便中水分比正常儿也要损失两倍以上,所以,光疗时水的需要量增加了全日总量的15%-20%,应耐心喂养。8、患儿黄疸期间常表现为吸吮无力、纳差,护理人员应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及水的摄入。9、新生儿尚未形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多数情况下实行按需喂奶,并喂适量温水。新生儿食管较短,胃呈水平位,光疗时不能经常抱起拍背促进胃内空气的排出

9、,易出现吐奶,因此喂奶时宜取侧卧位,使奶水充盈奶瓶前部,避免空气吸入胃内;喂奶后协助新生儿取右侧卧位,减少吐奶的次数和窒息的危险。10、对于特别好动者,可遵医嘱使用苯巴比妥,既可减轻黄疸,又可以起到镇静的作用。11、对于特别瘦小的婴儿,骶骨部可因长时间压迫或摩擦而引起皮肤受损,应及时的为患儿翻身按摩。12、加强巡回,注意患儿全身情况,有抽搐、呼吸暂停及青紫者应及时采取措施通知医生,并做好记录。13、严格消毒及无菌操作技术,以防止感染。1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体温、心率、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尤其在蓝光照射时,加强监测次数,注意保暖,确保体温稳定,及时发现呼吸变化并积极处理。神经系统主要观察患

10、儿哭声、吸吮力和肌张力。从而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存在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促进大便及胆红素排出。 使用PS治疗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肺表面活性物质 简称PS 。由II型肺泡细胞产生,可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泡萎陷和肺水肿。PS 主要成分是磷脂,约占90%其次为PS蛋白质,占5%10%其余为中性脂肪和糖PS临床应用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3、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MAS)4、先天性肺发育不良5、其他:重症肺炎,宫内感染性肺炎1、 给药前的护理 有两种剂型:干粉剂和混悬剂,临床常用混悬剂,贮存在冰箱内,避光保存。取出后

11、置于控温的水浴中逐渐温化至,并上下轻轻转动使药液混合均匀,防止泡沫产生,急用时也可置手心中捂热,并用注射器抽吸药液 患儿准备 1、保暖:置患儿于红外线辐射保暖台,以方便操作,为保持体温,可用一层保鲜纸粘贴在复温台两侧之间,要求环境温度要保持腹部皮温在36.5或肛温在37,使体内氧耗量在最低水平,相对湿度左右为宜。早产儿相对湿度可达90%。2、镇静 按医嘱在给药前用安定镇静剂使患儿安静,减少或避免滴药时烦躁引起药液反流或喷出,导致低氧血症发生,置心电监护仪,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吸痰装置,必要时备呼吸机。3、呼吸道准备:给患儿肩颈下垫好折叠的小毛巾,打开气道,常规吸尽口、鼻、咽部分泌物4 正确气管插

12、管和固定导管:根据患儿胎龄、体重选择合适内径的气管导管。太粗会导致会厌的损伤,太细会导致气管阻力增加并影响通气和吸痰效果。插管深度以导管首端离气管分叉处c(第胸椎水平),两侧呼吸音对称为宜,插入过浅易滑脱,过深易进入右支气管,不但影响通气,还会导致在肺内分部不均匀而影响疗效。给药中的护理 严格掌握应用该药物的使用时机较为关键。胎龄周,或L/P比值1.5,或泡沫实验(一),应在生后尽可能早的给予外源性。1、多体位非密闭式给药法:用5ml注射器抽取药液,通过气管插管分左侧、右侧、头低脚高、平卧位四个体位,每个体位缓慢注入所需要量的142、仰卧位正压给药法:置患儿仰卧位,用5ml注射器抽取药液后接5

13、号头皮针,用碘伏消毒气管导管近口段外侧壁后刺人,边匀速缓慢滴人,边气囊加压给氧,给药时间1530min,药物滴完后迅速拔出针头用胶布贴好气管导管的穿刺处以防漏气3、雾化吸入给药法: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及上呼吸机的时间等优点3、 给药后的护理1、保暖: 用药后患儿应置暖箱保暖,调节箱温,室温,相对湿度,以使患儿体温保持在2、体位护理 给药后取仰卧位,并将头部抬高度,颈下垫高,使气道伸直,利于呼吸通气,后改变体位,有利于肺循环和肺扩张,并减少压疮。对于早产儿可用软毛巾或床单做成鸟巢状,置于其中可减少不安情绪,增加安全感3、观察病情变化: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外,对于使用机械通气患儿

14、,还应观察有无自主呼吸、有无人机对抗及呼吸机管道的护理。注意胸部抬举的程度,两侧呼吸音性质的对称性,气管内吸出分泌物的量、色泽、粘稠度及吸引时的病情变化,有无痰堵现象,气管插管外露长度、有无移位、滑出或深入侧肺。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协助处理。4、呼吸道管理 患儿注药后取仰卧位,勿翻身、拍背、吸痰,除有明显的呼吸道阻塞症状,吸痰时间可推迟后,吸痰时吸痰管插入深度不超过气管插管终端,严格控制吸痰的时间,避免刺激患儿出现咳嗽反射。主张按需吸痰,避免频繁吸痰造成肺内数量减少。5、 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关键。 喂养多由糖水逐渐过渡至:稀释奶及全奶,早产儿可选用早产儿奶粉,对于胃肠喂养不耐受者可静脉补充营养液,严格按医嘱使用微泵输注,在静脉营养输注中,要注意选择血管条件好的部位进行穿刺,期间密切观察局部有无外渗。6、 预防感染 多见于早产儿,机体免疫能力较差。气管插管、吸痰治疗、检查性操作较多,患儿极易发生低体温及感染。护理、治疗时动作轻柔,尽量集中进行,减少对患儿的不良刺激和过多的暴露。接触患儿前洗手,吸痰、治疗等操作严执行无菌技术要求,并加强各项基础护理及消毒隔离工作7、讲解预防的重要性,剖宫产应在分娩发动后才能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护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