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2020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村实施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4497300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2020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村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乡2020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村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乡2020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村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乡2020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村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乡2020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村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2020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村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2020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村实施(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2020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村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区、市、县关于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根据县委、政府安排部署,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区市县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生态为基、草畜为本、设施为要、三产跟进”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掘农产品富集、临城靠湖(哈巴湖)、外出能人多三大潜在优势,立足党政企融合发展,突

2、出产业支撑和可持续性发展,加快构建以滩羊、设施农业为主导,以生猪、滩鸡、小杂粮及休闲观光农业为补充的特色农产品产加销基地。强化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制定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美丽、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二、建设任务围绕建设四个产业示范区(北部生态治理修复示范区、中部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中北部小杂粮种植示范区、南部设施农业示范区),在2019年的基础上,继续巩固提升XX、XX、XX3个示范村,新建XX1个示范村。(一)XX村。XX村位于XX乡中部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围绕XX湖景区区位优势和发展设施农业产业优势,重点打造集农业观光、特色采摘

3、、民宿农家乐为一体的休闲旅游示范村。结合XX村集体经济日光温室特色采摘示范点,盘活XX湖文化驿站特色商店,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设施拱棚农业,打造XX乡西甜瓜品牌,提高西甜瓜知名度,联合XX湖旅游景区,为游客提供景区旅游的前站和后续服务基地。规划XX休闲观光农业一日游线路,吸引邻近县区人员周末前来采摘、住宿、观光、品农家菜。1、产业振兴方面(1)建设思路。稳步推动“1+4”主导产业发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探索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乡镇多种经营“X”上下功夫。在巩固提升2019年新建8座日光温室的基础上,引导群众发展设施拱棚种植,打造集中连片拱棚种植示范区,注册XX乡西甜瓜商标,举办西甜瓜特色采摘节

4、,将西甜瓜销售引入市场,为群众拓宽致富增收渠道。(2)扶持重点环节及标准。共投入资金210万元,其中整合资金109万元,县财政资金31万元、扶贫资金70万元。投入资金32万元(其中县财政资金12万元,扶贫资金20万元)。利用哈巴湖景区和XX乡西甜瓜优势,投入扶贫资金13万元、县财政资金12万元,补助农户新建大拱棚50座并种植西甜瓜,每座补助5000元;投入扶贫资金7万元,为集中连片大拱棚种植区新修上水管道1300米,带动全村农户种植拱棚西甜瓜增收。投入县财政资金8万元,充分发挥XX县拱棚种植协会作用,注册XX乡西甜瓜商标,为拱棚种植户统一设计制作西瓜、香瓜包装箱各1万只,按照箱子价格的50%县

5、财政补助、50%农户自筹向全乡西甜瓜种植户发放,举办西甜瓜采摘节,大力宣传XX西甜瓜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帮助种植户增收。投入扶贫资金50万元,按照党政企融合发展模式,为村集体日光温室实施“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硬化园区道路350米、铺设砾石停车场1500平米,制作特色采摘标示牌1处、西甜瓜宣传标识牌1处,新建特色农产品销售小市场凉棚1处160平米、硬化特色农产品销售小市场凉棚5处1600平米,设置安全标识牌5处。投入县财政资金11万元,盘活村集体现有的200亩土地,实施节水滴灌改造,新修上水管道1700米,并承包种植青贮玉米,每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整合资金109万元,大力扶持农

6、户“1+4+X”特色优势产业,对滩羊、黄花、小杂粮等主导产业和乡镇多种经营产业给予补助。2、生态振兴方面(1)建设思路。按照“生态为基、草畜为本”的发展要求,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清一改”项目,鼓励群众发展庭院经济,集中改造农户围墙大门,继续为农户改造卫生厕所,探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积分奖励制度,建立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治理机制,打造XX农村垃圾分类回收试点村,争创县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2)扶持重点环节及标准。共投入资金87万元(其中整合资金67万元,县财政资金20万元)。投入县财政资金2万元,继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清一改”项目,清理整治村庄环境卫生和建筑垃圾,探索实施农

7、村人居环境治理积分奖励制度,建立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治理机制。投入资金13万元(其中县财政资金3万元,整合资金10万元),试点开展村庄垃圾分类。投入县财政资金3万元,打造丁记井垃圾分类回收试点村,购置垃圾分类回收箱、垃圾收集车。投入资金50万元(其中县财政资金15万元,整合资金35万元),为XX村50户农户改造围墙大门,由农户自主实施,每户补助3000元;整合资金10万元,鼓励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为100户常住户提供经果林树苗。整合资金6万元,开展村庄绿化行动,对村集体经济日光温室实施绿化600株。整合资金6万元,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实施农户卫生厕所改造20户。3、文化振兴方面(1)建设思路。依托

8、XX村深厚的农村文化底蕴,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农村道德讲堂,大力开展文明志愿活动,选树表彰一批致富带头人、道德模范、好公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经常性开展节日文化、广场文化、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培育农村特色文艺演出队并举办XX村第二届农民文艺汇演及农民趣味运动会,为不断发展农村文化做出新的贡献。(2)扶持重点环节及标准。共整合资金5万元。投入整合资金3万元,开展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经常性开展节日文化、广场文化、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举办XX村第二届农民文艺汇演暨农民趣味运动会,组织农民编排参演。投入整合资金2万元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力开展文明志愿

