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学院基于网络的大学生社交行为研究.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4455328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7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学院基于网络的大学生社交行为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昆明学院基于网络的大学生社交行为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昆明学院基于网络的大学生社交行为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昆明学院基于网络的大学生社交行为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昆明学院基于网络的大学生社交行为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明学院基于网络的大学生社交行为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学院基于网络的大学生社交行为研究.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网络的大学生社交行为研究杨正涛,赵泽金,于思宇,安震(昆明学院 信息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4)摘 要社交网络源自网络社交,网络社交的起点是电子邮件。互联网本质上就是计算机之间的联网,早期的E-mail解决了远程的邮件传输的问题,至今它也是互联网上最普及的应用,同时它也是网络社交的起点。BBS则把“群发”和“转发”常态化,理论上实现了向所有人发布信息并讨论话题的功能。BBS把网络社交推进了一步,单纯的点对点交流成本降低,推进了点对面交流成本的降低。即时通信和博客更像是前面两个社交工具的升级版本,前者提高了即时效果和交流能力,后者则体现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信息发布节点开始体现出越来

2、越强的个体意识。因为在时间维度上的分散信息开始可以被聚合,进而成为信息发布节点的“形象”和“性格”,比如从RSS、flickr到最近的YouTube、Digg、Mini-feed、Twitter、Fexion、Video-Mail都解决或改进了单一的功能曲线。它们是丰富网络社交的工具,随着网络社交的悄悄演进,一个人在网络上的形象更加趋于完美。这时候社交网络出现了。 百度百科社交网络2003兴起于美国,2005年传入国内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喜爱,基于六度分离理论的社交网络诞生以来迅速发展繁荣,并吸引了大批的用户。其社交用户主要是学生。这是近年来在国内兴起的一个新兴话题,学术界在这方面虽然有一些研

3、究成果,但还是不足。因此,研究网络社交给该群体带来的影响变得尤为重要。关键词:网络、大学生、社交行为。目录第一章:绪论31.1 研究意义31.2 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现状31.3 研究目的51.4 创新点5第二章 社交网络62.1 社交网络的概念与特点62.2 社交网络的发展史6第三章:当代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行为表现及影响83.1 研究方法与内容83.2 调查研究结果93.2.1 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基本情况:93.2.2 详细调查结果:93.3研究结论163.4 应对措施16结语17参考文献18第一章:绪论1.1 研究意义社交网络在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已经有了很大的网络市场,在它占据的网络市

4、场中也体现了一些商业价值和政治价值。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站,最终总结出社交网络集群行为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指出不足并且给予建议。通过对社会上已发生的案例进行分析,得出网络集群行为对大学生思想潮流的引导,并能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提供决策依据。1.2 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现状查阅的文献显示,我国对社交网络的研究起始于2006年2月,此时是我国第一个社交网站“校内网”刚刚兴起的时候。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能向群2006年2月发表了题为SNS: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化回归一文,文中他提出了社交网络的最大价值源于其真实性。“SNS的出现撼动了物理实在与虚拟实在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在Web1.0或者门户时代

5、,用户常常只是一个ID符号,而基于Web2.0的SNS却能以拓展用户的真实实际交际圈为特色,用户以鲜活的姿态出现。”能向群.SNS: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化回归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130-131厦门大学的陈卉在2009年研究分析了社交网站流行的原因,她指出社交网络吸引网民、走红网络的原因有二:“(1)相对真实,摆脱虚拟束缚。SNS最大的亮点是以现实社会关系为基础,人们在SNS真实的人际交往模式下,相互传达的信息真实可靠,网络摆脱了虚拟形态下的束缚。(2)管理边界,实现社会穿透。 ”陈卉.社会性网络服务(SNS)流行原因分析J.新闻世界,2009,5:114-115同

6、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刘文娟和袁文芳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SNS人际传播特征。“(1)交流主体-传播主体真实性回归。(2)传播符号-多样性以及高度分享的微博内容还原了现实人际传播的信息特点。(3)传播内容 -微内容的生产与传播是现实人际交往的空间移植。(4)传播情景-情景可塑性还原了真实的交往情景。社交网站由于交互双方的教育背景、社会地位、兴趣习惯等特点对传播质量有影响的社会因素公开,社会情景得到较好的还原。”孙鹤.网络互动社区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分析以校内网研究为例J.科技咨询导报,2007,24:150大学生热衷于社交网络活动,这一现象引发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并将研究重心放在大学生与社交网络的联

7、系上。有研究的学者发现以校内网为代表的校园社交网络之所以受到中国大学生的欢迎,是因为它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友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孙鹏,经过研究指出了校园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即“大学正是大学生心理趋于成熟的时期,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直接交流趋于减少,人际关系淡化,则会引起大学生与社会分离,造成现实人际交往的矛盾与错位,而校内网的人际交流方式增加了现实交往因素。”学者朱峰和吕伟针对大学生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成本、人际交往范围、人际交往内容、人际交往组织发展等方面都影响。吕伟,朱峰.校园SNS时代青年网络社会人际交往行为透视

8、以校内网现象为例J.青少年研究(济南),2009,(3):25-29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的王秩通过对大连理工大学大一至大四年级的本科生作了关于校园社交网站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大学生与校园社交网络的紧密联系是由大学生特定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心理特点决定的。 王秩.校园SNS网站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东南传播,2008,11(51):85-86附件:关于社交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社交行为影响的调查问卷各位同学,你好:随着网络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全面而深刻地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密不可分的媒介和手段,而与之相应的网络素养自然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随着Facebook、twitt

