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7编号高中生物必修二实验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4434569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9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87编号高中生物必修二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787编号高中生物必修二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787编号高中生物必修二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87编号高中生物必修二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87编号高中生物必修二实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实验一:性状分离的模拟 P6实验一:性状分离的模拟 P6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 甲乙两个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雌雄生殖器官 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雌雄配子 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升值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3、用具:3、用具:小桶 2 个,分别标记甲、乙;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各 20 个,一种彩球标记 D,另 一种彩球标记 d;记录用的笔和纸。 4、方法步骤:4、方法步骤: (1)甲、乙两个小桶内放两种色彩的小球各 10 个,并在不同色彩的球上分别标有字母 D 和 d。甲桶上标记雌配子,乙桶上标记雄配子 (2)混合小球分别摇动甲、乙

2、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 (3)分别从两个小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记录下两个小球的字母组合,这 表示雌配子与雄配子随机结合成合子的过程。 (4)重复实验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放回原来的小桶,摇匀后,再按上述方法重复做 50100 次 (重复次数越多,模拟效果越好) 。 (5)统计小球组合统计小球组合为 DD、Dd 和 dd 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并记录下来。 (6)计算小球组合计算小球组合为 DD、Dd 和 dd 之间的数量比值是多少。 5、考点提示:5、考点提示: (1)选择小球大小要一致、质地要统一、抓摸时手感要相同,以避免人为误差。 (2)选择盛放小球的容器最好采用小桶或圆

3、柱形容器,而不要采用方形容器,以便摇动小球时 能充分混匀。 (3)桶内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D、d 基因的小球必须 1: 1,且每次抓出的两个小球必须统 计后各自放回各自的小桶,以保证机率的准确。 (4)不要看着桶内的小球抓,要随机去摸,且顺便搅拌一下,以增大其随机性,用双手同 时去两个桶内各抓一个。 (5)记录时,可先将 DD、Dd、dd 三种基因型按竖排先写好,然后每抓一次在不同基因型后 以“正”字形式记录。 (6)每做完一次模拟实验,小球放回后要摇匀小球,然后再做下次模拟 实验二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固定装片P21实验二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固定装片P21 1、目的要求:通过观

4、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 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2、材料用具: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 3、方法步骤: (1)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和精细胞。 (2) 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后期的细胞, 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4、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选择材料 : 动物的睾丸睾丸(精巢) ,植物的雄蕊雄蕊(花药)不宜选择动物的卵巢,植物的雌 蕊。 (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的细

5、胞) (2)睾丸(精巢)中的精原细胞,卵巢中的卵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形成体细胞,也 能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 。 5、讨论: (1)如何判断视野中的一个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还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答:观察是否有同源染色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相比,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的不同点是什么?末期? 答:MI中期:同源染色体整齐排列在赤道板;M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MII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 ; MII后期:着丝点分裂 实验三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P88实验三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P88 1

6、、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 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方法步骤: (1)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 ,诱导培养36h。 (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3)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制片方法一样) (4)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注意辨认哪些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3、现象: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7、. 4、讨论: (1)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答:都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分配到细胞两极 (2)可供选择的实验材料是 : 洋葱(2n=16)、大葱(2n=16)、蒜(2n=16)、蚕豆(2n=12)。实 验中应先培养出根再低温诱导处理,因为未生出根前进行低温处理不利于其生出不定根。 实验四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P91实验四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P91 目的要求:1.初步学会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病的方法。 2.通过对几种人类遗传病的调查,了解这几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 原理 : 显性遗传病具有世代相传的特点,隐性遗传病一般隔代出现。常染色体

8、遗传病与性别 无关,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交叉遗传,隔代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的特 点。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世代相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的特点。 方法: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 上)等。 3.如果调查某病的遗传方式,则要对患病的家族群体进行调查统计。 4.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分组调查,汇总数据,统一计算。 步骤: 组织问题调查小组 确定课题 分头调查研究 撰写调查报告 汇报、交流调查 结果。 某种遗传病的 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 计算公式: 发病率 = 100% 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 讨论: 1、可

9、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工作,小组成员也可以分工进行调查。具体程序是:成 立调查小组, 选好组长确定调查课题制作调查记录表实施调查活动撰写调查报告 汇报、交流调查结果。 2、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 近视(600 度以上)等,调查时要详细询问,如实记录;不搞重复调查;对某个家庭进行调 查时,被调查人员之间的血缘关系必须写清楚,并注明性别。 3为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 ,小组调查的数据,应在班级和年级中进行汇总。 4、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要在人群体中随机抽样调查人群体中随机抽样调查,计算公式:某种遗传病 的发病率 = 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100% 5、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患者家系中调查,并绘制遗传系谱图。先分析、 确定基因的显隐性,再落实基因的位置(常染色体、性染色体) ,最后判断其遗传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