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6《古对今》教学设计-(最新版-已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503723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6《古对今》教学设计-(最新版-已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6《古对今》教学设计-(最新版-已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6《古对今》教学设计-(最新版-已修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6《古对今》教学设计-(最新版-已修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6《古对今》教学设计-(最新版-已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6《古对今》教学设计-(最新版-已修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古对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韵文,背诵韵文。 2、 认识“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12 个生字,正确书写“古、 凉、细、夕、李、语、香”7 个汉子,会认新部首“酉” 。 3、 理解韵文内容,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4、 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诵读并背诵韵文。 教学难点: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一、互动游戏,激趣导入 1、 师生共做“词语对对碰” (说反义词)的游戏:师说一词,生说该此的反义词,从一

2、字 词语到二字词语,难度逐渐升级(如:大对小,白对黑,长对短;白天对黑夜,快乐对 伤心等) 。 2、 师激趣:词语对对碰,字数相同,词义相对,可真有意思!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 词语对对碰的课文。 3、 师板书课题:古对今。相机指导“古”字的写法,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古”指 古代, “今”指现在,这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 二、初读韵文,识字学词 1、 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指名生交流听过之后的感受。 2、 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分小节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文识字学词。 (1)指名生朗读第 1 小节。 师出示“圆、严寒、酷暑、秋凉”词语卡片,指名生认

3、读,认识“酷”字左边的酉字旁。 师相机正音:“暑”是翘舌音, “凉”既是边音,又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认读。 指导学生区分“圆”与“园”:读音相同,意思有所区别。鼓励学生口头组词,在具体 的语言环境中区别“圆”与“园”的意思。 师小结:“圆”指的是一种形状,如:圆形、团员、汤圆等;“园”指的是一个地方,如: 菜园、花园、园丁等。 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 1 小节,全班齐读。 (2)指名学生朗读第 2 小节。 师出示词语卡片 : 早晨、细语、朝霞、夕阳。指名学生认读,强调 : “晨”是前鼻音, “朝” 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多生认读。 学习“朝”这个多音字。 师出示词语和短语 : 朝霞、 朝阳

4、 ; 朝着门的方向。 指名学生朗读,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明确 “朝” 有两个读音“zho”和“cho” 。在本课的词语“朝霞”中读“zho” 。 区分“夕”和“西”:鼓励学生为这两个同音字组词,师适当小结:“夕阳”是傍晚快 要落山的太阳:“西”指的是方向。 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 2 小节,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朗读第 3 小节。 出示字词卡片:李、杨、鸟语、花香。指名生认读,读准字音。 引导学生理解稳重“李、杨”的意思 : 结合识字 2中的姓氏歌 ,明白“李”和“杨” 可以指人的姓氏,结合本课内容和汉字的偏旁,可以发现“李、杨”与树木有关,在本课中 指的是“李树”和“杨树” ,相机出示李树、

5、杨树的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 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 3 小节,全班齐读。 4、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达到熟练的程度。 5、 巩固识字。 (1)师多媒体随机出示词语,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巩固 学生认读生字,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熟练地认读本课生字。 (2)鼓励学生为生字口头组词,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巩固对生字的理解。 (3)学生自主观察生字,交流识记方法,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酷、凉、细、朝、杨”是左右结构,通过熟字加偏旁的方式识记,可以借助偏旁 来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夕”与“外”比较,少了一个“卜” 。 三、再读韵文,读通读

6、熟 1、生再次自主朗读课文。指名学生交流读这篇课文与读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同位对读:一生读每句的前半句,另一生读每句的后半句。自主练习。 3、指名一对同位进行朗读展示。 4、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拍掌伴奏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加强朗读练习。 四、指导学生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 7 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 2、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3、生自主观察汉字,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4、 师范写讲解 : “细、 语” 是左右结构, 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尤其是 “细” 字, 右边的 “田” 比绞丝旁略低 ; “李、香”是上下结构,各部件略扁,上半部分“

7、木”和“禾”中的撇、捺 要书写伸展,盖住下半部分。生观察并进行书空练习。 5、生自主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进一步强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熟练地朗读了课文,初步感受到这篇课文朗朗上口的节奏之美,而 且还在课文中认识了许多汉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有趣的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感受美丽的景色。 3、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检查导入 1、师生利用课文内容对对子。如 : 师说“古” ,生对“今” ,师说“严寒” ,生对“酷

