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88条)

上传人:vip****66 文档编号:144446136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88条)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88条)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88条)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88条)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88条)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88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88条)(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正文共3625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日前,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是对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全国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首次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基本内涵、基本框架、基本要求,从保障学生平等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6大方面,明确了学校的主要管理职责,共涉及22项管理任务、88条具体内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基本内容一、保障学生平等权益1.1保障学生平等入学权利1、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数育行政部门相关规定,落实招生入学方案,公开范围、程序、时间、结果,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统安排,做好进城务

2、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工作。2、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或升学考学生平等试,不以各类竞赛、考级、奖励证书作为学生入学或升学的依据。不得提前招生、提前录取。3、实行均衡编班,不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编班过程邀请相关人员参加,接受各方监督。4、实行收费公示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免费的规定。1.2建立控辍保学工作机制5、执行国家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利用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做好辍学学生标注登记工作,并确保学籍系统信息与实际一致。防止空挂学籍和中途辍学。6、严格执行学生考勤制度,建立和完善辍学学生劝返复学、登控辍保学记与书面报告制度,加强家校联系,配合政府部门做好辍学学工作机制。7

3、把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作为控辍保学的重点任务,建立健全学习帮扶制度。1.3满足需要关注学生需求8、制定保障教育公平的制度,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不让一名学生受到歧视或欺凌。9、坚持合理便利原则满足适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需要,并为其需要关注学习、生活提供帮助。创造条件为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建立资源教室,配备专兼职教师。10、为需要帮助的儿童提供情感关怀,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寄宿、乘坐校车、营养改善需求,寄宿制学校应按政府购买服务的有关规定配备服务人员。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1提升学生道德品质11、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学生守则,坚持立德

4、树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12、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让学生熟记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物b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13、统筹德育资源,创新德育形式,探索课程育人、文化育学生道德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多种途径,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14、把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认真组织开展评价工作。15、建立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将德

5、育工作经费纳入经费年度预算,优化德育队伍结构,提供德育工作必须的场所、设施。16、根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依据相关学科课程标准,落实多学科协同开展法治教育,培养法治精神,树立法治信仰。2.2帮助学生学会学习17、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18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9、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20、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2.3增进学生身心健康21、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将心理

6、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建设指南建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科学开展心理辅导。22、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开足并上好体育课,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使每个学生掌握至少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配齐体育教师,加强科学锻炼指导和体育安全管理。保障并有效利用体育场地相设施器材,满足学生体育锻炼发展需要。23、 建立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经常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每年举办全员参与的运动会。24、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定期开展学生体检和体赝健康监测,重点监测学生的视力、营养状况和体质健康达标状况,及时向家长反馈。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及体质体能健

7、康状况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5、科学合理安排学校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课间和必要的课后自由活动时间,整体规划并控制各学科课后作业量。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时间。26、保障室内采光、照明、通风、课桌椅、黑板等设施达到规定标准,端正学生坐姿,做好眼保健操,降低学生近视新发率。2.4提高学生艺术素养27、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开设书法课。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艺术教育选修课程,培养学生艺术爱好,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一项艺术特长。28、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数和学校班级数配备艺术教师,设置艺术教室和艺术活动室,并按照国家标准配备艺术课学生

8、艺术程教学和艺术活动器材,满足艺术教育基本需求。29、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艺术活动,因地制宜建立学生艺术杜团或兴趣小组。30、充分利用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利用当地文化艺术场地资源开展艺术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与社会艺术团体及社区建立合作关系。2.5培养学生生活本领31、贯彻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学生提供劳动机会,家校合作使学生养成家务劳动习惯,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32、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利用各类综合实践基地,多渠道、多种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寒暑假布置与劳动学生生活本领或社会实践相关的作业。33、指导学生利用学校资源、社区和地方资源完成个性化作业

9、和实践性作业。三、引领教师专业进步3.1加强教师管理和职业道德建设34、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建设,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促进教师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师立德树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和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35、教师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衣着整洁得体。36、严格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收受学生或家长礼品,不从事有偿补课。37、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教师岗

10、位设置、职称评聘、考核评价和待遇保障机制。落实班主任工作量计算、津贴等待遇。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8、关心教师生活状况和身心健康,做好教师后勤服务,丰富教师精神文化生活,减缓教师工作压力,定期安排教师体检。3.2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39、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熟练掌握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水。40、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校本教研,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说课、评课等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敦学能41、落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制订班主任队伍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班主任学习、交流、培训和基本功比赛,提高班主任组织管理和教育能力。42推动教师阅读工作,引导教师学习经典,加强

11、教师教育技能和教学基本功训练,提升教师普通话水平,规范汉字书写增强学科教学能力。43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和现代数育装备应用能力,强化实验教学,促进现代科技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3.3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44、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制订教师培训规划,指导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计划,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45、按规定将培训经费列入学校预算,支持教师参加必要的培训,落实每位教师五年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要求。46、引进优质培训资源,定期开展专题培训,促进教研、科研与培训有机结合,发挥校本研修基础作用。47、鼓励教师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展教研活动,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4.1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

12、程48、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严格遵守国家关于教材、教辅管理的相关规定,确保国家课程全面实施。不拔高教学要求,不加快教学进度。49、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地方、学校、社区资源条件,科学规范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编制谋程纲要,加强课程实施和管理。50、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每学期组织一次综合实践交流活动。51、创新各学科课程实施方式,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引导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52、定期开展学生学习心理研究,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个别化学习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进课程实施和教学效果。4.2实施以

13、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53、定期开展教学质量分析,建立基于过程的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统筹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环节,主动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及时改进教学。54、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5、创新作业方式,避免布置重复机械的练习,多布置科学探究式作业。可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布置分层作业。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得以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4.3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56、对照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指标体系,进行监测改进教育教学。57实施综合素质评价,重点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发展情

14、况。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做好学主成长记录,真实反映学生发展状况。58、控制考试次数,探索实施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依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确定考试内容,对相关科目的实验操作考试提出要求。命题应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注重加强对能力的考察。考试成绩不进行公开排名,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4.4提供便利实用的教学资源59、按照规定配置教学资源和设施设备,指定专人负责,建立资产台账,定期维护保养。60、落实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加强图书馆建设与应用,提升服务教育教学能力。建立实验室、功能教室等的使用管理制度,面向学生充分开放,提高使用效益。五、营造和谐美丽环境5.1建立切实可行的

15、安全与健康管理制度61、积极借助政府部门、社会力量、专业组织,构建学校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形成以校方责任险为核心的校园保险体系。组织教职工学习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落实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62、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学校师生人身安全、食品饮水安全、设施安全和活动安全。使用校车的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校车安全管理制度。63、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防和应对不法分子入侵、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落实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的有关要求。5.2建设安全卫生的学校基础设施64、配备保障学生安全与健康的基本设施和设备,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等相关要求。学校教育、教学及生活所用的设施、设备、场所要经权威部门检测、符合国家环保、安全等标准后方可使用。65、定期开展校舍及其他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校舍安全隐患要及时向主管部门书面报告。66、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按要求配备专兼职卫生技术人员落实日常卫生保健制度。67、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和安全,卫生教育宣传橱窗,定期更换宣传内容。5.3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安全健康教育68、落实中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