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重点突出) .

上传人:Si****n 文档编号:144435930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重点突出) .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重点突出) .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重点突出)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重点突出) .(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液与溶解度(知识点复习)知识点课题1 溶液的形成知识点一、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只能是一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不会分层。3、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

2、溶剂,量少的为溶质。5、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溶液名称 溶质 溶剂石灰水 氢氧化钙Ca(OH)2 水H2O盐酸 氯化氢HCl 水H2O碘酒 碘I2 酒精C2H5OH6、溶解时的热现象:吸热 (如硝酸铵) 温度不变(如氯化钠) 放热(如氢氧化钠、浓硫酸)7、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有:加热(或升温)搅拌(或振荡)将固体研成粉末8、 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说明物质分子之间

3、有间隔) d、由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为单个分子、离子,肉眼不可见,也不阻碍光线透过,所以溶液透明,注意透明和无色是两个概念。e、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知识点二、乳浊液与乳化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静止后会分层。2、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3、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悬浊液静置后易沉淀,乳浊液静置后易分层。知识点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3、区分浓溶

4、液与稀溶液的标准是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注意:a、饱和与不饱和是相对的,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b、物质A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继续溶解A,但是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比如等等。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溶液中,饱和溶液最浓。e、饱和与不饱和之间的转化(改变溶质、改变温度、改变溶剂),注意氢氧化钙的特殊性。 知识点四、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2、数学表达式:溶质质量分数() =3、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

5、百分数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当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不止一种时,其中某溶质的质量分数,应是这种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比。4、关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具体情况若溶质全部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直接利用上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若溶质虽不与水反应,但没有全部溶解,则溶质质量只计算溶解部分,未溶解部分不能参与计算。若溶质溶于水时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就为反应后的生成物了。若溶质为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后,其溶质的质量就不包括结晶水的质量。因为结晶水合物溶于水

6、时,结晶水就转化为溶液中的溶剂了。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量筒、托盘天平、药匙、胶头滴管实验步骤:计算、称量(对固体溶质)或量取(对液体物质)、溶解、装瓶,贴签。以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为例说明。(1)计算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所需要的:蔗糖质量:50g5%2.5g,水的质量:50g2.5g47.5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2.5g蔗糖倒入烧杯中,近似认为水的密度为1g/cm3,用量筒量取47.5mL水。(3)溶解把量好的水倒入盛有蔗糖的烧杯中,用玻琉棒搅拌,加速蔗糖的溶解。(4)装瓶,贴签把配好的溶液

7、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溶液的名称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7、分离可溶物与不溶物时,可用过滤的方法。步骤: 溶解:将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 不溶物残留于过滤器中,可溶物存在于滤液中。 蒸发:将滤液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发至有较多量固体析出,停止加热。知识点五、物质的溶解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意义:例:在20时氢氧化钙Ca(OH)2的溶解度为0.165克,表示的意义为:20时氢氧化钙Ca(OH)2在100克水中溶解0.165克后,就达到了饱和状态。2、溶解度曲线: 影响

8、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外界因素是温度,内在因素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将溶解度与温度的对应关系表现在直角坐标系中,则得到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的涵义。如图有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C物质溶解度曲线坡度大,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B物质溶解度曲线坡度小,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往右上升,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物质溶解度曲线往右下降,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t1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CBAt3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P点意义: t2时,A、C物质溶解度相等。3、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CO2气体从水中逸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气压减少而减小;人喝了啤酒(或饮料)后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4、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结晶,固体物质结晶通常有两种方式。 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的物质蒸发的方法(如上图中B物质) 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物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如上图A物质)。5、结晶法分离混合物、适用范围:结晶法适用于两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其中一种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另一种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比较小(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操作步骤:配制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物质(硝酸钾)的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