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4~19课.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4440516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4~19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4~19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4~19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4~19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4~19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4~19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4~19课.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十四课 英国工业革命一、珍妮机的发明1、含义:工业革命也较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有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2、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为加速生产力发展扩展了新的空间。(根本原因)市场的扩大导致对商品需求的急剧增长。(直接原因)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积累了大量资金。农业经营商业化并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3、时间:18世纪60年代4、开始部门:棉纺织业5、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二、瓦特与他发明的改良蒸汽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技术发明,也是人类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空前飞跃)1、工厂与工场的区别: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

2、工场以劳动为基础。2、蒸汽机的改进和使用: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被用于纺织部门。3、改良蒸汽机的意义: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这是人类对自然能源的利用史上第一次革命,是一次从手工劳动到大机器生产的质的飞跃。)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三、火车的诞生1、交通工具进步的原因: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人们开始设法利用蒸汽机推动交通工具。2、蒸汽轮船的发明:美国人富尔顿、1807年、“克莱蒙号”3、火车机车的发明:英国人史蒂芬孙、1825年、“旅行者号”4、火车发明的作用: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

3、利,加速城市化发展进程。5、工业革命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6、工业革命的影响:生产力: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格局: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生产关系: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7、工业革命创造如此巨大的生产力对我们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一名青年学生,要刻苦学习,积累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8、工业革命的

4、特点:首先发生在英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开始于轻工业部门,发明机器大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9、工业革命的性质: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革命。10、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中国被逐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开始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第十五课一、罪恶的“三角贸易”1、时间:新航路开辟后2、殖民扩张国家: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3、背景:西方殖民

5、者野蛮的屠杀政策造成美洲劳动力短缺。奴隶贸易获利丰厚。4、原因: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列强开始进行殖民扩张的殖民掠夺。种植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种植园主买进非洲黑人。欧洲一些人看到黑奴贸易有利可图。(直接原因)欧洲(出发点 )非洲美洲最先开始:葡萄牙最大:英国奴隶三角贸易示意图枪支、杂物金银、工业原料中程出 程归 程(近代史上的“三角贸易”不是一般的正当贸易,其实质是罪恶的奴隶贩运。“三角贸易”中的出程是手段,中程是实质,归程是目的。)5、三百多年的“三角贸易”对欧洲、美洲和非洲分别带来了什么影响?答:对欧洲:聚敛了巨额财富,加快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经济繁荣。(资本原始积累指的是资

6、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和货物资本积累的过程)对美洲:黑人奴隶为美洲的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对非洲:失去大量人口,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带来种族歧视,阻滞其文明的发展。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1、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过程:17 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它相继打败了对手 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称“日不落帝国”。2、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扩张:沿海据点内地扩张抢掠财富3、殖民掠夺对英国的影响:英国人利用在印度及其他地方的殖民掠夺抢来的财富,发展国内经济;同时,这些殖民地也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

7、步刺激工业的发展,促使英国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4、评价欧洲殖民活动所带来的后果: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冲击了落后地区的旧思想、旧体制。三、评价“三角贸易”和殖民掠夺:西方殖民者的“三角贸易”和殖民掠夺是卑鄙的、血腥的,是建立在亚非拉人民痛苦之上的罪恶行为,由于它的罪恶,造成了亚非拉地区长期的贫困、落后,虽然它在历史上有过积极的一面,但这是次要的。 第十六课 一、印度民族大起义1、背景:英国侵占印度三分之二的土地。英国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反英情绪高涨。2、经过:时间:1857年1859年;起义地区:印度中心地区的许多地方;领导者:封建王公3、意义:印

8、度民族大起义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4、性质:印度人民反英的民族起义5、影响:震撼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迫使英国不得不改变殖民政策(撤销东印度公司);英国的工业资本开始大量涌入,客观上导致印度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进一步唤起印度民族的觉醒,积累反殖民斗争的经验,在印度民族独立斗争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声援了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独立斗争。6、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统一的领导中心7、对章西女王的评价: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杰出女英雄。二、拉美独立战争1、爆发原因:新航路开辟以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并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当地土生白人也对殖民统治下的掠

9、夺深为不满。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2、经过: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主力构成:印第安人、黑人、土生白人;领导人: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和圣马丁(被誉为”祖国之父”)3、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南北国家联合作战4、性质: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5、影响:赶走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者,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鼓舞了殖民地人民。6、取得胜利的原因:独立战争的正义性;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正确的政策和措施;人民群众长期艰苦奋斗;拉美人民互相支援、团结联合。7、胜利的根本原因:联合作战。 第十七课一、

10、英国的宪章运动1、爆发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日趋尖锐2、目的: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3、时间:18361848年。4、内容: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 5、特点:是欧洲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运动,6、性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7、失败的根本原因: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8、特点: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9、政治纲领(奋斗目标):人民宪章10、性质(意义):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里程碑(性质:国际无产阶级

11、共产主义者同盟)1、背景及前提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一些优秀的思想家在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开始思索改造社会的方法。前提条件:阶级条件-工人运动的兴起理论条件优秀思想家的精华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实践条件-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工人运动,将经验上升为理论2、标志:1848年,德意志人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内容: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4、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

12、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5、意义(影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6、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使社会主义最终由理论变为现实奠定了思想基础;迫使资产阶级不得不改变统治策略,提高工人的待遇,完善资本主义统治制度。三、巴黎公社(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1、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卖国,对内镇压人民,最终巴黎人民起义。2、经过:起义开始: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起义爆发。人民选

13、举产生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失败:5月21日至28日,“五月流血周”发生。3、性质: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代表工人阶级利益,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4、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后人。5、国际歌的创作:词作者:欧仁鲍狄埃;曲作者:狄盖特;影响:在全世界广泛传唱开来,成为一首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意义:一百多年来,不同肤色的劳动者用不同的语音,用同样的旋律,唱着这同一首歌,为改变自己命运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第十八课 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1、原因:根本原因: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种植园经济

14、这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 矛盾的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导火线(直接原因):林肯当选总统2、过程:战争的爆发: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转折点: 1862年,林肯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a作用:宅地法的颁布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大大激发了人民反对南方奴隶主战争的积极性;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使南方大量黑人奴隶逃亡,参加北方军队作战,为北方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条件。b内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宅地法规定凡是美国公民,只要交10美元手续费,就可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土地,连续耕种5年后,这块土地就成

15、为他的私有财产。)结束:1865年4月,北方军队攻占南部联盟“首都”里士满,北方赢得了战争的胜利。3、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4、意义:南北战争捍卫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对林肯的评价: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是领导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还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了黑人奴隶,为推翻奴隶制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来看,林肯政府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为美国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6、林肯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奋斗自强、不惧挫折,关心人民疾苦,平等、正直、仁爱,民主的思想,热爱国家,顾全大局,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统一。7、启示:a民族的独立、国家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