9、er、人人网等社交网络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成为社交网络的忠实粉丝。但是,在大家使用的过程中,却有很少人能注意到这一大众平台对于我们年轻群体在各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改变。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查,获知大家使用社交网络的的一些习惯、经验和感受,从而更加深入地分析社交网络对大家的意义与影响,更好地了解信息时代中国青年的网络心理。本次调查问卷采取匿名填写方式,其中的任何问题也没有对与错之分,所有数据仅用于本次学术研究。你只需在问题背后的选项打钩即可。在此,深深感谢你的理解与支持,帮助我们顺利完成这次调查活动。第1题:你所处的年级是:你所在的学院是:您的性别是:A. 男 B. 女第2题:您使用

10、社交网络的时间大致已有年了A. 1年以下 B. 1-3年 C. 3-5年 D. 5年以上第3题:您是如何接触到社交网络的?A.同学、朋友的主动推荐 B.通过网络广告的宣传 C.无意中看到好友在使用D.自己在网络上偶然发现 E.其他第4题:您是在何种原因的驱使下使用社交网络的?多选题A.自己很新奇,主动尝试一下 B.在朋友、同学的大力推荐才开始使用 C.看到大家都在用,也就随着用了 D. 为了更方便的联系同学好友才使用 E. 为了通过社交网站拓宽人际面 F. 为了更方便的了解到某些信息和动态 G.其他第5题:您每天花费在社交网络的时间大概有多久?A. 0-0.5小时 B. 0.5-1小时 C.1

11、-2小时 D .2-3小时 E. 3小时以上第6题:您登陆社交网络的平均频率为多少?A.每天一到两次 B.每天三到五次 C.每天五到十次 D.说不清,有时间就会登陆 E.几天登陆一次 F.偶尔登陆几次 G.其他第7题:您觉得社交网络的哪些功能对于您最有帮助并经常使用呢? 多选题A.结交新朋友 B.关注已有好友动态,保持密切联系 C.参与在线游戏及趣味应用 D.阅读学习心得、考试攻略等知识性文章 E.了解新闻时事 F.发布信息,组织各类活动 G.关注各类幽默故事、新奇趣闻 H.其他第8题:您是否感觉使用社交网络曾影响了您预定的作息安排?A. 完全没有,反而帮我获得了许多有用信息 B.有时控制不住

12、自己,偶尔耽误了某些事情C.有时控制不住自己,偶尔耽误了某些事情 D.其他第9题: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无法保持原有的登陆频率,您的感受是:A.非常不自在,难以接受 B.会感到不舒适,但可以接受 C.一开始无所谓,但长时间之后会感到不适D.已很久不使用,没感觉 E.其他第10题:您通常如何对待社交网络上遇到的各种类型的消息分享和转发?A.只围观不传播 B.对喜欢的内容有选择性的转发 C.看到别人在转自己也就转了,没考虑太多 D .其他第11题:对于转发的内容,您是否曾主动去别处搜索查找以证实其可靠性?A.从没考虑过 B.没有查询,但会先判断一下是否可信才转发 C.仅偶尔对部分内容查询证实才转发D.

13、如果未经证实不会轻易转发 E.其他第12题:您通常如何评判在社交网络平台传播和转发的新闻和言论?A.完全可信 B.大部分可信 C.不好说,自己也常常感到矛盾 D.不太可信 E.绝不可信 F. 会受自己某些观点的影响去相信部分内容 G.只相信自己查询证明过的内容 H.其他第13题:您与社交网络上的陌生人的接触情况是怎样的?A.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接受对方的请求,也会主动向对方发出邀请B.有针对性和选择地接受一部分请求和发出好友邀请C. 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接受对方的申请,但很少或不会发出邀请D.只是有针对性和选择地接受请求,很少或不会发出邀请E.通常不怎么接受别人的请求,但会主动发出好友邀请F.既不会接

14、受请求也不会主动发出邀请G.其他第14题:如果您主动接受或发出对于陌生人的请求,是出于何种原因?( 多选题A.出于好奇希望进一步了解某人 B.兴趣爱好相同 C.结识更多的朋友,多一条倾诉和交流的途径 D.拓宽人际面,以便日后相互帮助 E.随机发出邀请或接受请求而已,没想那么多 F.其他第15题:如果您拒绝别人的好友请求或很少发出好友邀请,是出于何种原因? 多选题A.安全防范 B兴趣爱好不合 C.不习惯适应接触陌生人 D.反感对方 E.感觉已认识足够多的好友,不想花费太多精力 F.其他第16题:您是否感觉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您的交际面?A.是 B.说不清,可能有一定帮助 C.没有 D.其他第17题

15、:您认为在社交网络中的虚拟友情与现实生活中的友情是否有不同之处?A.没有不同之处 B.本质上是相同的情感,其他差别不大 C.说不清楚,二者各有不可替代性D.有很大不同 E.完全不同 F.其他第18题:如果您认为不同,那么请针对社交网络方式来说二者的不同体现在哪些方面?多选题A.可靠性高 B可靠性低 C交流程度高 D 交流程度低 E谈论话题范围更广 F谈论话题范围更小 G.交友范围宽 H交友范围窄 J感情更深厚 K 感情浅 L其他第19题:您觉得社交网络对于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社交行为等方面的影响是什么样的?A.特别积极的影响,感到十分快乐、自信、开朗,更加愿意和别人接触并收获了许多知识和信息B.有一定积极影响,感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快乐和满足并收获了一些东西C.中性地,没有什么过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