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册 1.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素材 旧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4496441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下册 1.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素材 旧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下册 1.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素材 旧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下册 1.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素材 旧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下册 1.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素材 旧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下册 1.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素材 旧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下册 1.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素材 旧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下册 1.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素材 旧人教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第一节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素材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历史意义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如下一些特点:(1)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仍然相对落后。20世纪初,俄国虽然是号称世界第五的工业国家,但是,它与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相比,无论是工业技术水平、工业规模,还是工业生产产量,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中等发展水平的资本主义国家。就国家经济格局来说,农业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80%,工业产值也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按人均计算,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

2、6,法国的1/4,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1/7,英国的1/5,法国的1/5。国民经济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特别是农村地区仍然保留着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严重约束着社会经济的发展。(2)垄断组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3)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外国资本,特别是法国资本。据统计,1900年,俄国全部股份资本的47%以上是外国资本,其中,电气工业总资本的90%由外国控制。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业的总投资达10亿卢布,几乎控制了当时俄国所有最重要的工业和金融业部门。同时,由于政府财政经常入不敷出,沙皇政府不得不向外国大举借债,1903年,沙皇政

3、府举借外债超过30亿卢布,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就高达1.3亿卢布。1914年,俄国的外债总额高达60亿卢布,俄国的经济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辛迪加辛迪加是法语Syndicat的音译,原义是“组合”。辛迪加是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是指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通过签订共同销售产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而建立起来的垄断组织。参加辛迪加的各个企业虽然在生产上和法律上仍然保持独立性,但是,它们商业上却已经失去了独立性。它们销售产品和采购原料的业务都由辛迪加的总办事处统一负责办理,然后再在参加者之间按照协议规定的份额进行分配。通过这种在流通领域内的集中和垄断,辛迪加可以按照抬高的价格

4、销售商品,并按照压低的价格收购原料。由于辛迪加促进统一经营,辛迪加的成员事实上就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它们很难退出辛迪加组织,因为一旦退出,就脱离了现有的商品和原料市场体系,不得不重新组织自己的销售网络和采购渠道,而这都是非常不易的。因此,辛迪加的组织形式一般比较稳固。辛迪加大约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德国和俄国最为流行。俄国早在1886年就出现了辛迪加,那是一个由铁钉和铁丝工厂组成的辛迪加,在20世纪初的前10年,在俄国的钢铁、采煤、采矿和机械等部门,辛迪加垄断了大部分生产。除辛迪加以外,垄断组织的组织形式还有托拉斯、卡特尔和康采恩等。俄国1905年革命1905年1月1

5、6日,也就是俄历1月3日,俄国首都彼得堡普梯洛夫工厂的一万多名工人为反对工厂主开除4名工人举行罢工。其他工厂的工人也群起响应,几天内罢工工人人数达到15万人。1月22日,这一天是星期天,14万罢工工人和他们的家属前往冬宫广场,准备向沙皇呈递请愿书。请愿书中提出了言论出版自由、八小时工作制、土地归农民、人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召开立宪会议等要求。他们幻想着“至高无上”的沙皇能体恤下情,接受他们的要求。然而,事与愿违,在游行队伍的前进途中,早已埋伏好的军警野蛮地向和平请愿的工人们开枪射击,一千多人遭到杀害,数千人受伤。历史上把这一惨剧称为“流血的星期天”。军警的暴行激起了人们更大的愤怒,莫斯科等许

6、多城市的工人也举行总罢工。到这一年的8月,全国的罢工人数达到80万人。在罢工斗争中,工人们日益成熟,出现了工人代表苏维埃这一组织形式,工人运动迅速发展。在工人运动的推动下,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县出现了农民反对封建地主的斗争。同时,士兵中的不满情绪增加。6月,俄国黑海舰队的装甲舰“波将金”号的水兵自发举行起义,击毙反对起义的军官,把军舰开到正在举行总罢工的敖德萨。10月20日,莫斯科喀山铁路司机开始罢工,全俄政治罢工开始。25日,全俄有75万铁路工人参加罢工。此后罢工逐渐发展为各行各业的政治罢工,二百多万工人参加罢工。沙皇见势不妙,颁布诏书,答应了工人的一些要求。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号召人民把革命

7、推向深入,举行武装起义,推翻沙皇专制统治。12月20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莫斯科工人代表苏维埃举行政治总罢工,成立了工人义勇队。工人们武装起来,同军警进行斗争,一度占领了几乎所有的车站。其他许多地方也发生了武装起义。由于缺乏统一指挥,起义力量比较分散,起义很快被沙皇政府镇压下去。在1905年革命中,俄国的工人阶级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和锻炼。这次革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总演习”。罗曼诺夫王朝1613年1月,罗斯托夫总主教菲拉列特的儿子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15961645)被俄罗斯贵族、大商人和高级僧侣等推举为沙皇,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在俄国的统治。1741年,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继

8、位,男嗣断绝,外戚当权,但仍袭用罗曼诺夫王朝的名号。罗曼诺夫王朝统治期间,对内实行专制的农奴制度,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镇压各国人民革命。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俄国三百多年,共经历了16个沙皇,著名的彼得一世是罗曼诺夫王朝的第四位沙皇。1917年3月15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次年7月17日,沙皇一家在叶卡捷琳堡(今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被处决。列宁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即四月提纲)(节录)2.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这个过渡时期的特点是:一

