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语言的功能与陷阱》在线阅读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483442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5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蒙《语言的功能与陷阱》在线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王蒙《语言的功能与陷阱》在线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王蒙《语言的功能与陷阱》在线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王蒙《语言的功能与陷阱》在线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王蒙《语言的功能与陷阱》在线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蒙《语言的功能与陷阱》在线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蒙《语言的功能与陷阱》在线阅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蒙语言的功能与陷阱在线阅读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 :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所以人们研究文学时对语 言的问题会有很多的兴趣。我在这儿讲一点个人的体会,这些体会可能都非常粗浅,都是卑 之无甚高论,碰到真正的教授,特别是在座的还有语言学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可能让你们见 笑。希望你们包涵一点,我只是谈一点个人的体会。我先说语言的功能。语言的功能实 在是太大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劳动,劳动创造了人。我相信马克思主 义经典,他们提出这样的命题当然有他非常科学的根据,我就不仔细说了,因为当年我到中 央团校学习的第一章就是猴子变人, 而猴子变人就是劳动所起的作用, 恩格斯专门写过这

2、方 面的论述。但是我总是琢磨,语言在使人成为人上起的作用,好像不应该比劳动小。马克思 主义还有一个理论,说是因为劳动的需要促进了人的语言的发展。这是无疑的。反过来说语 言对人的社会生活,包括对劳动,它所起的作用也是不能低估的。这种作用实在是太大,使 你们觉得有没有比较充分的语言, 是人和动物的一个很鲜明的界限, 也是一种文明发达不发 达的一个非常鲜明的界限。 我从理论上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但是这是我始终心里憋着的一句 话,就是劳动创造了人。我敢不敢在这儿说,也是语言创造了人?我们能不能设想一个没有 语言的人类?我们能不能设想一个没有文字的发达的文化?以上讲的这些,算是绪论。 语言的最基本功能可

3、能不需要我细讲,就是它的表意和交流的作用。当然,据说其他的动物 也有类似语言的东西,欧洲还有马语家,专门能够和马对话。最近我在电视里看到什么地方 出现一个马的杀手,一个精神变态者专门杀马,为了破案,请了马语专家,和在现场的马来 交谈,来问杀手的长相是什么样。那么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故事。当然中国古代也有类 似的故事,但是起码马语没有人语这么发达。如果马语比人语还发达的话,那么今天王蒙这 个位置上的可能就是一匹公马了。 (笑声,掌声)我还常常想到,语言的记录与记忆的 功能。各种的事情都是一瞬间,所谓“俯仰之间已成陈迹”,原话是这么说的吗?成了陈迹以 后,当然会留下许多东西。当然有很多的变成了文

4、物,但是更充分的记载靠的是文字,而文 字记录的当然就是语言。 有时候我觉得这世界上什么东西都在迅速地消逝着, 那么我们看到 的,能够存留下来的呢?除了文物以外,就是文字,是文字的记录。我曾经写过一篇小 说1,叫做 8673 号,还是 5679 号,我已经忘了。这个小说就是写一个弄不清楚的事实, 这个事实的真相由不同的人提出来不同的版本,每一个人都提出一个“真相”,而且每一个人 都没有在有意识地撒谎, 但是你听完了以后你仍然不知道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很感 谢福建的评论家南帆先生,他写过一篇评论,说事件对于人来说本身是不可重复接触的,那 么人所接触的是什么呢,是文本,是各种的语言。比如第二

5、次世界大战,现在已经无法再经 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了,尽管还有文物,还有奥斯威辛集中营的遗址,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文 物,还有德国容克式战斗机残留的一些东西,但是我们接触的更多的是一些文字,如果没有 语言就没有记录,就没有记忆。一个活人失去了记忆,也就没有了身份,也就没有了自我, 也就没有了性格 ; 人类没有记忆也就没有文化积累, 也就没有进步。 这些都是不需要我讲的, 只是提一下。我觉得语言还有一种帮助思想、推动思想的功能,不但变成思想的符号, 变成思想的载体,而且变成思想的一个驱动力,成为激活思想的一个因素。我曾经很喜欢一 篇文章,是一个英国人写的文章,文章的题目叫做 : 作家是用笔思想,但是这

