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植树问题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4422850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植树问题知识点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植树问题知识点总结:植树问题:植树问题公式:直线植树: 距离间隔 +1 = 棵数 四周植树: 距离间隔 = 棵数植树问题测试卷 一、解答题1.有一条长1250米的公路,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25米栽一棵杨树,园林部门需运来 棵杨树苗?2.在一条绿荫大道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15米坚一根电线杆,共用电线杆86根,这条绿荫大道全长 米.3.红领巾公园内一条林荫大道全长800米,在它的一侧从头到尾等距离地放着41个垃圾桶,每两个垃圾桶之间相距 米.4.在一条长2500米的公路一侧架设电线杆,每隔50米架设一根,若公路两端都不架设,共需电线杆 根.5.在一条公路上每隔16米架设一根电线杆,不算路

2、的两端共用电线杆54根,这条公路全长 米.6.红领巾公园一条长200米的甬道两端各有一株桃树,现在两棵桃树之间等距离栽种了39株月季花,每两株月季花相隔 米.7.学校召开运动会前,在100米直跑道外侧每隔10米插一面彩旗,在跑道的一端原有一面彩旗还需备 面彩旗?8.在一条长50米的跑道两旁,从头到尾每隔5米插一面彩旗,一共插 面彩旗?9.街心公园一条直甬路的一侧有一端原栽种着一株海棠树,现每隔12米栽一棵海棠树,共用树苗25棵,这条甬路长 米?10.街心公园一条甬道长200米,在甬道的两旁从头到尾等距离栽种美人蕉,共栽种美人蕉82棵,每两棵美人蕉相距 米.11.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300米

3、,每隔5米栽种一棵柳树,需要树苗多少株?12.一个圆形水池周围每隔2米栽一棵杨树,共栽了40棵,水池的周长是多少米?13.一个圆形养鱼池全长200米,现在水池周围种上杨树25棵,隔几米种一棵才能都种上?14.明明要爷爷出一道趣味题,爷爷给他念了一个顺口溜:湖边*分外娇,一株杏树一株桃,平湖周围三千米,六米一株都栽到,漫步湖畔美景色,可知桃杏各多少?答 案一、填空题1. 此题是植树问题中植树线路不是封闭的一种,并要求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全长、棵数、间隔三量之间的关系是:棵数=全长间隔长+1全长=间隔长(棵数-1)间隔长=全长(棵数-1)只要知道其中两个,就可求出第三个量.1250是全长,

4、25是间隔长求棵数,列式是:125025+1=50+1=51(棵).答:需运来51棵树苗.2. 此题与题1类型相同,所求不同.15是间隔长,86是棵数,求全长.列式是:15(86-1)=1585=1275(米)答: 这条绿荫大道全长1275米.3. 已知全长800米,棵数是41个,求间隔长.列式是:800(41-1)=80040=20(米)答:每两个垃圾桶相距20米.4. 此题是植树问题中植树线路不封闭的一种,并要求植树线路的两端都不植树.那么全长、棵数、间隔长三量之间的关系是:棵数=全长间隔长-1全长=间隔长(棵数+1)间隔长=全长(棵数+1)只要知道其中两个,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2500米

5、是全长,50米是间隔长,求棵数.列式是:250050-1=50-1=49(根)答:共需电线杆是49根.5. 此题与题4类型相同,所求不同.已知间隔长16米,又知棵数54根,求全长.列式是:16(54+1)=1655=880(米)答:这条公路全长880米.6. 此题与题4类型相同,所求不同.已知全长200米,棵数39株,求间隔长.列式是:200(39+1)=20040=5(米)答:每两棵月季花相隔5米.7. 此题是植树问题中植树线路不封闭的一种,并要求植树线路的一端要植树.那么全长、棵数、间隔长三量之间的关系是:棵数=全长间隔长全长=间隔长棵数间隔长=全长棵数只要知道其中两个,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6、.100米是全长,10米是间隔长,求棵树.列式是:10010=10(面)答:还需准备10面彩旗.8. 此题也属于植树问题中植树线路不封闭的,并要求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与题1类似,但又要求在线路的两旁,而不再是一侧.解法一:505+1=10+1=11(面)先求出一侧的,再求两旁.112=22(面)答:一共要插22面彩旗.解法二:把线路两旁转化成一侧.502=100(米),1005+1=20+1=21(面).在转化成一侧时,有两棵重叠了,所以还需加1.21+1=22(面)答:一共要插22面彩旗.9. 此题与题7类型相同,所求不同.已知间隔长12米,棵数是25棵,求全长.列式是:1225=300

