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上传人:vip****66 文档编号:144446347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既包括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的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一般的教学方法应该有以下的几种: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训练和实践法、合作学习法、示范模仿法、强化法、实验法、练习法等。 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 。如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掌握学习教学策略、情境陶冶教学策略、示范模仿教学策略;再如建构主义中的自主学习策略包括: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自我反馈式教学策略、基于Internet

2、的探索学习策略;还有协作式教学策略包括: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和伙伴等。还有探究型教学策略等等。(1)策略是比较宏观的,而方法是较为微观的比如选择一门课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安排知识内容体系,这就属于宏观的教学策略。根据这一教学策略我们可以选择较为细致。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怎样讲解某个概念,怎样介绍某篇课文的作计等。(2)它们共同的一点是:都与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关系密切。了解和掌握适用于不同学科、不同学习者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很有帮助的。(3)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情况下,教学策略体现于教案和教师在课堂上的发挥。在设计自动化教学系统时,则要把这些总体的

3、考虑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任务的安排和教学的交互活动设计中,并且软件来实现。教育论文: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1【论文参考网 - 教育学论文】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结合信忠技术课程学科的特点主要从对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驱动、目标完成、目标评价、对整个教学过程总结完善五个方面,探讨信忠技术课程常规教学的新模式。即五步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认知即信息加工的主

4、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和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凋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由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根据日常的教学经验,本文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五步教学模式:学习者分析一目标驱动一目标完成一目标评价一总结完善 1学习者分析 所谓学习者,即学生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态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分析与了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1学生的年龄特征 年龄

5、特征是指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典型心理特征,不同的心理特征是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重要依据例如: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处在7l3岁左右,基本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取游戏的方法,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初中、高中的学生基本处在l42O岁左右的年龄段。论文论文参考网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逻辑思维占主要方面,因此,在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强调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探索中完成知识的获取 12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即个性在心理学上,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

6、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方面,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对学习来讲有比较大的影响的个性主要有:动机与兴趣、智力与认知方式、性格与气质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共性与个性,要以共性为主体,也要考虑到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方法等 13学生的初始能力 学生的初始能力是指学生已经具备的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特定的知识时。已经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教学内容的认知和态度要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水平,合理地安排教学任务,既不能让学生感到很轻松,也不能让学生感觉到很难要让学生“翘一翘脚”才能学到 2目标驱动

7、所谓的目标驱动,即让学生带着目的和任务去学习,将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隐含在一个或几个目标中,学生通过对教师所提出的目标进行分析、讨论,明确要学的知识,分清哪些是学过的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完成目标的方法。从而学到新知识。达到既定教学目的教学目标的提出和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和核心,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目标要有层次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现有水平和个体差异,大体上从以下三个层次设计教学目标:第一,基本目标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的目标,也是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在这个阶段基本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按照教师演示的方法完成即可在

8、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完成教学目标第二,提高目标只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只给出具体的目标,简单地进行说明提示,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独立完成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实际应用能力,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第三,开放目标教师不给出具体的任务与目标,完全由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目标,自己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能够从中了解学生学习的程度和存在的问题 22要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保存信息和利用信息为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

9、候,除了考虑到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充分地联系到相关学科的知识,联系到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上来,而不能单纯是简单的计算机操作 23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学过的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合理地过度。要让学生分清楚 楚哪些是学过的知识,哪些是新知识,让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既不能感到很难,也不能感到很容易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既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又轻松地学到新的知识 3目标完成 教学目标一旦确定,先不要急于让学生去完成目标,而是先指导学生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理清问题的整体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大体方法比如: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几个子目标,逐个解决引领学生先进入学习

10、的情境中去,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解决问题一般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31自主学习教学法 自主学习教学法,即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目标。充分词动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不断尝试成功与失败过程中来体会正确认知的艰辛与成就感论文论文参考网32小组协作教学法 小组协作教学法,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的能力、兴趣等差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在分组时要注意将能力强与能力弱、兴趣广泛与兴趣单一的学生合理地搭配,以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互相取长补短,彼此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33框架式教学法 框架式教学法,指教学应围绕和结合当前的学习主题,按照

11、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在框架中如同建筑工人一样。由低逐渐向高处攀登,也就是由最初的教师较多的指导逐渐过渡到学生的自主控制,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4情境式教学法 情境式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创设与真实事物类似的问题情境,呈现真实的目标与任务及相关的案例,尽可能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情境中,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主动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目标的选择和开发在教学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强调学生通过独立和合作探究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4目标评价 目标评价,即教学目标评价它是以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为最根本的评价标准,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

12、评价标准,调动一切高效可行的手段,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评价,并给以相应的价值判断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要打破传统单一评价主体,要侧重多元评价主体以及形成性评价和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对教师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参与程度、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根据实施教学目标评价的时机不同,可以分为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formativeevaluation)和总结性评价(summativeevaluation) 41教学前的准备性评价 准备性评价,又称诊断性评价,是为了使教学适合于学习者的需要而在一门课程和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教学背景及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

13、、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进行的评估 42教学进行中的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因而可据此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43教学结束后的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5总结完善 总结完善是教师在结束整个教学目标完成以后,既要组织学生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对于本节课或本教学单元的教目楚形成一个或几个最佳的解决方案,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知识系统性、逻辑性、完整性的认识,并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以便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通过总结,教师也可以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从而判断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是否需要对教学做进一步的改进,以及为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提供参考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教学整体出发,根据教学的规律原则而归纳出的包括教学形式和方法在内的具有典型性、稳定性、易学性的教学样式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上述提到的只是在实际教学中认为较好的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