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绘画教程(课堂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4454516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绘画教程(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生绘画教程(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生绘画教程(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生绘画教程(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生绘画教程(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绘画教程(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绘画教程(课堂PPT)(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艺术的和谐,2,客观世界中的景物绚丽多彩,调色板上色彩变化无限,但如果将其归纳分类,基本上就是两大类:一类是原色,红黄蓝;另一类就是混合色,由红黄蓝三原色以不同比例混合调配产生,也称为间色。用间色再调配混合的色,称为复色。 从理论上讲,所有的间色、复色都是由三原色调和而成(见图4)。 (白色作为无彩色系在颜料的应用中也应看成是一种颜色。),看看你了解多少,3,色彩学中把颜料中的红黄蓝称为原色。原颜料纯度最高,但是颜色在经过调配混合后,其纯度就明显降低,调配得越少,就越混浊不透明。许多色彩学家认为把三原色混合,就会形成纯度低、明度差的黑浊色,笔者在试验中将三原色等量混合后发现,虽不像是黑浊色

2、,但确实是明度较低的深灰色。 间色是由两种原色混合调配而成。,4,如果把三原色称为第一次色的话,间色就可以叫第二次色。如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这橙、绿、紫便是间色。当然间色不止就这三种,如果两种原色在混合时各自所占分量不同,调和后就能形成较多的间色。色彩学家戴维弗兰德先生所设计的色轮中,就能清楚地表明这一点(见图5)。,5,色彩间的关系,一.颜色之间的互补关系(对比关系)与邻近关系是学习色彩的又一重要问题。色彩学上称间色与三原色之间的关系为互补关系。意思是指某一间色与另一原色之间互相补足三原色成分。例如,绿色是由黄加蓝而成,红色则是绿的互补色,橙色是由红加黄而成,蓝色则补足了三原

3、色;紫色是由红加蓝而成,黄色则是紫的互补色。如果将互补色并列在一起,则互补的两种颜色对比最强烈、最醒目、最鲜明: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是三对最基本的互补色(对比色)。在色轮中颜色相对应的颜色是互补色,它们之间的色彩对比最强烈。,6,邻近色与同类色,7,8,而邻近色则正好相反,邻近色之间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朱红与桔黄,朱红以红为主,里面略有少量黄色;桔黄以黄为主,里面有少许红色,虽然它们在色相上有很大差别,但在视觉上却比较接近。在色轮中,凡在60度范围之内的颜色都属邻近色的范围。见彩图:,9,它主要指在同一色相中不同的颜色变化。例如,红颜色中有紫红、深红、玫瑰红、大红、朱红、桔红等等

4、种类,黄颜色中又有深黄、土黄、中黄、桔黄、淡黄、柠檬黄等等区别。这些同类色变化多样,千姿百态,在色彩训练中,如果我们能够根据需要调配出更多、更丰富的同类色,那我们的色彩表现力就会越来越强。如果你能热练地区别和调配出几十种不同的绿色,那么在风景写生时你就能随心所欲地表现出大自然中不同绿色的变化,而不会只用一种单调的绿色去画。表现其它物体也是如此。个人掌握的词汇越多、越丰富,那么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越强、越精彩,绘画也是同样。所以熟练地掌握同类色的变化,并能随心所欲地调配出来 。,10,11,色彩的构图,色彩构图,狭义上讲就是色彩布局。各种色彩在空间位置上的相互关系必须是有机的组合。 它们必须按照

5、一定的比例,有秩序、有节律地彼此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互呼应,从而构成和谐的色彩整体,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是色彩构图的必然法则,表现色彩的多样变化主要靠色彩的对比,使变化和多样的色彩达到统一,要靠色彩的调和。,12,1色彩的均衡,我们在观察一幅完整的图案时,各种色块的分量将会在人们视觉中的垂直轴线两边起作用。如同一色彩以中轴线为准线,左右两侧的色量不能取得平衡时,那么,在人的视觉中将感到不安定。色彩的平衡,其原理与力学上的杠杆原理颇相似。在色彩构图时,各种色块的布局应该以画面中心为基准向左右、上下或对角线作力量相当的配置。,13,比如说:在一片灰绿底色上一件灰绿色衬布,右面是一个深绿色大西瓜,左面

6、有一小牙切开的红瓤瓜瓣,这么看来,右面深绿色西瓜虽大虽重,但它与背景是调和的,即对视神经刺激不强烈,而左面的一小牙西瓜虽小,虽亮,但它在灰绿色的画面中十分跳跃,醒目,这时它就成了重量。,14,再如图36:画面下1/3是绿草地,上2/3是深绿色山林,右面草地上有一白色大帐篷,左面有一穿桔色裙子小姑娘,如果按前面讲的深底亮色为重量,这就不对了,桔色虽小,又比白色暗些,但它与绿色成对比色,对比强烈,而且帐篷是静的物,人是动的物,这时动的物又成了人们注目的分量。,15,16,2色彩的呼应 任何色彩在布局时都不应孤立出现,它需要同种或同类色块在上下、前后、左右诸方面彼此相呼应。 (1)局部呼应:如在一黑

7、底上,点上一个红色点,这个挣扎着的红色点被大片黑色包围,似乎有被吞噬的危险。虽然它仍顽强地存在着,但却在整个画面中给人以窒息的感觉。这时就需要再增加几个红点与它相伴,这种局面就被打破了,这也就是同种色块在空间距离上的呼应关系。但这些点的分布需考虑疏密关系,不能平均距离,也就是要考虑到疏密关系。一个点落入画面,就是一个音响,许多点的落入就会产生许多音响,而这些音响有疏密、快慢和休止之分,自然散撒的那种节奏关系在画面中构成一种美的节奏,这是人为的排列所达不到的自然节奏。新疆地毯很注意内外色彩的呼应,即大地的颜色必须用来做最外层边色,图案在整个色底上布局,这就是内外呼应关系。,17,(2)全面呼应:

8、色彩的全面呼应方法是使各种色彩混入同一种色素,从而使各色间产生内在的关系,它是构成色调,也就是色彩倾向性的重要方法(如果用旋转盘作空间混合可以明显看出)。南京云锦的妆花“三晕”,配色法是色彩全面呼应的范例:水红银红配大红(各色中都含红),葵黄广绿配石青(各色中含青),藕荷青莲配紫酱(各色中含青莲),玉白古月配宝蓝(各色中含蓝),密黄秋香配古铜(各色中含黄)。这也是传统的“倾向性”调子。,18,色彩和面积的关系,色彩构成中,色彩面积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色彩意向的传达。例如红色,当它的用色面积只占画面的20%时,在作品中起到了点缀作用(如图1)。,19,如果用色面积占到90%时,那给人的感觉大不相同。如图2,20,我们谈到主色调,在这里用色面积大的颜色就是所说的主色调。在一个作品中所用的色调不变,只改变各种色调作占的比例,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色彩效果。 下面看看几张图片:,21,广阔的大海 占大部分面积,22,23,作业,仔细观察这组景物的冷暖倾向,和所存在的邻近色和同类色的细微差距; 大脑中要对画面有充分的理解,并能说出其中各个色彩关系; 认真的思考怎样构图才能将画面做的更饱满,有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