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4501718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县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化学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下列获得诺贝尔奖的科技成果不属于化学领域的是A. 发明锂电池B. 发现新行星C. 研究胆酸结构D. 创造分子机器【答案】B【解析】【详解】A项、锂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装置,属于化学领域,故A不选;B项、发现新行星与化学无关,属于地理学研究范畴,不属于化学领域,故B选;C项、研究胆酸结构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属于化学领域,故C不选;D项、创造分子机器是研究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应用,属于化学领域,故D不选;故选B。【点睛】根据化学的定义判断,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

2、自然科学,它不单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2.“一硝二磺三木炭”,是一种古老的火药配制方法,在我国唐代炼丹家孙思邈的丹经内伏硫黄法中就有记载。这里的“硝”是某种硝酸盐,其中含有的元素是A. 氮B. 氢C. 氯D. 磷【答案】A【解析】【详解】硝酸盐含有硝酸根,一定含有氮元素和氧元素,故选A。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漂白粉B. 生铁C. 液氯D. 水玻璃【答案】C【解析】【详解】A项、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项、生铁是含碳量较高的铁合金,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项、液氯是液态的氯气,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项、水玻璃是

3、硅酸钠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C。【点睛】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4.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A. O2B. SO2C. COD. NH3【答案】D【解析】【详解】由n=可知,质量相等的气体,摩尔质量越小,物质的量越大,则NH3的物质的量最大,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气体物质的量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则NH3的体积最大,故选D。【点睛】同温同压下,气体摩

4、尔体积相等,等质量时,气体体积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是解答关键。5.在澄清透明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K+、Fe2+、NO3-B. Cu2+、SO42-、NO3-C. Fe3+、Cl-、SCN-D. Na+、OH-、CO32-【答案】B【解析】【详解】A项、强酸性溶液中,Fe2+和NO3-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项、Cu2+、SO42-、NO3-在溶液中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C项、溶液中Fe3+与SCN-发生络合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项、强酸性溶液中,H+和OH-、CO32-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点睛】

5、注意澄清透明溶液不是无色溶液是解答易错点。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SiO2硬度大,可用來制造光导纤维B. HClO 显酸性,可用于杀菌消毒C. 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D. 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答案】D【解析】【详解】A项、SiO2可用于制光导纤维,利用的是光的全反射原理,与硬度大无关,故A错误;B项、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与酸性无关,故B错误;C项、SO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纸浆漂白,与氧化性无关,故C错误;D项、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故D正确;故选D。【点睛】明确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注意掌握常见物质性质与用途的

6、关系是解答关键。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1.2 L 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B. 0.1molL-1 MgCl2的溶液中Cl-数为0.1NAC. 1 mol Na2O2与足量H2O反应电子转移总数为2NAD. 常温常压下,48gO3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答案】D【解析】【详解】A项、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11.2 L CO2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B项、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0.1molL-1 Mg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C项、1 mol Na2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1mol电子,反应电子转移总数为NA,故C错误;

7、D项、O3和O2的最简式都为O,以最简式可知48gO的物质的量为3mol,则48gO3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故D正确;故选D。【点睛】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11.2 L CO2的物质的量,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0.1molL-1 Mg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是解答关键,也是易错点。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用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NaCl溶液和淀粉溶液B. 用氨气做喷泉实验主要是利用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这性质C. 用洁净钳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无K+D. 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Mg2+ SO42-,应依次加入Na2CO3、NaOH和BaCl2

8、溶液【答案】A【解析】【详解】A项、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征性质,淀粉溶液属于胶体,则用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NaCl溶液和淀粉溶液,故A正确;B项、氨气为极性分子,氨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极易溶于水,用氨气做喷泉实验主要是利用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性质,与水溶液呈碱性无关,故B错误;C项、钠元素的黄色火焰可以覆盖钾元素的紫色火焰,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则原溶液中有Na+,可能有K+,故C错误;D项、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Mg2+ SO42-,加入BaCl2溶液会引入钡离子,碳酸钠溶液应在氯化钡溶液之后加入,除去溶液中的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故D错误;故选A。【点睛】除去

9、粗盐溶液中的Ca2+、Mg2+ SO42-,加入BaCl2溶液会引入钡离子,碳酸钠溶液应在氯化钡溶液之后加入,除去溶液中的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是解答关键,也是易错点。9.下列农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氢氧化钡与稀硫酸溶液反应:Ba2+ +OH-+H+SO42-=BaSO4+H2OB. 向氨水中通入过量CO2:OH- + CO2=HCO3- +H2OC. 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3Cu + 2NO3- + 8H+ = 3Cu2+ + 2NO+4H2OD. 大理石溶于稀盐酸:2H+ + CO32- = H2O+CO2【答案】C【解析】【详解】A项、氢氧化钡与稀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10、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2OH-+2H+SO42-=BaSO4+2H2O,故A错误;B项、氨水中与过量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铵,NH3H2O是弱碱,不能拆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H2O+ CO2=HCO3- +NH4+,故B错误;C项、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 + 2NO3- + 8H+ = 3Cu2+ + 2NO+4H2O,故C正确;D项、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 + CaCO3=Ca2+H2O+CO2,故D错误;故选C。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FeFe2

11、O3FeCl3B. AlAl(OH)3Al2O3C. SiO2Na2SiO3H2SiO3D. HClOCl2NaClO【答案】C【解析】【详解】A项、高温条件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不能生成氧化铁,故A错误;B项、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不能生成氢氧化铝,故B错误;C项、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弱,硅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和氯化钠,故C正确;D项、次氯酸遇光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盐酸和氧气,故D错误;故选C。11.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 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的碳酸氢钠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12、B. 相同温度时,NaHCO3的溶解大于Na2CO3溶解度C. 用澄清石灰水可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D. 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放出CO2质量相同【答案】A【解析】【详解】A项、加热时,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则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的碳酸氢钠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故A正确;B项、相同的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故B错误;C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实验现象相同,则用澄清石灰水不能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故C错误;D项、Na2CO3和NaHCO3的摩尔质量不同,等质

13、量的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不同,则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放出CO2质量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A。【点睛】易错选项是D,根据碳原子守恒找出盐和二氧化碳的关系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2.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SO2B. 用图2所示装置演示喷泉实验C. 用图3所示装置干燥NH3D. 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汽油和水【答案】BD【解析】【详解】A项、铜和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制取二氧化硫的装置缺少酒精灯,故A错误;B项、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当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圆底烧瓶后,打开止水夹,会形成喷泉,故B正确;C项、氨气

14、能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故C错误;D项、汽油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所以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汽油和水,故D正确;故选BD13.工业上以铅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碳酸钠、氧气和硫酸为原料生产重铬酸钠 (Na2Cr2O72H2O),其主要反应为:4FeO Cr2O3 + 8Na2CO3 + 7O2 8Na2CrO4+2Fe2O3+8CO22Na2CrO4 + H2SO4 Na2SO4 + Na2Cr2O7 + 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反应和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 反应中FeO Cr2O3是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C. 反应中Na2CrO4发生氧化反应D. 生成l m

15、ol的CO2,反应转移3.5 mol电子【答案】BD【解析】【详解】A项、反应中不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项、反应(1)中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Cr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所以氧化剂是O2,还原剂是FeOCr2O3,故B正确;C项、反应中不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项、反应只有O元素化合价降低,由0价降低为-2价,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物质的量的4倍,由方程式可知生成l mol的CO2,反应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mol,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4=33.5mol,故D正确;故选BD。【点睛】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是解答关键。1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某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在试管 口用湿润红色石蕊纸检验,试纸变蓝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