6、个作者的名字 我也忘了说明我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 所以没有一种谨严的治学和谈学问的作风, 所 以你们也只能姑妄听之。如果你们谁查出这篇文章来,告诉我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我会非 常的高兴,也可以付一定的劳务费用。 (笑声)他讲的就是作家思想的过程和写作的过 程是分不开的,并不是他想好了一切才能写作的,恰恰是只有在写作的过程中,他才使自己 的思想慢慢变得明晰,使他的形象慢慢变得鲜明,使他的故事开始找到了由头,从这个由头 发展到那个由头,从那个由头又和另外一条线发生了联系,我想他说的非常对。小时候 我很佩服那些作家,同时我老就想一件事,怎么这个巴尔扎克能写那么多东西啊,我想这个 巴尔扎克的脑袋得

7、多大啊,他的脑子比咱的礼堂还得大呀,否则他怎么能装那么多的故事、 那么多的人物呢。后来我才明白,巴尔扎克并不是说这些故事现成都装在他脑袋里的,脑袋 里装着四百多部故事,这是不可能的,这会累死的。巴尔扎克不停地生活、感受,头脑中就 不停地生发着各种各样的语言,这些语言编织起来,串起来,他从这一串又会引起那一串, 这中间有联想、有判断、有分析、有追忆、有比喻。比喻甚至于也不是事先就想好的。如果 事先都想好了,一般是不大可能的。在写作过程中,他的思想是慢慢地获得一种形式,慢慢 变得有一点明晰,又慢慢地产生新的困惑 ; 在写作的过程中,一个故事从开端,如果打一个 比喻,就像种棵树一样,初始的想法就像是

8、一颗种子。刚开始写的那几章,就好像在那儿松 土,播种,然后开始发芽,长出一支枝子来了,又长出另一支枝子来了,然后它的主干也长 得粗一点儿了,这个时候它又受到了风霜雨雪,或者是正面的,或者是反面的影响,它又发 生了一些变化,又否定自己等等。相反的,如果你不用语言来梳理你的思想,不用语言来生 发你的思想,不用语言去演绎你的思想,那么你的思想是不可能成熟起来的。即使是纯 粹的文字上的掂量,也会使人产生思想,推进、改变思路。我举过一个例子,比如说 “失败是成功之母”,推敲起来思想就会延展:第一,失败是成功之母,说明失败之后人会总 结经验教训 ; 第二,失败会不会是失败之母?应该说这也是可能的。就是说一

9、个失败会引起 一连串的失败,因为一失败以后就处于劣势,失败以后也影响了你的信心,因此失败成了失 败之母。那么反过来再说,成功是不是也可能成为失败之母?周谷城老先生2解放初期和 毛泽东主席谈话时就说过这层意思, 他说, 主席, 不但失败是成功之母, 成功也是失败之母。 还解释说 “有很多农民起义成功者, 成功以后骄傲了, 腐败了, 争权夺利, 最后成功导致失败”。 现在再回过头来说,成功也可以说是失败之母,那么成功会不会是成功之母呢?当然的,乘 胜前进,不是常常讲乘胜前进吗,一个成功连着一个成功。那么成功和失败互不为母,这可 能不可能呢?我想这个也很可能,赛球,我跟这儿赛,成功了,赢了,跟那儿赛

10、,输了,这 各有各的情况,中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成功、失败互相作用,无法预知,这是不是可能 呢?这也是可能的。就借着一个“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哪怕是做文字游戏,我们都可以使 自己的思想得到扩展,使它得到放射,使它得到升华。所以说语言和文字的作用多么大,它 对思想、对我们的认识能起多么大的影响。语言要讲语法,语法方面不是我的长项,所以我 不仔细说,说深了容易露怯。我想语法的许多东西和逻辑的东西是分不开的,语法的发达和 逻辑的严密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 所以语言的发展、 逻辑学的发展和思辨的发展有非常密 切的关系,可以说语言推动了思想和逻辑的发展。语言不仅仅有推动思想的作用,它还 有很强烈的煽

11、情的作用,它有形成、推动和发育人的感情的作用,以至于有些时候,我想不 清楚,究竟是语言形成了感情,还是感情形成了语言。比如说“神圣”这个词。我现在回想, 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带我到寺庙或者教堂里去,我体会不到任何神圣的感觉 ; 甚至于上初中 了,我上一个教会学校,唱赞美诗,也是一点神圣的感觉都没有,当然也没有反对的感觉。 但是后来我知道一个词,叫作神圣,神圣这个词开始在我的头脑当中起作用,在我的头脑中 生发,使我慢慢就有了神圣感,唱起国际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的 罪人!”(现在译成全世界受苦的人,我老觉得全世界的罪人特别的有感情,特别的带劲) 就产生了神圣感。再比如说思乡、乡

