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东七路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44419017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东七路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东七路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东七路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东七路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东七路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东七路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东七路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东七路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第 6 页 共 6 页 一、工程概述1.1 项目建设背景大足区位于重庆市西部,始建于唐朝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以“大丰大足”之意而得名。是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大都市区,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组成部分。地处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部,地处重庆丘陵与平行岭谷交接地带。介于东经105 29106 02,北纬29242952之间。东邻铜梁,北与潼南接壤;南与永川、荣昌毗邻,西连四川安岳,双桥经开区在县境南端。201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重庆市撤销双桥区和大足县,设立大足区。同时,设立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市级开发区。2011年12月25日

2、,重庆大足区正式挂牌成立。同时成立重庆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范围为龙滩子街道、邮亭镇、双路镇、通桥镇。2016年5月经重庆市政府批准,大足高新区成立。至2016年底,大足区幅员面积1436平方千米,辖6个街道、21个镇,年末户籍人口1064190人。大足区处于重庆五大功能区战略中的城市发展新区,是城市发展新区的工业重镇、旅游重镇和重要交通枢纽。大足处于成渝高速、渝蓉高速与重庆市三环黄金交汇点。在成渝两大城市的优越服务半径内。交通区位便利,物流成本低廉。大足区形成了“一区两园”的工业发展平台,分别是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水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足高新区的建设以道路交通建设为重点,通过

3、道路建设带动周边地块开发,加快招商引资,引领经济发展。为此,受大足高新区的委托,我公司项目组展开了对大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东七路道路工程设计工作。1.2工程地理位置及工程概况 本次设计的经东七路为城市主干路,起点和绕城南路相交相交,向南方向延伸,经过纬四路、纬五路、纬六路、纬东二路、纬东三路、纬东四路,终点和纬东五路相交。规划道路全长2480.135m,规划道路线形较为平顺,有一处平曲线,其中最小平曲线半径为1000米,标准路幅宽度40米,形成双向6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1.3设计范围本次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包含经东七路范围线内全线的交通标志标线。2、 采用的规范和标准1、中华人民

4、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3、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05MR601)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5、城市道路安全防护设施(05MR602)6、重庆市畅通工程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指导性意见7、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06)8、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9、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12)10、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规范(GA/T 851-2009)11、重庆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12、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13、道路交通信号灯

5、(GB 14887-2011)14、路面标线涂料(JT_T280-2004)15、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16、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17、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 51286-2018)三、交通工程设计本次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总体原则:以保障交通安全畅通、行车有序、低公害的基本设施为要求,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按照道路交通工程的设计原则,为道路交通参与者提供正确、可靠、适时的交通信息为目的。同时结合道路沿线周边环境,对道路沿线实施各行其道,人车分离,安全防护等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单柱式标志人行道净高2.5m,车行道净高4.5m。在经东七路与绕城南路

6、交叉口、纬四路交叉口、纬五路交叉口、纬六路交叉口、纬东二路交叉口、纬东三路交叉口、纬东四路交叉口、纬东五路交叉口设置二次过街,二次过街设置在道路中心位置处,采用安全岛的形式,安全岛宽2m,长7m,采用标线形式隔离,周围布置警示柱。1、道路交通标志设计交通标志设计根据国标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05MR601)和重庆市畅通工程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指导性意见(试行)进行。设置交通标志旨在通过对驾驶员适时、准确的诱导,充分发挥其舒适、安全的效能。本区域交通标志设计主要以不熟悉滨江新城道路网系统的驾驶员为基本使用对象,通过适时、适量地提供交通信息,使驾驶员

7、能够正确选择路线及方向,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同时,还通过警告、禁令、指示等标志来进行交通管制和保证行车安全,使道路发挥最大的作用。交通标志版面布置以驾驶员在计算行车速度=40km/h行驶时能及时准确的辨认标志内容,并使交通标志版面布设美观、醒目。设计范围内各类型标志统一布局,前后协调,并考虑了已建成的周边道路标志设置情况,使之形成一个整体系统。(1)设计原则交通标志是道路交通设施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对道路使用者提供必要和充分的信息支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快捷准确的到达目的地,交通标志是道路使用者最直接的诱导者,交通标志设计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效率。 设计对象:不熟悉本路段

8、和周边道路网体系的司乘人员。 设计目的:确保交通顺畅和行车安全。 布局理念:整体布局,符合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有关要求,具有系统性、连贯性,给道路使用者提供 全面的咨询,满足各种道路交通信息的需要。 符合人机工程学。标志的设置要求充分考虑在动态条件下发现、判断标志及时采取行动的时间和前置距离。 标志为道路使用者提供正确及时的信息,避免提供过多的信息,防止信息过载,重要的信息应给予重复显示的机会。 设置在车辆行进正面方向最容易看见的地方,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在道路右侧,中央分隔带,或者车行道上方。本次设计交通标志的种类:警告、禁令、指示、指路标志。(2)标志平面布设方法在主线上设置限速标志。在平交

