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学习课件:第三课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496622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学习课件:第三课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生活与哲学》学习课件:第三课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生活与哲学》学习课件:第三课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生活与哲学》学习课件:第三课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生活与哲学》学习课件:第三课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学习课件:第三课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学习课件:第三课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科学发展观,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不是偶然,它有着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客观条件,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来源,客观条件,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时间:1831年1834年口号:不能劳动而生,就要战斗而死,英国宪章运动时间:18361848年口号:推翻富人政权,争取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时间:1844年口号:要求取得普选权,工人参与国家管理,思考:这三次工人运动同早期工人斗争相比有何不同?,阶级基础,这三次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然而,这三次工人运动都失败了。其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工人们没有认清资产阶级政

2、权的实质,不懂得只有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政权,才能实现社会的改造。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指导自己行动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从19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入整理材料,寻找联系和跨门研究的阶段,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逐渐打开一个又一个的缺口,特别是三大发现.,三大发现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成为可能,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辨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达尔文,焦耳,施旺,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相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机械

3、相加,无论马克思还是恩格斯他们本身知识渊博,思想敏锐,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和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吸收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开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最高形式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黑格尔是辩证法的集大成者,他的一生最大的功绩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思维形式,把整个自然、历史和精神世界描写为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但他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却隐藏在神秘的唯心主义体系之中.,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他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4、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但他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也抛弃了,把人当当生物意义上的人,不懂得人的本质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条件,无论马克思还是恩格斯他们本身知识渊博,思想敏锐, 他们亲自参加和领导了无产阶级争取斗争的伟大实践,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1、 (从内容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两个统一:,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从而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占统治地位的局面。,(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和

5、历史唯物主义,革命性-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从作用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关系科学性是前提,革命性是保证,二者是统一的。,科学性-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在于他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革命性,前提,保证,实践性,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 实践性,实践的观点在马哲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 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 在历

6、史观中 把实践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 在认识论中 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历史与回忆一:,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在古代科学中曾有过自发结合;在近代二者处于分离状态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辩证法是唯心主义.,世纪法国的拉美特利把人看成机械,黑格尔认为一国之君就是逻辑上的“绝对理念”,是宗教上的“上帝”化身.,历史与回忆二:,一切旧哲学在历史观上都是唯心主义的,旧的唯物主义企图用唯心主义解释社会历史,不理解劳动、实践的历史作用,因而最终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英雄人物创造历史,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辩证法思想,都具有局限性.,旧哲学没有正确解决哲学研究的对象问题以及哲学同具体科

7、学的关系问题.,旧哲学在自然观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从总体上是分离,在历史观上成了“半截子”唯物主义.,旧哲学未能科学地全面了解实践的意义,贬低或否认实践的作用.,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相比,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作为它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从而把它同其他的哲学区别开来,实现了划时代的革命,使哲学在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和社会作用(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真正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在研究对象上,正确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认为哲学研究的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使哲学真正成为科学的世界观

8、和方法论.,在理论内容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辨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在社会作用(功能)上,突出了哲学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使哲学真正成为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含义 精髓 活的灵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9、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 邓小平理论,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含义: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4、科学发展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