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编号大学基础写作考试复习内容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4487001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编号大学基础写作考试复习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编号大学基础写作考试复习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编号大学基础写作考试复习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编号大学基础写作考试复习内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写作的本质 11 写作写作的定义:广义的写作就是关于一般文章的基础写作。侠义的写作通常是指作家的写作,即文 学创作。 一、特性特性:1.人文性 (1.写作本质上是人的精神文化行为。2.无论何种写作类型都是人文性创作。3.写 作的目的既是“为己” ,也是“为人” 。 )2.综合性 3.个体性 4.创造性 5.实践性 规律:从社会生活的大视野来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前写作” 、 “(显)写作” 、 “后写作” 。 功能:1.从个体生命文化的角度看,写作可以超越个体生命的局限,实现生命的延续,精神的流传。2. 从个体学习、发展的角度看,习作能够有效地增强记忆,促进思维深化,促成人的精神成长。

2、 12 写作的源泉:1.缘情而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情和欲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因,也是写作活动发生 的首要原因,人们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抒发聚积于内心的激情和愿望。2.因事而作。3.受命而作。 与本质 1.3 写作的主体写作的主体:从行为过程的角度来说,写作主体只有在写作活动中才存在,才有实际意义。 “作者” 与“写作主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却不是对等的概念。 与受体写作成品的阅读者,即具有对文章进行破译、解读或再创造能力的人。 二、写作的主体素养主体素养 2.1 写作主体的素质与修养 (1) 加强思想修养 ; (2) 积累生活经验 ; (3) 扩展知识 ; (4) 学习语言 ; (5) 磨练写作

3、技巧。有了这些基本修养,对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十分有益。 写作包括 : 写作活动由主体(写作者) 、客体(写作对象) 、受体(诉诸对象) 、载体(写作活动的物化形 式)四个部分组成。 2.2 写作主体的能力:在整个写作活动过程中,无论在哪个环节,写作主体都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 发挥着主宰作用。虽然在有些写作行为中,写作主体的主动性似乎不明显,但其实还是靠写作主体把来自 外界的意志转化为内在的意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消化” ,变成“自己的”东西,最终比较出色的完成写 作任务。 写作客体的含义:广义:写作主体所面对的世界(或对象)可以统称为写作客体。 侠义:1 写作客体首先是有了写作欲望的主体的关

4、照对象。2 写作客体必须是写作主体的描述对象。 写作客体的属性客体的属性:1 客观性、2 对象性、3 动态性、4 历史性 写作客体类型客体类型的多样化:1 认知途径的角度分为形象化客体和抽象化客体。2 存在形态分为实在客体和虚 拟客体。3 本体状态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写作客体和写作材料的区别写作客体和写作材料的区别 : 1 属性不同。 写作客体是写作活动的基础。 材料是认识写作客体之后的结果。 2 阶段性范围不同:写作客体帮我们认识材料,材料是构成文章内容的要素。3 存在方式不同:写作主体以 客观的、原生态的方式存在。材料经过了写作主体的加工与创造,含有一定的主观成分。 写作客

5、体的地位写作客体的地位:1 是写作系统的基础要素。2 是写作活动的前提条件。3 是写作传播的信息源。 作用作用:1 触发写作动机。2 规定取材质量。3 激活写作运思。4 检验写作成品。 读者与受体的关系与区别关系与区别:读者的阅读与反馈具有滞后性。受体是相对于写作活动中的主体而存在的。 受体对写作活动的参与虽然同意具有被动特点,但他们的变被动为主动的行为特征更加明显,并且其介入 时间也不再是过去单纯的“阅读后” ,在现代传媒技术条件下,甚至可以在写作行为中实施自己的介入。 受体意识表现受体意识表现:一、传输有益的知识和信息(1 直接传授知识。2 间接传授知识、趣味。 )二、向受体发 出指令,施

6、加影响。三、以高尚的写作陶冶受体情操。 31 材料和题材材料和题材:可能、可以或已经派上用场的事物及想法统称为材料材料。已经派上用场的成为题材题材。 从写作客体到写作材料:一、聚材的方式:1 有意识采集 2 无意识储备。二、积累中的分类与归类。 3.1.1 如何选择写作题材:1 根据客体属性,确定题材的大范围。2 按照写作目的,确立题材支撑点。3 遵从文体规定,明确题材的聚焦点。 3.1.2 克服主客分裂症:想方设法实现主客一体化。 文章体式文章体式:1 体制(具有共同特征的文章的规定或要求) 。2 结构(谋篇布局的规定和要求) 。3 格式(对 相关文体的规定或约定俗成的规范和标准) 。 文章

