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现代化历程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499008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思想现代化历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中国思想现代化历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中国思想现代化历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中国思想现代化历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中国思想现代化历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思想现代化历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思想现代化历程课件(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军事现代化,社会生活现代化,中国近代前期的现代化具体表现及其知识整合,1.中国近代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历程,中国近代前期历史概况综述,(1)近代前期的中国现代化历程,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 国门洞开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准备 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中国人民的反抗 “侵略与反抗”的小结,近代的科学技术,文化领域,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思想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近代思想现代化的历程,思想近代化内容归纳,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特点,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

2、009年),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中国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原因是: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鸦片战争的刺激和教训,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一)纵向整合,中国近代思想现代化的历程,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南京市宁海分

3、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孙中山思想要点 一大特色:民生主义 一部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两大来源:中国传统思想(民本思想,天下为公,大同); 西方民主思想(自由、民主、平等;民有、民治、民享;三权分立;进化论;单税社会主义等) 两个阶段: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三大革命: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注:与新三民主义对应的是国民革命) 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步骤:军政、训政、宪政 四大民权:选举权、罢免权、创议权、复决权 五权宪法: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监察权、考试权 十六字政纲: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4、 建国方略,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内涵: (一)基本内容:“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悉夷、师夷、制夷的三位一体。首先,“悉夷情”是“师夷”的必要前提。魏源说:“筹夷事必先知夷情,知夷情必先知夷形”,“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就是说,学习外国,抵御侵略,必先以了解外国为先;其次“师夷长技”是“攻夷”、“款夷”、“制夷”的重要手段。最后“制夷”是“师夷”的最终目的。上述三条是前提、手段和目的的有机统一,其中,根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制夷”,而积极的办法是“师夷长技”。 (二)思想实质:“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对外国

5、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变局:一方面,列强以炮舰开路,侵我主权,是中华民族的仇敌;另一方面,侵略者又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领先中国。就前者而言,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列强对落后民族的野蛮征服,是以强凌弱的强盗行径;就后者而言,则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老朽的封建帝国的挑战。对于中国来说,鸦片战争既是沦为半殖民地悲剧的开始,又是促其猛醒、奋起直追的契机。简言之,鸦片战争既是侵略,也是挑战。魏源等人最早察觉并敢于正视中国与西方强国之间的悬殊差距,从而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师夷长技以制夷”。 (三)历史作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宏论,既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也包含了对资

6、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仿效;既体现了对封建王朝的忠诚和护持,也包含了对其赖以维持的封建传统的怀疑和否定,这就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茫然无知的封闭状况和“天朝上国”自大虚骄的陈腐观念,使中国人第一次不得不面对列强林立、充满竞争和威胁的现代世界,从而揭开了学习西方的序幕。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这一时期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新思想的主旨,是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的经验结晶和理论升华。 (四)如何看待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1)林则徐、魏源是当时封建士大夫中少数有识之士的杰出代表,他们敢于抛弃传统的陈腐观念,客观地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是难能可贵的。(2)他们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知去影响别

7、人,为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服务,首先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走在了时代的前列。(3)他们对学习西方的认识是肤浅的,不可能认识到西方国家先进的根本原因,因此,他们只提出了学习先进技术以御外侮的主张,当然也就无法使中国真正找到一条富强御侮的道路。,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政治上选举官吏、依法治国的主张,是要突破封建君主专制体制的传统;经济上发展工商业的主张,是对封建自然经济的冲击,也否定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文教上创办新式学校的主张,旨在使人们接受新思想;外交上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坚持独立自主外交的主张,有利于打破闭关自守的封闭局面。

8、对资政新篇的评价: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集中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的迫切愿望。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比同时代的封建士大夫更前进了一步。但是,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不能反映农民阶级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所以根本没有实行,并随着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失败而过早地沉寂了。,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废除私有制,人民生活必需品由圣库供给。 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天朝田亩制度集中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要求。两千年来,农民阶级的斗争要求就是获得土地,在以往的斗争中,虽然也提

