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提纲(中国近代史) 人教版选修1.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4496524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提纲(中国近代史) 人教版选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提纲(中国近代史) 人教版选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提纲(中国近代史) 人教版选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提纲(中国近代史) 人教版选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提纲(中国近代史) 人教版选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提纲(中国近代史) 人教版选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提纲(中国近代史) 人教版选修1.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提纲:中国近代史重要提示: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9月中国民主革命:1840年-1949年9月。(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9月)1924年初-1927年7月15日:第一次国民革命、大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1927-1937:第二次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1937-1945: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1945-1949:第三次国民革命、解放战争第一单元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18401860年)【阶段特征】从1840年至1860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其阶段特征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2、民地半封建社会,它反映在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1)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渐强,中国经济开始走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近代化开启。(2)政治上: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很多主权丧失;“中外和好”局面的形成,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统治阶级外交政策也开始调整。矛盾聚合促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爆发。(3)思想上:“新思潮”的萌发,中国人对西方有了新认识。【基本线索】一、鸦片战争1、鸦片前夕的中国和英国(背景)中国英国政治封建君主专制;朝政日益腐败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经济自然经济为主导;财政入不敷出商品经济发达;开展工业革命 军事装备陈旧,营务废弛

3、船坚炮利外交闭关自守,愚昧无知殖民扩张综合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资本主义强国,迅速崛起2、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扩张性,使英国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必然性)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高潮:虎门销烟偶然性)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主观原因:清王朝腐朽落后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抵挡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4、鸦片战争的影响(1)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从国家主权来说。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实际上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是一种倒退。半封建,是从社会形态来说。

4、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产生并不断发展壮大。客观上是一种进步。(2)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前: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鸦片战争后:半殖半封社会,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包括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3) 中国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发生变化: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中国革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为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比较: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

5、命任务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目标旧民主主义革命反侵略反封建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4) 中国思想领域发生变化:“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新思潮实质是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二、开眼看世界1、历史背景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扩张。鸦片战争中,中国的有识之士被西方的洋枪洋炮惊醒,开始睁眼看世界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2、倡导者(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收集、绘制西方战舰样图,交工匠研究仿制。(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介绍西方史地、科技、政治制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3、

6、作用: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启迪作用。三、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之一1背景:封建的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2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3表现:1)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 即“织”与“耕”的分离。 2)大批农民与手工业者破产4影响: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2)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3)中国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四、太平天国运动(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1、阶级矛盾尖锐(根源)2、外国侵略加剧了矛盾3、自然灾害激化了矛盾(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1、前期:金田起义永安封王建制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

7、亩制度北伐、西征2、后期:天京变乱提拔青年将领,提出资政新篇后期防御天京陷落(三)太平天国的纲领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1)主要内容:土地分配原则: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分配方法:以户为单位,按人口来分,不论男女产品分配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分配方法:每户只留口粮,其余归国库(2)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天国(3)评价: 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绝对平均主义不切实际,具有空想性; 绝对平均主义也不利于社会的前进和发展;维护的还是小农经济,与近代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潮流相违背,具有落后性。2、后期:资政新篇(1)主要内容: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2)

8、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不具备实施的条件,未能实行。(四)太天平国失败的原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启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五)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和意义1、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2、时代赋予了它反侵略的新任务3、后期提出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是时代赋予的新内容4、在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产生之前,农民阶级承担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任务,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六)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1、时代背景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

9、封社会2、起义原因新: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加剧矛盾3、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同时反侵略4、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宗教发动农民反封建5、治国方案新:发展资本主义方案资政新篇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五、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发动者:英法发动,美俄帮凶3.侵略时间:1856-18604.签订条约 1)天津条约:外国公司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10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2)北京条约:清政府成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10、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的赔款个增至800万两白银5.影响: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强了。第二单元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8601901年)【阶段特征】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40多年历史呈现出的阶段特征是中国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它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列强侵华加剧,出现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和瓜分狂潮,中国社会进一步沉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随之,中华民族以维新变法和义和团

11、运动为主的救亡高潮兴起。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本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维新变法。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政治领域的抗争探索发生重大变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进一步发展,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整体而言,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基本线索】一、中体西用的产生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形势。2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3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中国传统文化;西学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4目的:巩固清政府统治5实践:19世纪6090年代“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兴起6评价:为西学在中国更广泛的传播奠

12、定了基础,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起了促进作用,;但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二、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之二1背景:面临内忧外患2重要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3时期:19世纪6090年代4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5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6活动:前期兴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后期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筹划海防创办新式学堂7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8积极作用: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既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定

13、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分布地区:东南沿海地区3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4原因: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派的诱导四、甲午中日战争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1)19世纪晚期,列强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过渡,要求对外资本输出。列强默许和纵容日本侵略(国际背景)(2)日本的以侵华征韩为核心的大陆政策(根本原因)(3)清政府的腐败(内部原因)(4)朝鲜农民起义(契机)2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丰岛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3甲午中日战

14、争的结果(马关条约)及影响马关条约危 害 及 影 响割地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列强掀起了瓜分狂潮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赔款二亿两白银;三千万两赎辽费大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使日本侵略实力进一步增强开口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其他特权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产品免收内地税便利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时间:甲午战争以后(19世纪末)2、原因:1)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六、维新变法思想(一)历史背景1、国际局势:表明发展资本主义已是大势所趋。19世纪下半叶起世界历史经历两大变局。2、民族危机: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空前危机。德国强占胶州湾;俄国强占大连、旅顺;法国强租广州湾;英国强租“新界”和威海卫。3、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5、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对戊戌维新变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1)代表:王韬、冯桂芬、郑观应等。2)主张:认为依靠新式枪炮舰船和洋务企业,不能使中国富强。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加强国防,抵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