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流派对于国际合作及相关制度观点的比较.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4440437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大流派对于国际合作及相关制度观点的比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大流派对于国际合作及相关制度观点的比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大流派对于国际合作及相关制度观点的比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大流派对于国际合作及相关制度观点的比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大流派对于国际合作及相关制度观点的比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大流派对于国际合作及相关制度观点的比较.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大流派对于国际合作及相关制度观点的比较读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心得国政1001 何长天 20104108【摘 要】近年来,结构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三种体系理论开始呈鼎足之势,既成为西方国际政治学理争论的焦点,也形成了国际政治学的学统主体,本文将以秦亚青教授的著作权力、制度、文化中的主要观念为基础,对三大流派关于国际合作的不同观念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三大流派的主张有一个更明晰的认识。【关键词】现实主义 自由主义 建构主义 国际合作 国际制度【正 文】权力、制度、文化是秦亚青老师的一本论文集,虽然内容较为全面概括,但对于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宏线作出较为明晰的介绍论述是其一大特色。本文将

2、结合本书内容,并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从国际合作和相关制度层面对三大流派进行比较,作为对于本书学习的总结。正如秦老师提到的,现实主义认为冲突是国际政治的根本特征,合作是有限的、脆弱的、不可靠的;新自由主义认为冲突虽然是国际体系无政府性的产物,但冲突是可以抑制的,国际社会成员可以创造条件,达成合作;建构主义则认为,国际合作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国家可以造就一种从根本上就趋于合作的国际政治文化。(1) 现实主义1 合作的条件 基于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的分析比较,新现实主义得出的结论是笼罩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对于合作是非常不利的。武力的合法使用得不到规范的结果就是国家的安全没有保障,而国家的这种不安

3、全状态,使它们对于合作首先关注的是获益的分配情况。出于对对方实力增加将来对自己不利的担心,各国一般不愿意进行合作。处于这种考虑,国家之间进行合作的情况只能发生在安全得到保障或尽力追求安全的时候。其认为,国家实现合作的条件有两个:(1)在追求均势时(2)有霸权国提供安全和秩序等公共物品时。新现实主义显然认为对国家最具诱惑力的还是维持均势。而国际合作是维持均势的基本手段之一。大国为了维持均势,会分别寻找盟友并与之合作,尽力维持与其他几强的均势局面。除此之外,新现实主义也认为如果国际社会中存在一个集权力量,那么国际合作也将比较顺利。2 合作思想现实主义理论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马基雅维利关于人性恶的观点的

4、影响因此看待国际合作的视角较为悲观,其认为国际政治的本质是冲突,因而合作现象是建立在国家追求权力本性需要的基础上的,现实主义认为实现权力均势的过程可以有效的促进国际合作的发生。从摩根索的叙述中也可以看出:一个世界中,维护和平与安全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社会力量的自我约束机制,它在国际舞台上表现为各个国家的权力斗争,即权力均衡。现实主义认为国际合作的又一思路是霸权能有效促进国际合作,其来源是霸权稳定论。一种观点认为霸权国是通过其经济能力促使国际合作发生;而另一种观点则强调霸权国的强制力导致国际合作,霸权国家为了增进本身的利益,凭借其强制力,用其主导的国际机制来强迫其他小国支付一定的代价来参与国际机制,

5、从而维护其霸权地位。例如,如果用现实主义的观点看待北约的存在并东扩,其是美国力量发挥作用,是大国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冷战后北约已经成为美国控制欧洲挖角与军事政策的工具,北约东扩是源于美国实力的发展,东扩可以形成大西洋新的安全网络,构筑新欧亚安全体系。3相关国际制度 现实主义对国际制度的研究可以从古典现实主义和“新现实制度主义”两个阶段。 古典现实主义者很少直接提到“国际制度”这个词,他们更多谈论的是国际组织和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从本性上说,国家总是急于摆脱国际法的约束,并把国际组织当成是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 20世纪70、80年代,“新现实制度主义”开始崭露头角,这是现实主义关于国际制度

6、重要性研究的一个高潮。国家之间不完全是零和博弈的游戏,只要相对优势能够维持,国家愿意进行有限的合作,国际机制就是为这种合作服务的。然而,虽然国际制度有一定作用, 但始终不能摆脱依附于权力结构的“干预性变量”地位。他们指出,在权力政治的现实中, 往往是大国凭借自己的权力把国际制度作为一个“既成事实”强加给小国迫使其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这样,小国的利益反而会因为它们加入国际制度而受到损害。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制度所起到的作用反映并加强权力,同时提供权力表演的舞台。(2) 自由主义1合作的条件在新自由主义看来,阻碍国际合作的并不是无政府状态,而是信息、欺骗等中间环节。新自由主义认为,共同利益并不是国际

7、合作的充分条件,国际合作是一个政策协调过程。“通过政策协调过程,当行为者将它们的行为调整到适应其他行为者现行的或可预料的偏好上时,合作就会出现。” 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国际合作的阻碍因素包括:(1)行为者对行为结果的预期;(2)世界政治中信息和沟通的障碍;(3)交易成本;(4)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国际机制能消除这些障碍。所谓国际机制,是指特定国际关系领域的一整套明示或默示的原则、规范、规则以及决策程序。首先,机制一旦建立起来,就扮演着建立法律责任模式的功能;其次,机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合法谈判的交易成本,增加了非法谈判的交易成本;第

8、三,机制还可以提供相对客观准确的信息,降低不确定性。 而驱使各国遵守机制的原因同样有三个方面。(1)机制的建设性功能是其得以建立、保持的最根本原因;( 2)破坏机制的成本太大;( 3 )为保护自己是声誉,国家也不会轻易破坏机制。2 合作思想自由主义者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其国际合作思想则较现实主义要乐观。虽然自由主义跟现实主义一样也认为权力的分配是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自由主义提出权力分配决定的体系结构不能对国家的行为做出满意解释,体系进程最重要的标志是国际组织、国际规制和国际惯例的国际制度。自由主义学者认为,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会导致国际合作的发生,而国际合作又反过来加深了彼此的依存度。实际

