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上】21 狐假虎威教案设计(表格+文本式共2篇)

上传人:凝妆 文档编号:144497305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0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二上】21 狐假虎威教案设计(表格+文本式共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二上】21 狐假虎威教案设计(表格+文本式共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二上】21 狐假虎威教案设计(表格+文本式共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二上】21 狐假虎威教案设计(表格+文本式共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二上】21 狐假虎威教案设计(表格+文本式共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二上】21 狐假虎威教案设计(表格+文本式共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二上】21 狐假虎威教案设计(表格+文本式共2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文本式+表格式(共2篇)21狐假虎威1.认识“假、威、转”等1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爷”等8个生字,会写“食物、身边、为什么”等10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4.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生字,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把字写正确、美观。难点读懂故事,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1.识字写字本课生字较多,可让学生在初读的过程中,借助拼音拼一拼、读一读生字,培养学生自主正音的习惯。其中“嗓”是平舌音,“扯、爪、神、猪、受”是翘舌音,“神、骗”是前鼻音

2、,“嗓、抗、趟”是后鼻音。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语境读准多音字“转、闷”。要书写的8个生字,可以根据字形结构进行分类指导。“物、就、神、活、猪”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食、爷”是上下结构的字。“爪”是独体字。2.课文朗读课文主要由动物的对话组成,动作、神态描写也比较多,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本课的朗读主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是一些轻声词语,如“狐狸、嗓子、爪子、尾巴”。二是读好狐狸和老虎的对话。教师可以创设童话情境,引导学生扮演童话角色,读好课文。三是读好小动物们的反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想象,体会小动物们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3.理解运用教师可以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

3、实际、观察插图、做动作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如理解题目的意思,教师可先让学生在文中找直接解释这个成语的句子,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想想成语中“假”“威”所对应的意思,初步理解成语。在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历说说自己的感受,初步了解成语表达的引申意义。1.预习提纲(1)借助拼音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2)初读课文,自学会认字和会写字。(3)再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多媒体课件、生字卡、动物头饰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假、威、转”等1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爷”等8个生字,会读“食物、身边、为什么”等10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

4、朗读课文,分角色读课文。3.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一、竞猜谜语,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谜面:课件出示:身穿皮袄黄又黄,咆哮一声百兽慌。虽然没率兵和将,威风凛凛山大王。(打一动物)乍看像狼不是狼,三角脸儿身瘦长。性情狡猾疑心重,毛色棕黄尾巴长。(打一动物)2.学生猜出谜底,课件出示这两个动物的图片。教师: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3.板书课题,教师领读课题。提问:“假”有几个读音?(两个读音:ji、ji)在这里应读ji,为什么这样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去文中找答案吧!设计意图:从文中两个关键“人物”的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告诉“假”的读音,但不告知理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在阅

5、读中的探究能力。二、聆听诵读,走进文本。学生听课文的朗读录音,一边听,一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设计意图:聆听配乐朗读,一是起示范作用,二是培养学生边听边想的学习习惯。三、朗读课文,认读字词。(一)初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1.边读边画出本课要求掌握的字词。2.学习字词。(1)课件出示生字:课件出示:假、威、转、扯、嗓、派、违、抗、爪、趟、神、猪、纳、闷、受、骗、借自由读,学生觉得难读的字可以看着拼音多读几遍。指名读,提醒学生注意“嗓”是平舌音,“扯、爪、神、猪、受”是翘舌音,“神、骗”是前鼻音,“嗓、抗、趟”是后鼻音。特别注意多音字“转、闷”。如,“转”表示改变方向或位置时,读“zhun”;表

6、示围绕一个中心运动,读“zhun”。“闷”表示心情不好时,读“mn”;表示不透气,空气不流通时,读“”。齐读。去掉拼音读一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开火车读。(2)课件出示词语:课件出示:食物、身边、为什么、爪子、面前、神气活现、野猪、往常、身后、信以为真自由读。指名读,提醒学生注意“爪子”的“子”是轻声。齐读。抢读词语卡片。设计意图:在阅读的语言环境中识字,遵循了学生的识字规律及年龄特点。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抢读等形式,使学生有了成就感,更提高了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二)再读课文,读好关键“人物”的对话。1.自由读,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示范读,把狐狸说的话用横线画出来,把

7、老虎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3.分角色读,教师评议。4.指名读,分自然段读。5.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设计意图:把朗读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从难句的读通到段落的读顺,这样分层次的朗读为学生阅读全文降低了难度,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阅读文章的方法。四、观察生字,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生字:2.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并相互交流记住生字的办法。3.归类指导书写。(1)“物、就、神、活、猪”是5个左右结构的字。注意“神”字是示字旁。学生第一次写到带有“礻”的字。与大禹治水中写过的带有衣字旁的“被”做比较,发现偏旁书写上的异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相同,但“礻”比“衤”少了一撇。(2)“食、爷”是上下结构