9、口设置指路标志。在平交口设置导向车道标志。在人行横道线适当位置设置注意行人标志和人行横道标志。1.1交通标志的大小:警告标志:三角形标志,单立柱支撑方式,边长90cm;指示标志:正方形标志,单立柱支撑方式,边长:80cm;公交港:长方形标志,单立柱支撑方式,采用100cm160cm;限速禁停:长方形标志,单立柱支撑方式,采用120cm210cm;指路标志:采用4.80m2.40m的版面;导向标志: 采用4.80m2.40m的版面;汉字主要信息高度为36cm,汉字辅助信息高度为25cm,当指示地名或路名较长时,可适当调整;本设计不涉及版面内容,由当地地名办和交警共同确定。所有标志均设边框,且按照

10、国标确定。1.2材料选用:标志板上的反光材料采用二级(微棱镜超强级)反光膜。标志板采用铝合金板,指路标志板厚度3.0mm;禁令、指示标志板厚度1.5mm。小型板后配铝滑槽,大型标志板采用分块拼装。交通标志立柱、支杆均采用钢管,所有钢构件必须采用热浸锌做防锈处理后漆象牙色外观漆。1.3安装要求:根据车道数、路宽、道路净空、标志组合以及标志设置处的具体地形等情况,确定安装方式。本次设计标志的支撑安装方式有:单柱式、单悬臂式和F悬臂式。标志牌在一根支柱上并设时,应按禁令、指示、警告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地排列,且路侧式标志应尽量减少标志版面对驾驶员的炫光,在装设时,应尽可能与道路中线垂直或成一定

11、的角度,禁令和指示标志为045,指路和警告标志为010。当设计标志的安装位置与实际存在的位置发生冲突时,可适当调整。标志杆基础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底先进行整平夯实,且控制标高,施工完毕后应对基坑回填、夯实。由于本次施工范围为整个路网体系中的一段,本次设计中的部分交通标志安装位置在路网体系完善后考虑到标志的整体协调性,可能会有所改变,在后期路段施工图中加以调整。1.4技术要求标志底板同滑动槽铝采用516铝合金铆钉铆接,铆钉间距不大于15cm;铆钉沉头面必须磨至同标志面一样的高度;铆钉沉头面不得凹入板内,否则应补至板面高度,做到牢固、平整。滑动槽铝必须采用整料定制,不得焊接接长。凡钢管直径在152m

12、m以下(含152mm)的立柱,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焊接钢管;凡钢管直径在152mm以上的立柱,采用一般常用热轧无缝钢管。钢管应采用整料,不得焊接接长。标志柱顶端及横梁外露钢管口,用3mm厚的钢板焊接封盖。标志结构中的所有钢铁构件(包括螺栓螺母等)均须热浸镀锌防腐处理,主梁、横梁、法兰盘的镀锌量为600g/m2,紧固件镀锌量为350g/m2。地脚螺栓连接处构件接触面应作喷沙(或酸洗)后涂无机富锌漆。基础底法兰盘要与地脚螺栓点焊固定,并配双螺母。底座法兰盘与地脚螺栓采用T422或T423的焊条焊接。立柱应垂直地立于基础之上。标志板偏角的调整应通过浇筑标志柱基础时,调整立柱的地脚螺栓和法兰盘位置来进行

13、。2、道路交通标线设计交通标线的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标线应能确保车流分道行驶,导流交通行驶方向,指引车辆在汇合和分流前驶入正确的车道,规范行车纪律和秩序,减少事故。保证在白天和晚上都具有视线诱导功能,车道分界清晰,线向清楚,轮廓分明,并与交通标志有机结合,合理诱导交通流。交通标线是由标划于路面的各种线条、箭头、立面标记、突起路标等所构成的交通安全设施,它的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此次交通标线的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标线材料选用防滑、耐久性好的掺有玻璃珠的热熔涂料。 各路段同向行车道间设置白色车道分界线。道路两侧及非机隔离带两侧设置白色边缘线。道路中心位置设置双黄线。在铁路桥桥墩上设置立面标记。

14、总体设计方案:(1)本次道路交通标线设计原则: 中心线采用线宽15cm的黄色标线。 在需要诱导车辆前的合适位置设置地面导向箭头,箭头长3m。 路口停止线距离人行横道的距离为2.0m,停止线宽20cm,导线长30m。车道边缘线内设置单面白色反光突起路标,设置间距为6m,颜色及设置间距须符合GB5768-2009的规定,突起路标反射面应尽量与驾驶员视线垂直。(2)交通标线的技术要求 标线材料应符合部标道路标线涂料(GA/T 298)的规定。所有标线材料均采用热熔型反光涂料。 标线喷涂前应清洁路面,不得有起灰现象。普通热熔标线的厚度为2.00.2mm,涂料中应混合占总重量15%23%的玻璃微珠,在喷涂时,普通热熔标线表面还应均撒0.35Kg/m2的玻璃微珠,减速震动标线表面还应均撒0.5Kg/m2的玻璃微珠。 标线的颜色及形状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的规定和设计要求。车道边缘线不应侵占行车道宽度。施工时,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0。划标线之前,要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并结合道路平曲线要素、匝道曲线要素等实地放线,以保证标线位置精确、线形顺畅。 标线施划后的厚度为1.8mm,厚度允许偏差0.25mm,宽度允许偏差5mm,长度偏差50mm,横向偏位30mm。喷涂后边缘无明显毛边,顺直平滑。地面文字标记应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第4.16款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