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石马岗隧道-海腾立交)石马岗隧道消防给水设计施工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44419003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石马岗隧道-海腾立交)石马岗隧道消防给水设计施工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石马岗隧道-海腾立交)石马岗隧道消防给水设计施工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石马岗隧道-海腾立交)石马岗隧道消防给水设计施工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石马岗隧道-海腾立交)石马岗隧道消防给水设计施工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石马岗隧道-海腾立交)石马岗隧道消防给水设计施工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石马岗隧道-海腾立交)石马岗隧道消防给水设计施工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石马岗隧道-海腾立交)石马岗隧道消防给水设计施工说明(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石马岗隧道-海腾立交)石马岗隧道消防给水设计施工说明1、 概述1.1 项目背景及区位根据最新交通规划成果,“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作为渝长高速复线的快速入城连接通道,属于重庆市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西起内环快速路大佛寺南桥头,向东经弹子石、唐家沱、鱼嘴片区,终点在果园港接渝长高速复线。本册设计范围为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石马岗隧道-海腾立交)石马岗隧道工程,石马岗隧道小里程端侧接铁山坪复线隧道,大里程端侧接石龙立交,隧道主线全长约380m,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双向6车道。本册内容包括石马岗隧道供电、照明、监控及消防系统等。1.2 设计范围及

2、隧道概况隧道设计起迄桩号及长度如下表所示:序号隧道名线别起讫桩号全长备注1石马岗隧道左线ZK7+176.000ZK7+560.000384m右线YK11+645.000YK12+020.000375m1.3 隧道主要技术标准序号类别设计取值1设计基准期100年2设计行车速度80km/h3最大纵坡4.0%4荷载标准城-A5设计抗震标准基本烈度度,采取构造措施6建筑限高隧道净高H=5.0m7防水等级二级8行车方向单向行驶9隧道型式小净距10通风标准纵向射流风机机械通风方式11隧道内卫生标准正常营运时100ppm;阻滞时,短时间(20min)以内,150ppm1.4 主要采用的标准、规范、规定(1)

3、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2) LED城市道路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 31832-2015(3) 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221-2015(4)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JTG D70/2-2014)(5) 公路隧道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70/2-02-2014)(6) 民用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8) 公路隧道隧道照明设计细则(JTG/T D70/2-01-2014)(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2008)

4、(10)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1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2-2009)(1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1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1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1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2006)(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9-2016)(1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14)(2018年版)(18)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9)

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0)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21)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22)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23)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4)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5) 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26)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27) 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221-2015)(28)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6、(第二册 交通工程与附属工程)(JTG D70/2-2014)(2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3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3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32) 泵站设计规范 GB 50265-2010(33) 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版)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其它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1.5 设计依据(1) 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石马岗隧道-海腾立交)初步设计(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018.10);(2) 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石马岗隧道海腾立交)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桩号

7、:桩号:YK6+480YK12+040)(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019.4);(3)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石马岗隧道-海腾立交)初步设计的批复(渝建初设20191号);(4)业主提供的地形等基础设计资料。1.6 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根据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石马岗隧道-海腾立交段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2018.10.18),相关具体审查意见如下:(一)初步设计阶段建议修改完善的意见:1.宜说明道路排水沟水力计算采用的内壁粗糙系数;复核各排水沟末端的过流能力,宜考虑超高。回复:按意见补充排水沟内壁粗糙系数取n=0.017,排水沟设计过流能力均满足需求,有超

8、高的均已复核。2.宜补充桥上DN800给水管道横断面布置图,复核是否满足管道敷设安装和检修维护条件。回复:通过与给水部门沟通,本次设计提供的给水走廊满足需求,具体作法由给水部门自行设计。3.郭兴路东侧截水沟汇水面积较大,末端全部设d400雨水管,需复核支管和干管的排水能力。回复:已复核,本次设计雨水管管径能满足需求。(二)施工图设计阶段须修改完善的意见:1.部分雨水管道可考虑适当加大坡度、加大流速,减小跌差。回复:同意审查意见,施工图阶段在满足规范流速前提下加大坡度、加大流速,减小跌差。2.复核隧道内消防给水和弱电管沟是否影响隧道环向排水管排入路面排水沟。回复:已复核隧道内消防给水和弱电管沟不

9、影响隧道环向排水管排入路面排水沟。3室外消火栓与市政给水管连接管道可不设倒流防止器。回复:同意审查意见,施工图阶段室外消火栓与市政给水管连接管道可不设倒流防止器。2、 隧道消防设计2.1 设计范围及设计原则2.1.1 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为隧道水消防系统及灭火器配置,其中水消防系统包括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隧道排水为道路排水专业设计范围,附属管理用房给排水及消防为建筑给排水专业设计范围。设计接口:给水接口以水表为界,水表(含)与市政给水管的连接管段由市政供水部门负责设计,之后由隧道消防给水负责设计。隧道内边沟排水由隧道结构专业负责设计(给排水专业负责校核)。考虑到

