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 第二章 藏族医药学选论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495297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PPT 页数:129 大小: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 第二章 藏族医药学选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 第二章 藏族医药学选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 第二章 藏族医药学选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 第二章 藏族医药学选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 第二章 藏族医药学选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 第二章 藏族医药学选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 第二章 藏族医药学选论课件(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藏族医药学选论,主要内容,第一节 藏医药学的发展 第二节 藏医学理论体系 第三节 传统诊疗技法 第四节 藏药学选介 第五节 藏医药学现状与发展前景,藏医药学的发展,藏医药学的起源 藏医药学的发展,藏医药学是在人民生活生产劳动过程,从不知到知道,从无意到有意,逐渐积累而来, 是历代藏医药学家在总结雪域高原地区的民间疗法的基础上, 吸收中原、印度和阿拉伯等地的医学文化和佛教理论发展而成。,藏医药文献中影响最大的有:(公元8世纪以后流传下来) 月王药诊: (多认为是公元8世纪中叶),医僧摩诃衍、毗卢遮那。 现存最早的藏医经典著作 收载药物329种,其中植物药212种,约占65, 大半为高山植

2、物,绝大部分至今仍使用 四部医典: 8世纪中末,宇陀元丹贡布著 四部医典蓝琉璃:第司桑吉嘉措(16531707)著。 晶珠本草:帝玛尔丹增彭措(16731743?)著,医药学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萌芽时期(远古 公元6世纪) 2、奠基时期(公元6世纪 9世纪中叶) 3、发展时期(公元9世纪中叶 14世纪中叶) 4、争鸣时期(14世纪中叶 17世纪中叶) 5、繁荣时期(17世纪中叶 20世纪中叶) 6、振兴时期,藏医药学的发展,藏医药学的起源 藏医药学的发展,奠基时期(公元6世纪 9世纪中叶),社会与时代背景,奠基时期 (公元6世纪 9世纪中叶),社会与时代背景 医药学成就, 医学大全(

3、已散佚) 无畏的武器(七卷, 藏、汉、印、大食) (已散佚) 月王药诊现存最早的藏医经典著作 医著几十部,九太医 宇妥元丹贡布 编著藏医学巨著四部医典,藏医简称居希(韵体文) 形成了藏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 藏医学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独立科学。 度母草本、秒本本草为现存最早的藏本草学专著,标志着7世纪时期, 藏药学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四部医典 藏名据悉,据悉(也称居希)分为4个部分:,系统性医学经典,包括医学科学的各个方面,既有理论,也有具体实践,“本续”(杂居),“释续”(协居),“后续”(其玛居),“诀窍续”(门阿居),发展和争鸣时期(公元9世纪中叶 17世纪中叶),社会与时代

4、背景 医药学成就, 13世纪 萨迦王朝 著成多部医著八支总纲药物蓝图 民族特色的挂图 “曼汤”的基础 14世纪 帕姆竹时期 学术思想活跃,名医辈出 舒卡学派:对四部医典研究深入,权威注释 强巴学派:擅用温热药物,治疗北方疾病,艾灸疗法及放血术; 藏医汤卡挂图 奠定 基础,繁荣时期 17世纪中叶 20世纪中叶, 蓝琉璃成书,桑吉嘉措, 全称医学广论药师佛意庄严四续光明蓝琉璃,开启四部医典的金钥匙 绘制系列挂图曼汤 1688年绘制60幅, 到1704年 完成79幅,1916年后 新增一幅历代名医 达80幅 医学教育发展 医学利众寺、药王山医学利众寺、医学星算利众院(门孜康) 编著大量医著 1732

5、年晶珠本草帝玛尔丹增彭措,藏药集大成的经典著作,振兴时期 20世纪中叶以来, 医疗卫生 藏医教育 科学研究 藏药产业 藏医药国际交流 海外藏医药研究进展,藏医药学 主要内容,第一节 藏医药学的发展 第二节 藏医学理论体系 第三节 传统诊疗技法 第四节 藏药学选论 第五节 藏医药学现状与发展前景,藏医学理论体系,藏医药学理论 疾病的分类、诊断与治疗 曼汤 (唐卡),三因学说,三因,就是指隆、赤巴和培根这三种因素, 藏医学认为“隆、赤巴、培根”这三大因素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同时又是进行生命活动不能缺少的能量和基础。,正常情况下,这三者之间保持平衡和协调的状态 ; 如果三者中的某一种或几种由于某些