9、活动,选树一批致富带头人、道德模范、好公婆等进行表彰奖励。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定期邀请乡土人才、脱贫典型户等常态化进行宣讲。4、组织振兴方面(1)建设思路。强化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组织服务功能,巩固党建工作站建设成果,争创四星级基层党组织。大力推行“五户四联”工作法,有效搭建自治、法治、德治相互融合的社会治理创新载体,不断激发广大党员为乡村治理发挥效力。(2)扶持重点环节及标准。共投入资金12万元,其中整合资金8万元,县财政资金4万元。投入整合资金1万元,创新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增强党组织服务功能,完善村干部激励考核机制,巩固党建工

10、作站建设成果,争创四星级基层党组织,激发基层党组织创新创造活力。投入资金10万元(其中整合资金6万元,县财政资金4万元),打造完善丁记井、牛头沟党建服务工作站阵地建设。投入整合资金1万元,推行“五户四联”工作法,联帮(邻里互助),联富(共同富裕),联进(文明向上),联治(依法治理),有效搭建自治、法治、德治相互融合的社会治理体系创新载体。5、人才振兴方面(1)建设思路。积极培育村级后备干部和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发掘农村田秀才和土专家现身说法,以经验教学的方式开展培训。依托村集体经济日光温室,打造乡级设施农业种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践基地,对外开放进行培训实践。(2)扶

11、持重点环节及标准。共投入资金2万元,全部为整合资金。投入整合资金1万元,组织村级后备干部、致富带头人、种养大户、返乡创业青年、新型职业农民等以滩羊、设施农业、休闲旅游等为重点外出进行现场教学培训,提高经营管理能力,补助标准参照XX县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暂行)(盐政办发2018147号)标准执行。投入整合资金1万元,依托村集体经济日光温室,打造乡级设施农业种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践基地,并对外开放培训实践。(二)XX村。XX村位于中西部小杂粮种植示范区,围绕XX村地理位置优势和小杂粮种植优势,重点打造以窑洞养羊为主的生态牧场和以小杂粮万亩产加销一体的种植基地,注册小杂粮商标,利用现有的村集体

12、经济小杂粮加工厂,为农户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采取“线上+线下”模式,打造特色产业联合体。充分利用XX现有的地道、寨子、窑洞、梯田旅游资源,打造窑洞农家乐,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结合XX美丽村庄建设,采取政府投入基础设施、农户建设养殖棚圈的方式,建设千头生猪养殖园区,实现人畜分离。同时,借助村党组织的带动作用和村集体经济的优势,把XX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教育研学和实践培训基地,联合各级党校和各旅行社把XX研学实践基地纳入到培训线路中。1、产业振兴方面(1)建设思路。坚持一村一品,一户一业发展原则,大力发展梯田小杂粮种植和生猪、滩鸡特色养殖产业,打造万亩苦荞麦种植基地,为农

13、户统一注册小杂粮商标,统一定制杂粮包装,统一加工销售,建立小杂粮产加销一体化基地。利用XX地理位置优势,打造窑洞养羊生态牧场,采取“客户+互联网+养殖户”模式,实行定制化订单羊肉销售,打造高端滩羊养殖业。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逐年完成5个自然村的生猪养殖园区建设,实现人畜分离,美化村庄人居环境。(2)扶持重点环节及标准。共投入资金477万元,其中整合资金370万元,县财政资金57万元,扶贫资金50万元。投入资金85万元(其中县财政资金35万元,整合资金50万元),按照党政企融合发展模式,围绕XX地理位置优势,扶持农户打造窑洞养羊特色生态牧场,投入县财政资金35万元,为生态牧场实施“三通一平”基

14、础设施建设项目,农户自筹50万元,新挖养羊窑洞17孔,在每孔窑洞安装摄像头,采取“客户+互联网+养殖户”模式,实行定制化订单羊肉销售,带动周边群众发展高端滩羊养殖业实现增收。投入资金15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50万元、整合资金100万元),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为XX自然村新建生猪养殖园区1处,投入扶贫资金50万元,实施“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群众自筹100万元建设棚圈并入园养殖,实现人畜分离,带动养殖户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实现增收。投入资金72万元(其中县财政资金22万元、整合资金50万元),利用村庄立地条件,扶持农户发展村庄旅游业,投入县财政资金22万元,补助农户打造窑洞农家乐1

15、3孔,按照自治区住建厅窑洞安全建设标准建设,每孔补助1.5万元,为窑洞农家乐修建游步道100米,带动全村群众发展旅游产业增收。投入整合资金50万元,按照党政企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小杂粮种植和精深加工产业,带领群众种植万亩苦荞示范区,购置小杂粮加工设备1套,入股至企业,并按照入股比例分红。注册小杂粮商标,定制统一包装,建立小杂粮产加销基地,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益3万元,带动全村农户发展小杂粮产业增收。投入整合资金120万元,大力扶持农户“1+4+X”特色优势产业,对滩羊、黄花、小杂粮等主导产业和乡镇多种经营产业给予补助。2、生态振兴方面(1)建设思路。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计划,全面查找村庄人

16、居环境整治短板和弱项,继续开展各村环境整治工程,大力实施“五清一改”项目,为农户实施改厕项目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实施XX美丽村庄建设项目和村道建设项目,统一标准规划建设农户围栏院墙,逐年实施各自然村生猪养殖人畜分离项目,建立完善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实行农户“门前三包”和积分奖励制度。(2)扶持重点环节及标准。共投入资金401万元,其中整合资金383万元,县财政资金18万元。投入资金160万元(其中县财政资金18万元、整合资金142万元),实施XX美丽村庄建设,亮化美化村庄环境。投入县财政资金18万元,为全村农户改造院墙大门60户,每户补助3000元。整合资金5万元,开展全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行农户“门前三包”和积分奖励制度,创新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整合资金140万元,新修硬化XX村道3公里、XX村道1.1公里,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整合资金10万元,鼓励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为100户常住户提供经果林树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