8、的字。两个字上部的撇和捺写得舒展。需要注意“食”字的最后一笔是点。(3)“爪”是独体字,笔顺是撇、撇、竖、捺,注意第二笔撇是竖撇,第三笔是竖。4.学生进行区别、临摹。师生评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个性化识字,在观察交流中让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及多种识字方法,教师的指导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食物、身边、为什么”等10个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和寓意。一、齐读课题,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同桌相互检查,改正错误的地方。齐读词语。2.齐读课题:狐假虎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题中的“狐”指的是什么?“虎”指的是什么?(分别贴

9、上狐狸和虎的图片)3.回顾课文内容:课文讲的是一只狐狸狡猾地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故事。(板书:吓跑百兽)一开始巩固了上节课所学的词语,落实本课词语书写的要求。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顾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学习第1自然段,感受老虎的威风。1.观察课文的第一幅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2.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课件出示: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1)自由读,齐读。(2)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起因是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怎么知道的?指导:老虎很饿,狐狸被老虎逮住了。“窜”说明狐狸很害怕老虎,想匆忙逃走,但是还是逃不出老虎的手掌

10、心。“扑、逮”说明老虎很厉害、很威风。(3)指名读,读出狐狸看见老虎时胆战心惊、魂飞魄散、害怕到极点的样子,从而感受老虎的威风。设计意图:将课本插图和文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重点词句,体会老虎的威风。三、学习第26自然段,感受狐狸的狡猾。1.轻声读第26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狐狸讲了几次话?(三次)应该怎么读?2.课件出示第一处:课件出示: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1)联系上下文,体会狐狸的处境:面对饥饿、凶猛的老虎,狐狸的生命危在旦夕。(2)引导学生做“眼珠子骨碌碌一转”的动作,想象此时狐狸会想些什么。(3)指导学生理解“扯着嗓子”:声音音量放大或提高,并

11、把每个字拉长。读出狐狸虚张声势的语气。(4)范读、指名读、齐读。3.课件出示第二处:课件出示: “老天爷派我来做你们百兽的首领,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1)引导学生理解狐狸是在用“老天爷”吓唬老虎。(2)指导朗读:重读“老天爷”“违抗”“命令”“多大的胆子”等关键词语。(3)想象狐狸的神情、动作,自由读。(4)指名表演读,教师评议。4.课件出示第三处:课件出示: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1)指导读:联系“摇了摇尾巴”,猜测狐狸的心理,读出狐狸得意的语气。(2)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5.引导学生再找出老虎说的话,课件出

12、示:课件出示: “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1)指导读:想象老虎此时的心情,既要读出老虎的威严,又要有诧异、吃惊的样子。(2)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6.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老虎动作的句子,朗读体会老虎的心理。课件出示: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7.分角色朗读第26自然段。设计意图:抓住关键“人物”的语言,为学生搭建阅读的平台,通过个性化的朗读,自读自悟,以读代讲,想象说话时的心理、语气,从而感受狐狸的狡猾。四、学习第79自然段,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1.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说图意。2.默读第7、8自然段,想一想:哪些词写出了狐狸、老虎和百兽的表情?(板书: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老虎

13、: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百兽:纳闷吓得)3.指名表演:请五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白兔、野猪、小鹿,通过表演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纳闷”“撒腿就跑”等词语的意思。4.结合表演,体会老虎、狐狸和百兽的不同表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课件出示:狐狸是( )老虎的( )把百兽吓跑的。(1)明确:“假”的读音和意思。(2)文中哪句话解释了“狐假虎威”的意思?(第9自然段中“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3)齐读第9自然段。小结:故事中,狐狸走在老虎的前面,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百兽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其实啊,百兽是看见老虎

14、才跑的。所以说,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设计意图:插图与文本内容相结合,直观地了解了此时狐狸与老虎的神态,而同学们的即兴表演,更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了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从而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五、揭示寓意,明白道理。1.指名说自己的收获。2.教师总结:“狐假虎威”现在常用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学了这个故事,我们要懂得,不要随便轻信别人的话,也不要随便欺骗别人,更不要借着别人的威风欺负弱小的。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对文本的感悟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归纳总结,强化了寓言故事的学习效果。狐假虎威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

15、百兽的经过。说明了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本事,也启发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住了自己的眼睛。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1.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字形。如:联系熟字,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比如,“嗓桑”“神伸”。还有“扯、猪、纳、闷、骗”均可以用加部件的方法识记。在指导书写时,我将本课的生字根据字形特点归类,然后分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和独体字三个部分进行指导,方便学生记忆和书写。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我则要求他们将本课的生字和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语记忆,如:老爷、就是、生活、干活等。2.抓住词语进行朗读指导。文中的主要角色是老虎和狐狸,它们之间的对话个性鲜明,值得朗读和体会。针对狐狸,我抓住了“窜”“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训练学生朗读的语感,凸显狐狸狡猾的本性。针对老虎,我抓住“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