12、情,我现在也弄糊涂了,是我先有乡情,后认识乡和情 这两个字呢,还是我先认识了乡和情两个字,以及什么“乡情浓于什么什么”等各种关于乡情 的说法,还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这些东 西哺育了、孕育了、形成了、塑造了我的乡情?如果没有这些诗,我还会有那种乡情的感觉 吗?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情况,可以说不限于感情,而说是一种感觉吧,也和词语的影 响有关。我讲一个我现在绝对不用的词,我觉得这个词被用得太多了。但是我小时候学作文 的时候学的那时最爱读的一本书叫小学生模范作文选 ,上边印象最深的是“皎洁的月儿出 现在天上”。原来这月光我看着它也挺白乎乎的,有一种特殊的

13、感觉,跟别的都不一样,跟 馒头不一样,跟瓷碗也不一样,这叫什么我不知道,哦,原来这个叫“皎洁”。所以我现在一 看到月亮,我就觉得“皎洁”,我就有了一个皎洁的感受。但是因为人家用的太多了,我在写 作中就不能用了。甚至于美丽、幸福,都是如此。解放前没有“幸福”这个词,几乎没有人用 这个词。苏联人爱用这个词,苏联人整天讲幸福,幸福,这是幸福,朋友们,这是幸福。连 卓娅在牺牲的时候也说:“为了祖国和人民而牺牲,这是幸福。”英语一般用 happy、 happiness, 我老觉着跟中国的 “幸福”, 那个感觉不一样。 如果卓娅说 “为了祖国和人民而牺牲, 这是幸福”我觉得很庄严,如果她说“为了祖国和人民

14、而牺牲,这是 happiness”,那我觉得 somethingwrong(笑声,掌声) 。是的,词语在感情、感觉的形成上就是起这么大的作用。 我最近喜欢钻牛角尖, 所以反复琢磨这个语言文字的修辞作用。 我觉得人类文化的一个基本 的功能就是修辞,当然这是把修辞的意义从更宽泛的角度上来考虑。比如说求爱,甚至于说 求偶,这个不同的词,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含义,时代的差别太大了。比如说阿 Q 正传 里头, 阿 Q 曾经向吴妈求爱, 阿 Q 脑袋里想的是, 小孤孀, 小孤孀吴妈, 他的语言是什么呢, 突然他跪下了:“我们俩睏觉,我们俩睏觉。”这是阿 Q 的语言,他缺少修辞(笑声) ,他太 缺少修辞了。如果

15、是徐志摩呢(笑声,掌声) ,如果是徐志摩,他说“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也不必”什么了,就完全不一样了,其实他们干的是 (笑声)其实是 thesamejob,干得是一样的活。如果要是薛蟠呢,薛蟠我就不能引用了, 可是贾宝玉就不一样了,贾宝玉住在大观园里他写的那些诗(和薛蟠当然不一样) ,林黛玉 也不一样。所以修辞对于人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它起的一个文化的作用,这种修辞不仅仅 影响了人的语言,而且影响了人生活的一切一切。如果你在商店里买东西,因为某些原 因和售货员发生了冲突,这个时候你考虑一下修辞的问题,我相信你的表现就会得体的多, 会文明的多。如果你对待自己的孩子

16、,一件事非常震怒的时候,你考虑一下修辞的问题,我 觉得你的表现会更与大学的身份契合了。 所以修辞的功能这是一种文化的功能, 这是不可缺 少的,有修辞和没有修辞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到各个大学都讲,特别是对大学的男生们讲, 你们一定要关心文学,爱文学,一定要会修辞,将来你们怎么写情书呀,而如果你们情书写 的不好,你们爱情上是不可能成功的(掌声) 。同时我也要忠告所有女生,如果你们接到一 封情书,文理不通,语言无味,错字连篇,这样人的求爱根本不予置理。 (笑声)语言 有很多的心理功能,它本身就是一种释放,就是一种渲泻,就是一种追求心理平衡的手段。 因为人有语言,他有一种诉说、一种倾诉的要求,他愿意把自己的感受使别人也知道一点。 契诃夫不是有一个小说嘛3,马车夫太难过了,他的痛苦是没有别人愿意听他的诉苦,所 以他就把他的所有的苦恼都讲给了那匹马, 这是很有意思的。 我还看过我很喜欢的美国的一 个小说家,约翰奇佛他的女儿苏珊奇佛写的回忆,她爸爸死后她写的文章。她一上来就写, 在我小的时候,我爸爸告诉我,有什么特别不高兴的话,就到一个房间里去跪下来,祈祷一 会儿,这个当然对于很多宗教徒来说是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