9、方面有公开活动的可能(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这种特点要求我们,在刚刚觉醒过来参加政治生活的极广大的无产阶级中进行党的工作时,必须善于适应这种特殊条件。3.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指出它的任何诺言,特别是关于放弃兼并的诺言,完全是谎话。要进行揭露,而不要不可容忍地“要求”这个资本家政府不再成为帝国主义政府,因为这种要求是散布幻想。4.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我们党在大多数工人代表苏维埃中只占少数暂时还只占微弱的少数。要向群众说明:工人代表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

10、因此,当这个政府还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时,我们的任务只能是耐心地、经常地、坚持不懈地、特别要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来说明他们的策略的错误。只要我们还是少数,我们就要进行批评,揭发错误,同时宣传全部政权归工人代表苏维埃的必要性,使群众从实际经验中来纠正自己的错误。俄国二月革命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内本来就十分突出的社会经济矛盾更加激化。1917年初,在彼得格勒、莫斯科、巴库等俄国许多城市都爆发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彼得格勒的工人罢工运动最为突出。俄历2月18日,即公历3月3日,彼得格勒普梯洛夫工厂的工人开始罢工;很快,罢工浪潮遍及全城。俄历2月23日,彼得格勒的女工和妇女为庆祝国际劳动妇女节举行政治

11、罢工、集会和示威游行,高呼:“面包”、“打倒战争”和“打倒专制制度”;很多男工也加入游行行列,罢工总人数达到九万多人。次日,彼得格勒的罢工人数增加到二十多万人,涉及224家企业。俄历2月25日,整个彼得格勒到处都是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罢工人数增加到25万人,罢工发展为政治总罢工。当晚,沙皇赶紧诏令彼得格勒军区司令准备镇压。大批军警占领了市中心和各主要交通要道,在屋顶上和角楼里架起了机枪,准备向参加游行和示威的群众射击,密探们也四处搜查和逮捕革命者,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委员会遭到破坏,5人被捕。广大人民没有被沙皇的镇压所吓倒,继续坚持斗争。26日,在兹纳缅斯克广场,集会群众遭到警察镇压,四十多人

12、被杀。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号召进行反对沙皇制度的武装斗争,建立临时革命政府。这一号召得到了工人的响应,罢工转变为武装起义。27日,起义席卷全城。由于布尔什维克党长期在军队中做宣传工作,彼得格勒卫戍部队中的广大士兵拒绝向起义群众开枪,并掉转枪口,参加起义。起义的工人和士兵夺取了彼得格勒的主要军火库兵工总厂,缴获了4万支步枪、3万支手枪和大量的弹药。起义者占领了火车站、发电站等许多重要部门,逮捕了沙皇政府的大臣和将军,建立了彼得格勒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推翻了地方沙皇政权。3月15日,沙皇尼古拉二世签署了退位诏书,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二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当天,在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支

13、持下,资产阶级组成了以李沃夫公爵为首的临时政府。这样,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1917年10月23日)中央委员会认为,俄国革命的国际形势(德国海军中的起义,这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在全欧洲增长的最高表现;其次,帝国主义者为扼杀俄国革命而媾和的威胁)和军事形势(俄国资产阶级和克伦斯基之流已经明确地决定把彼得格勒让给德国人),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了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的党(莫斯科的选举),以及第二次科尔尼洛夫叛乱显然已在准备(军队撤出彼得格勒、哥萨克调往彼得格勒、哥萨克包围明斯克等等)

14、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完全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北方区域苏维埃代表大会、军队撤出彼得格勒、莫斯科人和明斯克人的发动等等)。关于四月提纲二月革命以后,俄国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为了更好地领导革命,1917年4月16日夜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列宁从国外回到首都彼得格勒。次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会议上作了重要报告,为布尔什维克党的行动指明了方向。4月20日,真理报以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为题发表了列宁这篇报告的提纲,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在这篇提纲中,列宁精辟地指出,革

15、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二月革命以后,“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就是资产阶级已经从沙皇贵族手中夺取了政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因此,布尔什维克党就应该要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共和国。列宁认为,由于当时苏维埃还对临时政府持支持态度,所以不能用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临时政府,夺取政权的方式是:只要苏维埃能掌握全部政权,就可以和平地剥夺临时政府的权力。无产阶级可以在苏维埃内部展开斗争,逐步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挤出苏维埃,最终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因此,列宁号召人民“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全部政权归苏维

16、埃”。同时,列宁还认为,革命向前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当时气氛比较浓厚的革命护国主义。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许多人都认为,为了保卫俄国革命必须护国,也就必须继续进行战争。资产阶级也正是利用这一点来转移群众的斗争视线,并以进行战争为名组织反动力量,伺机反扑。针对这种情况,列宁指出当时仍在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只有苏维埃掌握了全部政权,才能以民主的、和平的方式结束战争。列宁的这些主张遭到了孟什维克的强烈反对,布尔什维克党内也有很多人不理解。直到5月,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第七次全俄代表会议上,列宁的主张才获得通过,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行动纲领。冬宫原为沙皇皇宫,位于俄国彼得堡市的涅瓦河畔。建于17541762年,由意大利建筑师B拉斯特设计。冬宫为典型的巴洛克建筑,规模宏大、豪华。整个冬宫有上千个房间,平面部局为长方形,四面是房屋,中心是一个庭院。冬宫建筑外立面分上下两部分,采用混合式柱式,上部柱式两层通高,内部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