6、原因而出现偏盛或偏衰的情况,原来的平衡和协调就会受到破坏,这时身体就处于病理状态。,隆 赤巴 培根,隆,是推动人体生命机能的动力,与生命活动的各种机能密切相关。 相当于中医的“气”。 根据隆的不同机能和存在部位的不同, 又可以把隆分成五种: 维命隆 上行隆 遍行隆 下泄隆 伴火隆,隆,隆的特性,性情急躁;舌苔明显,厚而粗;皮肤粗糙,粗,指人体的活动轻捷灵便;性情也变化不定,难于捉摸,轻,是指人体喜欢避寒就温,平时喜欢晒太阳、烤火, 饮食也喜热食,不喜凉食,寒,其表现是随处可到,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微,指在体内有坚硬的性质,成形的硬块,在胸腹部 常表现坚硬而不柔软,一般称为痞块或痞气,硬,在性情

7、方面,表现为情志容易变动,爱激动; 人喜欢活动,到处流动,动,赤巴,它具有火热的性质,也是负责人体内脏腑机能活动的一种因素, 具有中医“火”“热”的性质。 这是一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火或热量,与病理上的火邪不同。 根据赤巴存在的部位和具体功能的不同,又可以分成以下五种: 能消赤巴 变色赤巴 能作赤巴 能视赤巴 明色赤巴。,赤巴,赤巴的特性,培根,具有水和土的性质; 与人体内津液、黏液及其他水液的物质和机能保持密切的关系。 也有人把培根译成痰或黏液。 这里的“痰”是正常生理状态下存在的正常物质,而不是在病理状态下出现的痰液。 根据其所在的位置及功能,又分为五 种: 培根丹且、培根涅且、培根良且、培

8、根其木且、培根居而且。,三因学说, 用以解释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 说明人体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类型,说明人体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类型,藏医学对生理、病理和解剖的认识,七基质学说 三秽学说 五脏六腑理论 孔窍、骨骼、脉管理论,七基质学说,七基质在体内保持一定的量,相互间协调平衡 失衡则将引起人体发生疾病,五脏六腑理论,名称上: 五脏 心、肝、脾、肺、肾 六腑 胆、胃、大小肠、膀胱、三姆休(三焦) 功能上: 藏医叙述的比较笼统,不如中医明确。 脏腑表里关系上:藏医没有明确的表里关系,中医认为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对孔窍、骨骼、脉管的认识,藏医认为,人体上有许多孔窍。其中,大而明显的孔窍共9个

9、,即鼻孔2,耳窍2,目窍2,口1个,尿窍1个及肛门孔1个。女性多3个窍,即乳头有2窍,性器官多1个窍,共12个。 藏医对人体骨路有较深入的研究, 认为人身共有骨骼共360块。,在藏医看来,脉管有多种。大致说来,可以分成黑白两种脉。 白脉起自脑部,从脑部向下,分布到全身,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神经。 四部医典中提到:”从脑部脉的海洋里,像树根一样向下延伸,司管传导的水脉有19条。” 黑脉,则相当于血管, 并且能区别出跳动的脉 和不跳动的脉, 大致有韧成脉、 普通脉、联合脉 和维持生命脉。,藏医学的病因病机理论,病因理论 病机理论,疾病的外缘学说,时令 人体的五官 起居行为,食物不当 季节因素,季节因素

10、 起居饮食不当 误用毒品 医生误诊误治,蓄积,诱发,起源,共同诱因,隆病 赤巴病 培根病,特殊诱因,特殊诱因,食物,活动过少、受凉培根病,食物,情绪,炎热季节过度活动,过度负重赤巴病,食物,过劳,失血,失液,凉风过度吹拂,长期缺少营养,大小便时过度用力隆病,藏医学的病因病机理论,病因理论 病机理论,藏医学对疾病发生机理的认识, 也具有本民族的特点, 认为疾病的发生与下列物质的变化密切相关:,三大因素 即隆、赤巴、培根 七种基质 饮食精微、血、肉、 骨、髓、脂肪、精 三种污秽 即汗液、大便、小便,三大因素过盛,七基质过盛,三秽过盛,汗过盛 易出汗,汗液常有臭味,小便过盛 尿频急数,大便过盛 大便

11、量多,腹胀,肠鸣,三因素 虚损,七物质 虚损,三秽 虚损,胚胎学说,胎儿是父精与母血二者结合而成 胎儿的形成还需要有正常的“五源”条件,即土、水、火、风、空, 五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而且五者相互协调,胎儿才能正常发育。 藏医以周为时间单位来认识和观察胎儿的发育过程 (较中医以月认识的时间单位更细致而深入),人体胚胎发育(第五图),第1周:父精和母血融合,其状正如在牛乳里滴入乳酪酵母,使其得到发育的动力,并且非常融洽; 第2周:胎珠状如乳液凝成的胶状物; 第3周:状如凝结的乳酪或酸奶; 第4周:质地比较坚固的团状物,有的是圆形,有的呈椭圆形,并开始分化出男女的不同性别; 第5周:脐带开始