8、暑”等。 2、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 3、师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这篇课文的有趣之处。这节课,我 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理解内容,体会对称之美 1、学习第 1 小节。 (1)指名学生朗读第 1 小节。 (2)鼓励学生找出这一小节中对称的词语,指名生交流,师适时板书:古今,圆方, 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3) 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这几组词语的意思,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适时出示图片 (冰 天雪地、烈日当空、春暖花开、秋高气爽的图片) ,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师适当补充资料,向学生解释在古人的眼中,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像一口倒扣

9、的大锅扣 在地上,从而理解“圆对方”指的是古人对世界的认识。 (4)引导学生发现相对词语的特点:“古、今”都是表示时间的;“圆、方”表示的都是 形状 ; “严寒、酷暑、春暖、秋凉”都是描写春夏秋冬季节特点的。从字数上来说,一个字 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 (5)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这一小节主要写的是什么(主要写的是四季特点) 。 (6)生有节奏地朗读第 1 小节。 2、学习第 2 小节。 (1)生自由朗读第 2 小节,交流第 2 小节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根据省的交流师板书:晨 暮;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 (2)鼓励学生在学习第 1 小节对称词语的基础上,说说这些词语是如何对称的。 (

10、3)指名生交流,师适当小结:“晨、暮”指的是早晨和傍晚,描写的是时间;“雪、霜” 是同一类的自然现象;“和风、细雨”描写的是天气现象, “朝霞”和“夕阳”分别是早晨 和傍晚的自然景观,都是一类事物。 (4)在交流的过程中,师相机出示“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的图片,给予学 生直观感受,使其进一步体会同类词语的相关性。 (5)生齐读第 2 小节,说说这一小节描写的是什么(主要描写的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 3、学习第 3 小节。 (1)生自主朗读第 3 小节,与同位轻声交流哪些词语是对称的。 (2)指名生交流汇报,师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图片,使学生可以直观感受美丽 的景色,体会词语

11、的对称性。 (3)指名生朗读第 3 小节,读出句式的对称节奏。引导学生说说这一小节主要描写的是什 么(主要描写的是美丽的自然景色) 。 4、回顾全文,游戏巩固。 (1)生再次自由朗读全文,并与同位合作练习朗读,读出句式的对称和节奏的变化。 (2)指名生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3)游戏巩固 : 找朋友。教师把“古” “今” “圆” “方” “严寒” “酷暑”等文本中出现的 24 个词语卡片分发到学生手中,一生手持词语卡片说:“我是古 ,我的朋友在哪里?”拿 到卡片“今”的同学站起来回答:“我是今 ,你的朋友在这里。 ”以此类推。 5、全班有节奏地齐读儿歌、练习背诵。 三、自主创编,拓展提升 1、

12、 师过渡 : 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内容, 无论是词语的意思还是字数都具有对称之美, 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其实汉语中这样的词语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也来学着课文的样 子,自己编一段儿歌吧! 2、出示创编要求: (1)句式:-对-,-对-。-对-,-对-。 第一句是一字词对一字词,第二句是二字词语对二字词语。 (2)所编的这段小儿歌最好是围绕同一类事物的。 3、生自主创编,轻声朗读,并与同位交流自己的作品。师巡视了解创编情况。 4、指名生交流自己创编的小儿歌,师生共同评价,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对于学生创编的 作品,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只要能体会到对偶的手法即可,不宜要求过高。 5、师

13、小结 : 同学们,其实古代的小朋友在上学的时候也要学习对对子,从一字对、二字对、 三字对到四、五、六、七字对,越对越长,而且对子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涉及生活的方方 面面。有一位叫李渔的大学问家,还编了一本专门对对子的书,叫笠翁对韵 (出示笠 翁对韵书本图片) ,大家课后阅读。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对对子不仅好玩有趣,而且还能学到很多的知 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能更多地关注到这种对称的词语和句子,在朗读中感 受语文学习的神奇和有趣。 板书设计 6.古对今 古今 晨暮 桃李 圆方 雪霜 柳杨 严寒酷暑 和风细雨 莺歌燕舞 春暖秋凉 朝霞夕阳 鸟语花香 季节特点 自然现象 美丽景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