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线连接道(四横线分流道白市驿隧道至黄角坪大桥段主线ZK5+000-ZK6+028)结构计算书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44419220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嘉南线连接道(四横线分流道白市驿隧道至黄角坪大桥段主线ZK5+000-ZK6+028)结构计算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嘉南线连接道(四横线分流道白市驿隧道至黄角坪大桥段主线ZK5+000-ZK6+028)结构计算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嘉南线连接道(四横线分流道白市驿隧道至黄角坪大桥段主线ZK5+000-ZK6+028)结构计算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嘉南线连接道(四横线分流道白市驿隧道至黄角坪大桥段主线ZK5+000-ZK6+028)结构计算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嘉南线连接道(四横线分流道白市驿隧道至黄角坪大桥段主线ZK5+000-ZK6+028)结构计算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嘉南线连接道(四横线分流道白市驿隧道至黄角坪大桥段主线ZK5+000-ZK6+028)结构计算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南线连接道(四横线分流道白市驿隧道至黄角坪大桥段主线ZK5+000-ZK6+028)结构计算书(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嘉南线连接道(四横线分流道白市驿隧道至黄角坪大桥段主线ZK5+000-ZK6+028)结构计算书【全一册】工号 嘉南线连接道(四横线分流道白市驿隧道至黄角坪大桥段主线ZK5+000-ZK6+028)结构计算书【全一册】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设计采用主要规范及原则12.1设计采用规范12.2设计原则2三、设计参数1四、边坡及结构稳定性计算14.1折背式挡墙计算14.2护肩墙134.3桩板挡墙计算224.4 锚杆挡墙计算774.5 双排桩计算844.6 U形槽挡墙90五、地通道结构计算945.1荷载取值955.2内力计算955.3截面计算97六、人行地通道计算98封闭段986.1 A-A断面计算

2、986.2 B-B断面计算102U形槽1056.3 C-C断面计算106七、总结109109一、工程概况根据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评估及优化(2015-2030年)、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011-2020),嘉南线连接道(白市驿隧道至黄桷坪长江大桥段主线ZK5+000-ZK6+028)位于大渡口重钢片区,是重钢片区与北侧嘉华大桥的直接联系通道,该项目属于四横线分流道白市驿隧道至黄桷坪长江大桥段工程中的一段。嘉南线连接道是重钢片区重要的主干路之一,项目北侧顺接青龙嘴立交,该立交为四纵线嘉南线三期辅道系统与锦龙路形成的转换立交,远端联系嘉华大桥,南侧顺接重钢片区设计中的南北干道,是重钢片区

3、最重要的向北通道。项目全长约2.1km,包括重钢路基段和接线隧道两部分,其中路基段长约1.1km,隧道段长约1.0km,按照城市主干路50km/h的标准设计为双向6车道。二、设计采用主要规范及原则2.1设计采用规范(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8)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

4、量验收规范DBJ/T50-100-2010(9)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10)国家及部(委)发布的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2.2设计原则挡墙安全等级: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0.05g)路肩挡墙车行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4KN/m2设计使用年限:50年三、设计参数表3.1 路基、桥梁段岩土物理力学设计参数推荐值岩土名称素填土粉质粘土(含碎石粉质粘土)砂 岩泥 岩强风化中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天然重度(kN/m3)*20.020.2(*21.0)/24.9/25.6饱和重度(kN/m3)*21.020.4(*21.5)/25.4/25.7变形模量(104MP)/0.59/0.

5、166弹性模量(104MP)/0.70/0.20泊松比/0.19/0.32天然内聚力标准值C(kPa)*5.026.83/2116/687天然内摩擦角标准值()*28.012.69/36.27/32.48饱和内聚力标准值C(kPa)*0.018.15/饱和内摩擦角标准值()*23.010.21/岩体理论破裂角()/63/61抗拉强度(kP)/801/239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MP)/32.00/10.38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MP)/24.55/6.4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现场试验确定*140(可塑)*40011617.4*3003768.6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kP) 现场试验确定*140

6、(可塑)*4001200*300800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MPa/m4)814/岩土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标准值(kPa)现场试验确定40/1200/400挡墙基底摩擦系数/0.25*0.350.65*0.350.50岩体水平抗力系数(MN/m3)/4042030120表3.2 岩体结构面特征及抗剪强度参数建议表里程分段结构面编号结构面产状结构面特征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JZK0+135.759JZK1+220JYK0+135.759JZK1+200C匝道全段层面1586砂岩与泥岩接触层面处局部有泥化层,雨后有少量渗水,结合程度很差,为软弱结构面。3012裂隙L117279裂面平直,多呈