9、出了像“均田免粮”这样的口号,但只有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的愿望变成了系统的、明确的、有力的纲领,它是农民革命斗争的思想结晶,它标志着农民革命达到了最高峰。但是天朝田亩制度存在着空想性。它是在维持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施绝对平均主义,这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脱节,是无法实现的。此外,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是矛盾的,也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而无法实现。,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比较 天朝田亩制度想消灭封建剥削,但由于它的空想性最后不得不在实际上默认了封建剥削;资政新篇虽然承认剥削,但它是要以资本主义剥削代表封建剥削,把社会推向前进。

10、资政新篇所抛弃的,并非天朝田亩制度的反封建思想,而是它的空想性、落后性的部分。所以,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从结果看,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均没有得到真正实施,然而其根源有本质区别,天朝田亩制度是因为其空想性,根本不可能实施;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只是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和社会环境,没有得以实施。前者是空想,后者是暂时条件不具备。,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洪仁玕与林则徐、魏源新思想的异同 相同点:都主张学习西方,都是具有进步性和爱国性的探索,由于种种原因,其主张基本都未付诸实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

11、不同点:阶级立场不同,根本目的不同,学习西方的层次不同。 总之,林则徐、魏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一方面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印记,一方面又保留着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他们学西方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而洪仁玕是农民阶级的领袖,其目的是要推翻清朝封建统治,他的新思想突破了林则徐、魏源只学习西方“长技”的器物层次,介绍并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外交制度,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他们中的代表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开始付诸实践。太平天国时期,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资本

12、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是中国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这些新思想对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都产生了影响。,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相同点:发出点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两者学习西方的基本内容相似,即主 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和生产技术; 两者的思想主张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不同点:学习西方的目的上:抵抗派主要为了抵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并在民族自卫战争中运用;洋务派则主要用于镇压人民革命,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则取妥协退让的态度。在实践效果上:抵抗派由于受到种种压抑和打击以及客观条件的限

13、制,主张未能实现;洋务派则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主张付诸实现,掀起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异同,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早期维新派和康梁维新派的异同 不同点:早期维新派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资产阶级维新派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人物: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是从封建士大夫和洋务派中分化出来的,如冯、郑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如康、梁多是渴求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知识分子。思想内容和形式:早期维新派多数主张振兴工商业,作为救国的根本。末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除了一般的宣传,很少从事政治活动。康则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传布家思想结合,作为变法的理论

14、基础。通过“公车上书”使维新变法思潮迅速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设立学会、学堂、报馆,使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同封建顽固派进行论战,形成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应招统筹全局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施政纲领,集中反映了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光绪帝决定变法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参予新政,形成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结局:早期维新派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而资产阶级维新派只因靠无实权的皇帝,脱离广大群众,在封建顽固势力反扑下失败。 相同点:背景:伴随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挽救民族危亡,巩固清朝统治各种变革依次出现。特点:都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进而主

15、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罐。体现了文化领域因西学东渐而呈现新旧过渡的特点。作用:都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是进步和爱国的。目的: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方式:都主张自上而下的方式。 两者联系: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比较 相同点: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 不同点: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海军等。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发

16、展资本主义,他们多次上书请求变法,并在光绪帝支持下发动了戊戌变法。革命派主张实行“三民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他们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教训:上述三派的主张和实践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不能使人民摆脱受压迫受剥削的境况。,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B、北洋军阀政府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C、资产阶级要求在思想文化上突破封建束缚;D、西方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南京市宁海分校刘向荣设计制作(2009年),新文化运动,领导阶层:中国进步知识分子,领导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斗争目标:尊孔复古的封建文化,运动背景:辛亥革命后,传入的西方新思想和袁世凯推行的旧的专制独裁思想发生激烈冲突。,运动口号:民主、科学(指导思想),主要阵地:新青年,主要内容: 前期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