12、形成,与母体相连; 第6周:与脐带相平衡,形成了一条命脉,使胎儿获得更快发育; 第7周:胎儿的眼睛等感觉器官开始形成; 第8周;胎儿的头部开始形成; 第9周:躯体的上部和下部已经形成; 第10周:胎儿的双肩,两髓胯骨开始形成; 第11周:身体的九窍,即双眼、双耳、鼻、口、阴窍等已经形成; 第12周:心、肝、肺、脾、肾等五脏形成; 第13周:小肠、胆、大肠、胃、膀胱、三木休等六腑已经形成; 第14周:两条上臂、前臂及两条大腿、小腿已经形成; 第15周:胎儿的双手、双肘和双足、双膝已经形成; 第16周:胎儿的十个手指和十个足趾全部形成; 第17周:连结胎儿身体上部、下部及里外的血管、脉络均已形成;

13、 第18周:此时胎儿体内的肌肉和脂肪组织均已出现; 第19周:胎儿体内的韧带、筋膜、肌腱已经出现; 第20周:全身的骨骼和骨骼内所有的骨髓均已形成; 第21周:周身的皮肤开始形成; 第22周:此时身体内的九窍均已开通,开始与外界通流; 第23周:胎儿的头发、指甲、趾甲等出现了; 第24周:上述的五脏六腑的功能已经成熟,胎儿也已经知道疼痛,有所感觉; 第25周:在胎儿体内的脉络中,气已经出现并开始运行; 第26周:胎儿已经开始有意识; 第27周至第30周,是怀孕的第7个月,所有的器官均已成熟,整个胎体也显得圆满; 第31周至第35周,胎儿继续增大,母体与胎儿的精神肉体均互相影响; 第36周:此时

14、胎儿多动,显得对所处的地方很不习惯; 第37周:胎儿似乎显得对所处的地方有反感,不愿再呆在这里; 第38周:胎儿的头部转而朝下,并准备娩出母体了。,人体胚胎发育,藏医胚胎学的成就在世界胚胎学史上是首屈一指的。 藏医关于胚胎、脐带和母体关系的论述, 认为胚胎之所以能够不断的发育,完全是靠与母体相通的脐带来进行的, 形象的把三者比喻为庄稼、水渠和水塘。 藏医关于胚胎经历鱼、龟、猪三个时期即鱼纲、爬行纲和哺乳纲的符合现代进化论和胚胎学的认识。,藏医学理论体系,藏医药学理论 疾病的分类、诊断与治疗 曼汤 (唐卡),藏医学没有明显的分科, 在临床上将疾病分为21大类进行诊治,1、“龙”病 2、“赤巴”病

15、 3、“培根”病 4、“培根木布”综合症 5、痞块病 6、浮肿病 7、水肿病,8、肺痨症 9、热症 10、瘟疫症 11、不消化症 12、心脏病 13、肝病 14、疝气病,15、白脉病 16、 “黄水”病 17、虫病 18、小儿疾病 19、妇科疾病 20、产科疾病 21、创伤,藏医学对疾病的分类,藏医学理论体系,藏医药学理论 疾病的分类、诊断与治疗 曼汤 (唐卡),曼汤,藏语的音译, 曼 sMan,意为医药 汤 Thangka, 意为挂图,历史悠久, 我国传统医学中绝无仅有者; 内容丰富, 包含藏医学所有内容; 民族特色,曼汤,价值所在 源起与存世 材料与颜料 图文说明 内容,医学教具、形象教学

16、, 历史、文献、文物价值 历史悠久,我国传统医学中绝无仅有者; 内容丰富,包含藏医学所有内容; 民族特色,起源于宗教需要 Thangka形成体系于13世纪 医学曼汤体系形成于17世纪末 294幅,其中二套完整,曼汤,价值所在 源起与存世 材料与颜料 图文说明 内容,亚麻布或纱布: 树脂树胶白垩土混合液浸泡干燥 磨至光滑 天然珍贵颜料: 白垩土 雌黄 朱砂 树脂 孔雀石 金粉 银粉 小麦炭 氧化铁 槐蓝 裱衬: 绸缎 40100 50120,曼汤,价值所在 源起与存世 材料与颜料 图文说明 内容,语法 书法字体:民间体、官体 日期标注,曼汤,价值所在 源起与存世 材料与颜料 图文说明 内容,现存全套曼汤 共 80幅 赏析,赏析 第一图,药王及药王城,藏医药起源之传说 药王菩萨 曼吉拉 天神、佛徒、天女 净梵、孺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