7、闭合状,贯通性较好,局部粘土充填,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5018裂隙L29082裂面平直,多呈闭合状,贯通性较好,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5018裂隙L312556裂面平直,多呈闭合状,贯通性较好,局部粘土充填,雨后少量渗水,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5018JZK1+220JZK1+500JYK1+200JZK1+480层面1826砂岩与泥岩接触层面处局部有泥化层,雨后有少量渗水,结合程度很差,为软弱结构面。3012裂隙L119284裂面平直,多呈闭合状,贯通性较好,局部粘土充填,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5018裂隙L227585裂面平直,多呈闭合状,贯通性较好,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5018JZK

8、1+500JZK2+146.87JYK1+480JYK2+150.488层面1158砂岩与泥岩接触层面处局部有泥化层,雨后有少量渗水,结合程度很差,为软弱结构面。3012裂隙L132579裂面平直,多呈闭合状,贯通性较好,局部粘土充填,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5018裂隙L27186裂面平直,多呈闭合状,贯通性较好,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5018四、边坡及结构稳定性计算4.1折背式挡墙计算原始条件: 墙身尺寸: 墙身总高: 7.000(m) 上墙高: 2.800(m) 墙顶宽: 2.800(m) 台宽: 0.000(m) 面坡倾斜坡度: 1:0.000 上墙背坡倾斜坡度: 1:0.200 下墙背

9、坡倾斜坡度: 1:-0.100 采用1个扩展墙址台阶: 墙趾台阶b1: 0.500(m) 墙趾台阶h1: 0.800(m) 墙趾台阶面坡坡度为: 1:0.150 墙底倾斜坡率: 0.100:1 下墙土压力计算方法: 力多边形法 物理参数: 圬工砌体容重: 25.000(kN/m3) 圬工之间摩擦系数: 0.450 地基土摩擦系数: 0.400 墙身砌体容许压应力: 2100.000(kPa) 墙身砌体容许弯曲拉应力: 280.000(kPa) 墙身砌体容许剪应力: 110.000(kPa) 材料抗压强度设计值: 2.500(MPa) 系数醩: 0.0020 挡土墙类型: 一般挡土墙 墙后填土内

10、摩擦角: 30.000(度) 墙后填土粘聚力: 0.000(kPa) 墙后填土容重: 19.000(kN/m3)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15.000(度) 地基土容重: 25.600(kN/m3) 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60.000(k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高系数: 墙趾值提高系数: 1.200 墙踵值提高系数: 1.300 平均值提高系数: 1.000 墙底摩擦系数: 0.450 地基土类型: 岩石地基 地基土内摩擦角: 32.780(度) 土压力计算方法: 库仑 坡线土柱: 坡面线段数: 1 折线序号 水平投影长(m) 竖向投影长(m) 换算土柱数 1 8.000 0.000

11、1 第1个: 定位距离0.000(m) 城-A级 地面横坡角度: 0.000(度) 填土对横坡面的摩擦角: 30.000(度) 墙顶标高: 0.000(m) 挡墙分段长度: 10.000(m)=第 1 种情况: 组合1= 组合系数: 1.000 1. 挡土墙结构重力 分项系数 = 0.900 2. 填土重力 分项系数 = 1.400 3. 填土侧压力 分项系数 = 1.400 4. 车辆荷载引起的土侧压力 分项系数 = 1.400 = 土压力计算 计算高度为 7.352(m)处的库仑主动土压力 无荷载时的破裂角 = 28.818(度) 城-A级 路基面总宽= 8.000(m), 路肩宽=0.000(m) 安全距离=0.600(m) 单车车辆外侧车轮中心到车辆边缘距离= 0.350(m), 车与车之间距离=0.600(m) 经计算得,路面上横向可排列此种车辆 3列 布置宽度= 2.101(m) 布置宽度范围内车轮及轮重列表: 第1列车: 中点距 全部 破裂体 轮号 路边距离(m) 轮宽(m) 轮压(kN) 上轮压(kN) 01 0.600 0.250 30.000 30.000 02 2.400 0.250 30.000 0.000 03 0.600 0.600 7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