9、上,自由主义者是愿意看到国家主权衰落的,寻求通过多边主义超越权力政治、狭隘的国家利益以及从根本上超越民族国家本身的方法,倡导世界民主和庆祝国际相互依赖。例如在筹建东南亚十国共同体过程中,曼谷宣言规定,凡赞成东盟的宗旨的东南亚国家都可入盟。这种合作的成果是促进了亚太地区多极化格局;维护了东南亚地区的稳定;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显著作用;在地区安全机制的形成中发挥主导作用;东盟奉行的亚洲方式在国际社会中产生了积极影响。总结来看,自由主义的国际合作思想是围绕“动态进程”展开的:其一是国际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程度的不断加深;其二是国际机制的设立得到不断的完善。在自由主义学者看来,冷战后北约存在的原因是已

10、经成为美国控制欧洲挖角与军事政策的工具,北约东扩是源于美国实力的发展,东扩可以形成大西洋新的安全网络,构筑新欧亚安全体系。联盟是一种安全制度,北约没有消失是制度的力量发挥作用,北约利用既存程序和体制应对新的挑战。3 相关国际制度基欧汉指出,制度作为一个独立于权力结构的“自变量”,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其促进国家间合作和促使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的功能上。在相关论述中,“信息不足”与“背叛动机”是导致集体行动难题的主要原因。解决难题的对策就是建立制度。制度凭借其提供信息和阻止背叛的功能降低交易费用、增加透明度,帮助国家克服“短期背叛的诱惑”,从而把国家的期望汇聚到“长期合作的考虑”上来。国际制度可以促

11、进“全球治理”是自由主义国际制度观点一个新的理论增长点。它强调在不同的问题领域内,通过在全球、区域、国家、次国家等不同的层次建立各种类型的国际制度来解决全球公共问题。其实,自由主义认为国际制度具有促进全球治理的重要功能,与建构主义强调国际制度通过建构作用来进行全球治理具有某种程度的融合。毕竟,对于国际行为体来说,作为多层治理手段的国际制度不仅包含了利益共赢的因素,而且不可避免地带有观念共享的成分。(3) 建构主义1合作的条件建构主义主要从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来分析国际合作条件的。在众多国际合作的条件中,最具有决定力的是合作文化的产生和内化,其次是国家的自我约束。国家之间是否合作, 很大程度上由国

12、家的初始行为和对方的回应态度所决定。要想顺利推进国际合作,前提条件是有国家首先采取合作行为。而要想使合作文化长期保存下去,所要做的是尽量将这种文化内化。建构主义认为合作文化会在三个等级上得到内化。(1)行为体在外力的威胁下,被迫遵守规范;(2)行为体在利益的驱动下,遵守规范;(3)行为体认为规范具有合法性,从而自愿、主动地遵循规范。国际合作成功进展的第三个条件是国家的自我约束。在建构主义看来,以朋友关系为标志的康德文化最有利于合作的产生和发展。合作意味着给予别人的需求同自己的需求同等重要性,但这两者之间往往存在冲突。在此层面上来说,自我约束是集体身份和友好关系的最根本基础。2 合作思想建构主义

13、学派把国际合作理解为一种社会关系,此学派认为国际社会结构决定国际合作的发生与否,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国际关系理论范式,对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国际合作思路提出质疑。在建构主义看来,只有建立在国家自律、互信和集体认同基础之上的国际合作才是牢固的,才具有最高意义上的合法性。国际合作只能依赖于认同以及行为者的观念在重塑行为体中的重要意义。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国际合作的发生是一种文化、一种观念现象, 是“观念的分配”。温特认为,当国家彼此友善时, 它们之间合作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选择作为盟友, 彼此间的合作是自然的;如果作为对手,彼此就处于不安全状态,而难以或无法合作。此外,建构主义则认为:以认同从建构制度

14、的社会实践中发展出来,在共同体内每一参与者都能很好地理解、认知其他参与者,那么,即使建构制度的潜在力量和利益发生了转移,制度仍能继续存在。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看,北约代表一种安全文化,是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的多元安全共同体,公民自由和政治权利是共同体的安全身份。北约把它们的构成价值和规则授予成员国家和社会,东扩是为了促进这一地区的自由价值,和平和多边主义。3 相关国际制度在建构主义看来,国际制度重要性的主要表现制度的规范基础。而所谓规范是指行为体共同持有的关于彼此适当行为的稳定预期和共有信念。国际制度既具有通过相应组织和机制形式表现出的实体性,又有汇聚行为体期望的主体间性,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

15、行为体之间的一种共识,这一点对理解国际制度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是有相当启发意义的。(4) 小结 现实主义认为国际合作和相关制度是国家权力对比和博弈后的妥协产物,因此现实主义认为国际制度和国际合作仅限于联盟理论。自由主义则认为是各国本身具有的合作动机而产生,国际制度解决了集体行动困境,增加了各国相互依赖和国际互信,国际制度的成熟和完善是国际安全的重要保证。自由主义认为国际制度不能独立存在,必须有实际载体来保证其行动力。新自由主义提高了国际制度的地位,认为国际制度本身存在“内在逻辑”,合作一旦展开就是制度本身在发挥作用且存在合作惯性。建构主义认为国际制度是洛克文化的产物,国际制度对国家的规范作用是洛克文化的三种内化程度决定的。国际制度使各行为体的某一次合作逐渐发展为承认这种机制的合法性和建构自己身份的功能促进国际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