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5章 第1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配套训练 新人教必修3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445941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5章 第1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配套训练 新人教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5章 第1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配套训练 新人教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5章 第1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配套训练 新人教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5章 第1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配套训练 新人教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5章 第1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配套训练 新人教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5章 第1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配套训练 新人教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5章 第1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配套训练 新人教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下图,回答13题。1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黄河流域的有 ()A宁、陕、晋、川、鲁 B甘、宁、陕、晋、豫C青、甘、宁、内蒙古、豫 D新、青、陕、晋、豫2图示区域内全国性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 ()西气东输北煤南运南水北调西电东送A B C D3下列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中,有利于改善输入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工程是 ()西气东输北煤南运南水北调西电东送A B C D解析第1题,西气东输工程从新疆向东穿过9个省(市、区),其中位于黄河流域的有甘、宁、陕

2、、晋、豫五省区,西气东输工程不经过内蒙古、山东、青海。第2题,图示区域显示的全国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西气东输、北煤南运、南水北调和西电东送。第3题,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分别向东部输入天然气和电能。天然气、电能都属于清洁能源,可减少CO2的排放量。答案1.B2.D3.D2010年7月8日,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投入运行。据了解,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投运后,每年可向上海输送32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最大输送功率约占上海高峰负荷的三分之一,可节省原煤1 5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3 000万吨。读下图,完成45题。4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 ()A黄河上游的水电

3、B红水河流域的水电C长江中上游的水电 D我国西南地区的火电5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的意义是 ()A利于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输电,同时保护了土地资源B缓解我国长三角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改善了当地环境质量C解决沿线广大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减轻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D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改变东部地区能源少的问题答案4.C5.B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7关于我国西电东送工程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加速新疆的经济发展C减轻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D促进沿线地区相关基

4、础设施的建设解析第6题,乙线路的调出地区为晋陕蒙地区,该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调出的电力以火电为主。第7题,西电东送工程没有涉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故选B。答案6.B7.B2010年9月27日,“穿越号”盾构机历经720个日夜、4 250米的掘进,顺利到达黄河南岸。至此,全长19.3千米的中线穿黄上下两条隧洞全线贯通,这是穿越黄河重大施工节点的攻克。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回答810题。8穿黄隧道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包括 ()建设资金短缺工程设备缺乏隧道较长地质条件复杂A B C D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小需开挖新河道,增加了工程量污染严重,水质差穿越黄河要

5、建穿黄隧道 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A B C D10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能缓解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D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解析第8题,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对基础设施及重大工程建设的投入较大,资金较充足;由材料中所给信息可知,穿黄隧道利用“穿越号”盾构机来建设,故选A。第9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越的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因而冬季可调水量较小;中线工程需要开挖新河道,工程量大,同时穿越黄河时还要建隧道。第10题,大量调水,会减小汉江水量,从而减轻汉江下游

6、的防洪压力;盐碱化是由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上升引起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海河流域影响不是很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促进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答案8.A9.B10.D2011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和化工行业管理办公室透露,我国传输天然气的又一条能源“动脉”西气东输三线(西段)即将开工建设。按照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建设计划,这一管线西段(新疆霍尔果斯宁夏中卫)将于2012年投产,东段(宁夏中卫广东韶关)预计2014年投产。届时,三条西气东输管线将与陕京一、二线以及川气东送管道共同组成国内横贯东西、纵穿南北的综合天然气管网。据此回答1113题。11西气东输三线工程

7、输送的天然气将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要气源地的是 ()A中亚 B南亚 C西亚 D乌克兰12有关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的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工程建设路线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B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是建设该工程的主要原因C线路途经地区能源十分短缺D城市分布是影响该工程管道干线与支线布局的重要因素13有关该工程建设积极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B改善沿线地区主要城市的大气环境C完全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 D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解析第11题,西气东输二线和三线工程输送的天然气主要来自中亚的哈萨克斯坦。第12题,该工程只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二、第

8、三级阶梯,故A错;开发西部,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拉动内需都是建设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原因,故B选项不全面;西气东输三线工程途经的黄土高原地区,能源十分丰富,故C错;该工程在建设时,尽可能经过我国的一些能源短缺或消费结构不合理的城市,改善这些城市的能源状况,故城市分布是影响该工程管道干线与支线布局的重要因素,故D正确。第13题,该工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的能源紧张状况,但不能完全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答案 11.A12.D13.C(2012南京模拟)川气东送项目,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工程。它包括1条主干线、1条支干

9、线和3条支线,其中南京支线起于安徽宣城,止于江苏南京。随着一期工程的完工,南京冬季的“气荒”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缓解。下表为我国常规能源消费结构表。据此回答1415题。我国常规能源消费结构(%)表年份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197870.722.73.23.4200066.124.62.56.8200769.420.03.47.214.关于川气东送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项目的优势在于市场广阔 B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C明显改善四川省大气环境质量 D川气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15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其主要原因是 ()A天然气具有高效、安全、清洁的特点 B省级政府之间

10、有良好的合作关系C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 D江苏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和国际市场接轨解析第14题,川气东送项目会带动管线建设与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川气东送项目的目的地是上海、南京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改善的是以上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川气在一定程度上能优化输入地的能源消费结构,但并不会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第15题,江苏的常规能源缺乏,社会经济发展快,对能源的需求量大是导致江苏成为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的目标市场的主要原因。答案14.A15.C二、综合题(共40分)16据新华网2009年10月18日报道,继试点移民搬迁任务完成之后,丹江口库区大规模移民将于近期启动,目前第一批移

11、民安置对接工作已基本完成。南水北调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也是中国继三峡工程后最大的移民迁安工程,河南、湖北两省丹江口库区共需搬迁33万人。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工程按规划建成后,将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相互连接,从而构建起“四横三纵”的中国水利地理版图。结合下图回答相关问题。(20分)(1)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2)跨流域调水是利用水循环和水平衡的原理来调节水资源的_分布不均。(3)从上图可以看出,南水北调中线与东线调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除此之外,与东线相比,中线方案的有利因素还有哪些?(4)根据下图分析,北方_季节缺水,长江_季最适宜调水。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

12、异?(5)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还必须同时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自然原因:华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小;降水集中在夏季,雨季短,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工农业发展较快,人口众多,需水量大;水污染、浪费严重;缺少水资源综合利用措施。(2)地区(3)最大区别:中线基本上是自流输水,而东线穿越黄河前则要逐级提水。有利因素:水源稳定,水质较好。(4)冬季夏在长江干流上修建水库,调节长江流量的季节变化。(5)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率。17(2012广东广州模拟)从1993年开始,我国逐步成为世界最主要石油进口国。预计2050年将达到50%。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能源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是大势所趋。我国石油(原油)资源区域间的流动是区域资源调配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我国各区域石油资源平衡类型图。材料二我国石油资源流场分布图。(1)在我国石油资源平衡类型中,石油资源生产省区一般属于_的类型,而石油资源的消费省区则属于_的类型。(2)我国石油资源总体分布格局具有_的特点,因此,我国石油资源最主要的流动方向是_。(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