10、隧道运营时机动车道上车辆较多,人工清扫在隧道内取水很不安全,隧道内不单独设置冲洗给水点,拟由市政环卫清扫车异地取水进行隧道地面冲洗。因此,本次设计范围不包括隧道生产生活给水系统。2.1.2 设计原则(1)本工程消防设计遵循“以人员逃生为主,车辆疏散、财产保全、灭火为辅;以自救为主,外部救援为辅”的原则。(2)各种设备选型应遵循技术先进,节能环保、性能优良,可靠性高,规格尽可能统一,便于维修保养的要求。(3)本项目采用重庆独立坐标系及黄海高程。隧道右洞设计起点高程为232.313;隧道右洞设计终点高程为234.065;隧道左洞设计起点高程为232.307;隧道左洞设计终点高程为234.073,隧

11、道纵坡为0.5%。2.2 设计标准1)本工程按同一时间内发生1次火灾设计。2)隧道一次火灾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用水量、火灾延续时间详见表3 -1所示:表3-1 隧道消防用水量序号隧道名称系统名称消防用水量标准(L/s)火灾延续时间(h)一次灭火用水量(m3)备注1石马岗室内消火栓系统10272室外消火栓系统202144合计302162.1 消防给水系统2.1.1 消防水源经与市政供水部门沟通,隧道所在片区市政给水管为区域性环状管网,供水压力280米。此外,需新建两根DN800市政给水管沿隧道线路敷设。石马岗隧道自隧道两端市政道路供水管网分别接入一路DN150市政给水引入管,设置水表、倒流防止器等阀

12、门附件后之后在洞口两侧分别设置1座地上式室外消火栓,之后与隧道室内消火栓系统环状管网连接,供给室内消防水量。隧道内消防给水管道铺设于隧道管沟内,隧道外消防给水管道在隧道两侧入口处暗埋于室外地面以下一米处,穿隧道时,水管外设置DN400防护套管,隧道内管道基础形式,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fak150kpa。2.1.2 室外消火栓系统1供水方式本工程隧道两端的市政管网供水水压水量均满足本工程室外消火栓系统的要求,因此室外消火栓采用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2系统设置自隧道两端市政道路供水管网分别接入一路市政给水引入管,石马岗隧道管径DN150,设置水表、倒流防止器等阀门附件后之后在洞口两侧分别设置1座地

13、上式室外消火栓,距离路边在0.5m2.0m范围内,距离室内消火栓系统水泵接合器在1540m范围内。3管网布置室外消火栓在隧道两侧入口处分别与道路市政管网连接,隧道管径DN150。2.1.3 室内消火栓系统1供水方式经计算(过程详下文),市政给水管网压力水量满足石马岗隧道消防需求。因此,石马岗隧道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市政直供的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自隧道两端市政道路供水管网分别接入一路DN150市政给水引入管,设置水表、倒流防止器等阀门附件后之后在洞口两侧分别设置1座地上式室外消火栓,之后与隧道DN150室内消火栓系统环状管网连接,供给室内消防水量。在隧道每个洞口设置1个水泵接合器,消防泵房处设置2

14、个,水泵接合器距离室外消火栓、取水口距离在1540m范围内。2室内消火栓布置隧道内消火栓采用单侧布置在行车方向的右侧,间距为40米。隧道出入口和最高点消火栓设置试验消火栓。3管网布置隧道内消防管道敷设于行车道右侧弱电缆管沟内。左右线消防给水干管在两端洞口连成环网以提高供水可靠性。隧道室内消防管道DN150,设计水量10L/s。隧道内消火栓给水干管管道支架每隔6m安装1付,且在干管和支管分离处、检修蝶阀、管道伸缩器左右侧分别再安装1付。消防给水干管上两个检修阀之间的消火栓数量不超过5个,每隔300m安装1个管道伸缩器,管网最高处及局部高点处设自动排气阀,最低点处设泄水阀,就近排至排水暗沟或雨水检查井。隧道出入口和最高点消火栓设置试验消火栓。2.1.4 主要消防给水系统设施(1)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采用SSF150/65-1.0,供洞口附近消防灭火及消防车取水使用,具体作法参考国标图集13S201施作。室外消火栓安装完成后,栓口须高出路面0.45m。(2)室内消火栓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7.4.16.(4)条,隧道行车道右侧壁设置泡沫消火栓洞室,洞室大小为230cm(宽)120cm(高)30cm(深),纵向间距40m。消火栓洞室配置如下:每个消火栓洞室设置SNSS(W)65减压稳压型双阀双出口消火栓1只,25m长DN65衬胶水龙带2条,喷嘴口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