7、(米)答:这条甬路长300米.10. 此题与题8类型相同,所求不同. 解法一:82棵是甬道两旁的,先求出一旁栽的棵数.822=41(棵),再求间隔长.200(41-1)=20040=5(米) 答:每两棵美人蕉相距5米. 解法二:可以把两旁转成一侧.2002=400(米),转化成一侧后两棵美人蕉重叠,所以共植82-1=81(棵),再求间隔长,400(81-1)=40080=5(米) 答:每两棵美人蕉相距5米.二、解答题11. 此题是植树问题中植树线路是封闭的一种.在圆、正方形、长方形、闭全曲线等上面植树,因为首尾相接,两端重合在一起.所以全长、间隔长、棵数三量之间的关系是: 棵数=全长间隔长 全

8、长=间隔长棵数 间隔长=全长棵数 只要知道其中两个,就能求出第三个量.已知全长300米,间隔长5米,求棵数.列式是:3005=60(株) 答:需要树苗60株.12. 此题与题11类型相同,所求不同.已知间隔长2米,又知棵数40棵,求全长.列式是:240=80(米) 答:水池的周长是80米.13. 此题类型与题11相同,所求不同.已知全长200米,棵数25棵,求间隔长.列式是:20025=8(米) 答:隔8米种一棵才能都种上.14. 由顺口溜可知,植树线路是封闭的,所以棵数与间隔数相等.共栽桃树杏树30006=500(棵).由于“一株杏树一株桃”,所以桃、杏的棵数相等,都是5002=250(棵)

9、. 答:桃树、杏树各250棵.公路中间有一条绿化带,现在要在绿化带中种一行树,怎么种呢?出示题目:这条公路全长1000米,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两端不种”的规律;棵树=段数+1在一条长2000米的路的一侧种树,每隔10米种一棵(两端不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10、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浅谈小学数学植树问题“加1”法的误区关键词: 植树问题 加1法 间距中点法 探究 内容摘要:一直来,求直线形植树问题和求圆形植树问题的解法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同样长度的植树段,同样的植树间距,直线形的要比圆形的多植一棵树。你对此有异议吗?“间距中点”法回答了这个问题。以人教版为例吧,义务教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关于植树问题的解法,归纳为:直线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要多1(教材117页题1);圆形植树棵数等于间隔数,也就是不必加1(教材

11、122页题4)。众所周知,一些点拉紧了可成为直线,封闭了可围成圆形等,同样长度的植树段,由于图形不同,植树棵数的确不相同吗?为什么一定要“加1”或“减1”呢?“加1”或“减1”的理由确实充分吗?实践让我产生了对“加1”法和“减1”法的疑虑。一、“加1”法在实际应用中显不足请看下列例题分析:例1:A楼与B楼之间有条60米的通道,计划在该通道一侧每4米种植一棵梧桐树,可种多少棵梧桐树?解:604+1=16(棵)答:可种16棵梧桐树。分析:每4米一个间隔,共15个间隔,实际只能种15棵树。如果按照“加1”法计算要种上16棵,则两端点必须各种上1棵,那么,植树人务必拆去A楼与B楼的墙体了,这显然是脱离

12、实际的。为了解决类似问题,教材(118页题2)采用间隔数“减1”的方法弥补,即: 解:604-1=14(棵)然而,用“减1”法解本题,虽然树栽下了,但少栽了1棵树。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绿化面积的浪费,而且,这样忽而“加1”(两端都栽),忽而“减1”(两端都不栽),难免会使小学生产生难以捉摸之嫌。甚至连命题者自己也会觉得麻烦,须在题后注上“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等说明。另一方面,这些少不了的题后注释也不利于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例2:有条长3000米的村道,计划在靠小溪一侧每隔10米种植1棵银杏树,该植树项目平均承包给三户农户完成,平均每户农户种多少棵?解法一:(按两端

13、都栽计算)30003=1000(米)100010+1=101(棵)解法二:(按两端都栽计算)300010+1=301(棵)3013=100 (棵)解法三:(按两端都不栽计算)3000101=299(棵)2993=99 (棵)解法四:(按两端都不栽计算)300010=300(棵)30031=99(棵):分析:村道全长3000米,按每10米一个间隔,共300个间隔,也就是说总共能种300棵,则平均每户种植100棵,而现在计算平均每户要种101棵等,谁能?很显然,这是不符实际的。且按教材思路,以上四种解法在解题中未见什么差错,却出现四种不同的结果,再说,植树棵数还出现小数现象,这又如何解释?二、“加1”法先植为强,横空添“1”按“加1”法植树,一般解释为先植该植树段起点(两端点中的任意一端)的那棵树,然后分别按间距植树,那么,当植到最后一棵树时,刚好植在该植树段的终点(另一端点),因此,植树棵数比间隔数多了一棵。为了让学生记住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