7、体式的特点文章体式的特点:1 规范性 2 流变性 3 综合性 文章体式的意义和作用文章体式的意义和作用 : 一、文章以体制为先(1 依体制确定形态特征 2 依体制确定内容构成要素。 )二、 循型范规矩而为之(1 依模式确定要素的组织形式 2 依模式确定结构类型:连贯式、递进式、总分式、 并列式、对比式)三、立范运衡明体要(1 依规格掌握格式构成要素) 41 叙述叙述的要素(1 叙述的对象 2 事件的过程 3 叙述的人称 : 第一人称叙述、第三、第二 4 叙述的方法 :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详叙、略叙总叙、分叙) 1 2 3 4 42 描写描写的要素(1 描写的对象视觉描写听觉描写味觉描写嗅觉描

8、写触觉描写生理反应 描写 2 描写的视点 3 描写的人称 4 描写的方法:描写的方法多种多样,就操作而言,可分为1 概括描写 和 2 详细描写) 描写的要求(1 分清功能 2 把握特征 3 言之有序) 43 抒情 44 议论 议论的要素(1 论题 2 论点 3 论据 4 论证立论驳论) 1 2 45 说明 说明的要素(1 说明的对象 2 说明的中心 3 说明的材料 4 说明的方法) 一、立意 一、立意 确立主题的途径有两条 1 感悟(是人们认识事物过程中质的飞跃,它的产生需要有一个量 的积累过程)2 提炼(方法 1 筛选法 2 联系法 3 反推法) 二、选材二、选材(方法要处理好如下关系 1

9、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2 统一与突破的关系 3 新颖与平实的关系) 三、构思三、构思(1 构思过程的特征 2 不同文体写作的构思程序 3 构思中的策划) 构思过程构思过程的特征:由“浮想”到“深思”再到“收束” 赋形赋形 : 构思必须“有一个胚胎化的目标” ,才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活动” 。赋形即在心理上为“意态文” 勾划具体形态,对写作的体式、结构、语言以至每一个细节,做出大致的安排:或者是写详细提纲,或者 说形成成熟的腹稿,虚拟出成品的整体形态。 6新闻写作 1 新闻概述 2 消息 3 通讯 4 报告文学 7诗歌与小说、文艺评论与学术论文、剧本 8散文一、叙事散文:即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就“写

10、什么”而言,叙事散文和小说叙事散文和小说一样都要 写人和事,但二者在“怎么写”方面却是不同不同的。第一、叙事散文写的人和事是生活中存在的,不允许像 小说那样以生活原型为基础进行大胆的虚构。 第二、 叙事散文写人叙事, 是片段式的 “轻描淡写” 小中见大, 淡中寓浓,重神轻形。 二、言情散文:以抒发情感为主的散文。 言情散文和叙事散文言情散文和叙事散文都注重“情”字两者有时交叉在一起,难以分辨,但两者有区别区别。 1 言情散文的写作对象多为景物,叙事散文的写作对象主要为人和事 2 言情散文对景抒情,较为空灵; 叙事散文由事见情,较为平实。3 言情散文的审美追求是写出“情调” ,叙事散文则是写出“

11、情趣” 。 言情散文有两种形态:言情散文有两种形态:1 直抒式言情散文 2 寄寓式言情散文 三、明理散文明理散文:就“理”而言,它和议论文和议论文相近,但在具体写法上不同不同。 1 明从个案入手,形象说理;议论文则遵循逻辑规则,抽象理论 2 明融情入理,追求情与理的统一; 议论文冷静叙述,讲求认识精微和义理圆通 3 明崇尚“理趣” ,议论文推崇“以理服人” 。 散文使用了想象、联想、幻觉等形式参与构思,手法上,大量运用内心独白、象征、暗示、重复、比喻 等多种手法,文思活跃,文采生动,语言风格多种多样:含蓄与率真,严谨与潇洒,朴素与瑰丽,委婉与 豪放, 简约与繁复 散文的结构灵活多样。记人叙事采用时间结构,写景状物采用空间结构,抒发情 绪采用感情结构,论辩说理采用逻辑结构,内心思考采用联想结构,等等。这些结构形式有的是单一使用, 有的是几种混合使用,这就形成散文的篇章结构灵活多样。 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等各种表达方式,象征、变形、审丑、意识流等 现代表现手法,都可以灵活运用,可以以其中的任何一两种为主,也可以是几种方式方法综合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财务报表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