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注意事项

上传人:国家****【运... 文档编号:144505116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留置针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静脉留置针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静脉留置针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留置针注意事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一、注意事项1、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局部情况。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行方向有无红肿,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与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拔除导管并作相应处理。对仍需输液者应更换肢体另行穿刺。 3、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肢体应妥善固定,尽量减少肢体的活动,避免被水沾湿。如需要洗脸或洗澡时应用塑料纸将局部包裹好。能下地活动的患者,静脉留置针避免保留于下肢,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4、每次输液前先抽回血,再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如无回血,冲洗有阻力时,应考虑留置针导管堵管,此时应拔出静脉留置针

2、,切记不能用注射器使劲推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造成栓塞。 二、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之探讨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适用于任何部位的穿刺,同时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临床上深受护患欢迎。但留置时间一直存在争议,卫生行政部门,院感及留置针厂家都主张留置时间不应超过3-5天,各种文献报导时间也不尽相同,就留置针留置时间的观点及影响因素进行讨论。 影响留置时间的因素 1穿刺部位 一般选择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尽量不使用患者手背静脉,以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 ,肢体受

3、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血管。对于可下床活动的患者,不宜选用下肢静脉。下肢静脉多静脉瓣,远端血液回流缓慢,外周静脉比较薄,肌层活动相对较少,靠壁的血管更替较慢,加上使用留置针时局部的包扎和制动,使静脉血流变慢,给血小板沉淀的机会,促进血栓形成,导致留置针堵塞。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2操作因素 2.2.1操作中软管进入静脉太短,肢体活动较剧可引起液体自穿刺点缓慢溢出,引起炎症反应,大大缩短了留置时间。 穿刺角度过小(一般1530度角),穿刺针划伤静脉壁,会造成液体外渗或静脉炎2.2.2型号不符,临床上应选用较粗的静脉和较细的静脉留置针,这样套管部分与血管之间有一定量的血液边流,可减少套

4、管与血管内壁接触的机会。 2.2.3穿刺部位:避开关节处,牢固固定敷料,操作时动作轻柔,减少套管针来回移动,以减少对血管内壁的机械损伤。均会降低炎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关节处穿刺者输液时置针肢体易取外展位,可使液体滴入顺利,延长留置时间。 2.2.4避免化学刺激,消毒时碘酒、酒精不宜过多,且要待干后穿刺,以免碘酒、酒精通过皮肤与血管间的窦道侵入血管,造成化学刺激,以致短期内出现穿刺周围皮肤的红、肿、硬结。 3病人自身因素 2.3.1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患者高龄、肥胖、吸烟及既往有血栓形成史、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先天性凝血酶缺乏症等,均可使机体处于一种高凝状态。 2.3.2活动:正常的静脉血流对活

5、化的凝血因子起稀释和清除作用,当患者不活动或活动较少时,使血流变慢或淤滞,局部凝血酶聚集,纤维蛋白活性降低,易导致局部血栓形成。而活动方法不当,使有留置针的肢体处于下垂姿势,因重力作用造成血管堵塞。而不得不拔管而缩短留置时间。因此,留置套管针前应该指导患者正确的活动方式,避免肢体负重和下垂。 4输入对血管有刺激的药物 输入血管刺激性药物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高渗液如20%的甘露醇、营养液、脂肪乳、氨基酸、能量合剂及缩血管药物等对血管刺激性大,易引起静脉炎,缩短留置时间,在输入这些药物时应减慢输液速度同时应在输液过程的中间输入,如需药物持续维持血压的患者,应每隔2-3小时将升压药液体与不含升压药

6、的液体交换一次。 5封管方法不当 封管方法得当,可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护理工作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5.1封管液的种类:生理盐水和肝素无论哪种进行冲管,对导管的通畅没有影响。 如用生理盐水封管,用量不少于3ml,一般510ml每隔68小时冲洗一次,如用肝素钠封管,一般35ml每12小时封一次。2.5.2封管方法:用相同的封管液,但封管方法不同,效果有明显差异。实验证明,封管时推注封管液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封管时确保脉冲式正压封管,即保证软管里全是封管液而不是血液,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0.5ml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

7、腔内充满封管液,避免了血液反流、凝固、堵塞针头。6活塞夹闭部位 观察200例置留置针患者,静脉留置针活塞夹闭时被夹闭管腔内失去液体静压作用,当夹闭延长管远段时,因液体空间相对较大,延长管的弹性面积相应加大,使血管内压力大于延长管内压,从而使回血率增加,相应堵管率增加,致留置时间降低。 7做好健康教育,提高病人自护能力 2.7.1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病人不宜过度活动穿刺侧肢体,以免留置针在血管内来回移动致静脉炎及血流不畅而致套管尖血液凝固,缩短留置时间。 2.7.2在使用留置针输液过程中,持续热敷穿刺侧肢体,特别是湿热敷效果最好。热疗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了静脉回流,增加了病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

8、功能,有助于血管壁创伤的修复,增强了病人局部的抗炎能力。 2.7.3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炎症抗炎能力。 8无菌操作 2.8.1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确保质量。 2.8.2消毒范围宜8cm以上,并且待干后穿刺或更换贴膜。 2.8.3穿刺成功后再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待干后,用无菌透明保护膜紧贴皮肤固定好。 2.8.4套管脱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内,以防止局部表面细菌通过皮肤与血管之间的开放窦道逆行侵入,造成细菌性静脉炎,甚至引发败血症,从尔缩短了留置时间,又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和护理工作量。 2.8.5如穿刺处出现渗液、渗血、出汗较多、保护膜与皮肤间有气泡时应及时更换。如针眼处发红,局部有渗液,患者诉发痒等不适应立即拔除留置针。 三、结语只要我们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做好周密的预防措施,既可保证病人的安全,严格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又可保证留置针留置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护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