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二上】21 狐假虎威说课稿(2篇)

上传人:凝妆 文档编号:144497321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上】21 狐假虎威说课稿(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上】21 狐假虎威说课稿(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上】21 狐假虎威说课稿(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上】21 狐假虎威说课稿(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上】21 狐假虎威说课稿(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上】21 狐假虎威说课稿(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语文二上】21 狐假虎威说课稿(2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2篇)21 狐假虎威 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全文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二、说学生 学生年龄小,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本课学习起来并不难。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此外,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白寓言故事的寓意。 三、说教法小

2、学中低年级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准,以读代讲,在反复诵读中体验课文情境,感悟文章主要思想感情。因此本课采用诵读法和讲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教学媒体为辅助,利用白板的聚光灯、拖拽、擦除等功能,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愉悦的情境中品读、感悟课文。 四、说学法本篇课文的学习主体是小学低年级儿童,他们在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方面还不是很高,还不能独立由语言文字来切实感悟文章深意。因此,学生要融入一定的课文情境,合作交流,反复诵读,这样才能体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

3、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六、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七、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导入: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忍不住走出家门。看,这是谁?你能分别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狐狸和老虎吗?(聪明、狡猾;凶猛、威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狐狸和老虎之间的故事。(板书课题:狐假虎威) (二)品读课文,感受体味。 1.学习第1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在书上找一找,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老虎本质的威猛?(理解:窜过、扑过去、逮住了) (2)指导朗读。多么凶猛的老虎啊,你们这么读,让我感到

4、狐狸未必被老虎逮到。再读齐读。 2.学习第2至第5自然段。 教师导入:老虎多么凶猛,眼看狐狸就要成为老虎口中的美味佳肴,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请大家自己读读25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读25自然段,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狐狸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虎说的话,注意表示它们的神态和动作的词。多媒体出示课文 (2)集体讨论: “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狐狸在想什么呢? “扯着嗓子问”是什么意思? “你敢吃我?”这个反问句是什么意思?该怎样读狐狸的话?(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具有威吓性) 老虎听了狐狸的话有什么反应?画出描写老虎动作的词。(一愣、松开了爪子)这两个动作说明了什么?老虎为什么被蒙住呢

5、? (3)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多媒体出示课文,抓住对狐狸的说话语气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狐狸面对老虎其实是胆怯的,更突出狐狸的本质的狡猾。】 3.学习6至8自然段。 教师导入:接下来狐狸又想出了什么招数,想在老虎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请大家自己读读68自然段。 (1)指名读文。 (2)分组讨论:既然老虎放了狐狸,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而要带老虎在百兽面前走一趟呢?(验证自己刚才所编造的谎言) (3)它们往森林深处走的时候各是什么样子?你读懂了吗?狐狸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是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4.表演配音。 (四)揭示寓意、拓展升华。 1.导入:百兽是被谁吓跑的?(老虎)从

6、哪里看出是被老虎吓跑,而不是被狐狸吓跑的? 填空:原来,( )是借着( )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总结:人们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借别人的威势来吓唬人的行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 2.小练笔: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 八、说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 板书是一节课的缩影,要既简洁又美观。我撷取故事中的“点睛”之笔进行板书,既有知识的概括,又有方法的提示。 九、教学效果预测 寓言故事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携手进行的一次寓意探索之旅。我希望这节课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对这首寓言的理解和体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经由这样的引导而得以不断前行。相信现代教育手段合理的运用

7、,会在课堂上发挥巨大的作用,使本课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狐假虎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全文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二、学情分析学生年龄小,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本课学习起来并不难。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此外,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白寓言故事。三、教法小学低

8、年级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准,以读代讲,在反复诵读中体验课文情境,感悟文章主要思想感情。因此本课采用诵读法和讲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教学媒体为辅助,利用白板的聚光灯、拖拽、擦除等功能,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愉悦的情境中品读、感悟课文。四、学法本篇课文的学习主体是小学低年级儿童,他们在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方面还不是很高,还不能独立由语言文字来切实感悟文章深意。因此,学生要融入一定的课文情境,合作交流,反复诵读,这样才能体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五、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

9、发和教育。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教学难点:揭示寓意。七、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教师导入: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忍不住地走出家门。看,这是谁?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狐狸和老虎吗?(聪明、狡猾;凶猛、威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狐狸和老虎之间的故事。(板书课题:狐假虎威)(二)品读课文,感受体味。1.学习第一自然段。(1)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在书上找一找,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老虎本的威猛?(理解:窜过、扑过去、逮住了)(2)指导朗读。多么凶猛的老虎啊,你们这么读,让我感到狐狸未必被老虎逮到。再读齐读。2.学习第二至第五

10、自然段。教师导入:老虎多么凶猛,眼看狐狸就要成为老虎口中的美味佳肴,接下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请大家自己读读25自然段。指名分角色读25自然段,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狐狸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虎说的话,注意表示它们的神态和动作的词。多媒体出示课文(2)集体讨论:“狐狸的眼珠子骨碌一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狐狸在想什么呢?“扯着嗓子说”是什么意思?“你敢吃我?”这句反问句是什么意思?该怎样读狐狸的话?(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具有威吓性)老虎听了狐狸的话有什么反应?画出描写老虎动作的词。(一愣、松开了爪子)这两个动作说明了什么?老虎为什么被蒙住呢?(3)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诵课文。【多媒体出示课文,抓住对狐狸的

11、说话语气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狐狸面对老虎其实是胆怯的,更突出狐狸的本质的狡猾。】3.学习六至八自然段。教师导入:接下来狐狸又想出了什么招数,想在老虎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请大家自己读读68自然段。(1)指名读文。(2)分组讨论:既然老虎放了狐狸,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而要带老虎在百兽前走一趟呢?(验证自己刚才所编造的谎言)(3)它们往森林走的时候各是什么样子?你读懂了吗?狐狸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是半信半疑、东张西望。4.表演配音(四)揭示寓意、拓展升华。1.导入:百兽是被谁吓跑的?(老虎)从哪里看出是被老虎吓跑的,而不是被狐狸吓跑的?填空:原来( )是借着( )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总结:人们把“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借别人的威势来吓唬人的行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2.小练笔: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板书设计:狐假虎威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