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小说》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4418742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晋南北朝小说》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魏晋南北朝小说》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魏晋南北朝小说》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魏晋南北朝小说》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魏晋南北朝小说》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魏晋南北朝小说》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南北朝小说》PPT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魏 晋 南 北 朝 文 学,.,2,魏晋南北朝小说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明清小说非常繁荣,而这种繁荣在宋元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再往前追溯,唐代小说就已成熟,主要是文人的创作,是文言的,叫唐传奇。唐代以前这个时期我国的小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两大类小说:志怪和志人小说。,.,3,第一节 小说的起源,一、“小说”的含义,卑琐无价值的言谈,“小说”这个词最早出现在 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意旨无关宏大、带有传闻性质的记载,.,4,第一节 小说的起源,一、“小说”的含义,卑琐无价值的言谈,意旨无关宏大、带有传闻性质

2、的记载,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议),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这里的“小说” 成为某类作品的称呼,从而具有了文体的意义。它们只是道听途说的逸文趣事,不受人们重视。,魏晋南北朝时期,仍视之为街谈巷语,是史家记事的附庸。文心谐隐:“然文辞之有谐隐,譬九流之有小说,盖稗官所采,以广视听。”小说就像文辞之有谐隐,能给人以启迪和娱乐。因此,到这时,小说的娱乐功能、审美作用受到人们重视。建安时期的曹植非常喜欢小说。当时有个邯郸淳,就当场给他朗诵一些文学作品和一些俳优小说,一是显示自己的学问,一是使对方感到娱乐。因此,人们喜欢,当时渐流行。,.,5,第一节 小说的起源,一、“小说”的含

3、义 二、中国小说的起源,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凡带有一定故事性、有意无意包涵着虚构成分的东西,都与小说的形成有关。虽说史书与小说性质不同,但中国古代史书,常在细节上运用虚构手段。尤其是中国文学中叙事、描写及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首先不是在“小说”的范围而是在史传中培养起来的。一直到很久以后,小说家仍然在史传中吸取养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喜爱小说成了风气,大量的作品被记载下来,有了空前的成就,但还是根据据实录的原则去加以搜集记录,当成是史家的记事。,.,6,第一节 小说的起源,一、“小说”的含义 二、中国小说的起源 三、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分类,志怪小说,志人小说,志怪,记录怪异。志怪小说

4、就是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的小说。,志人小说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7,第二节 志怪小说,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说:“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这里指出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是受了民间巫风、道教及佛教的

5、刺激,而作者的态度,是将怪异传说视为事实来记载。,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东汉晚期建立的道教,东汉传入中国的佛教,.,8,第二节 志怪小说,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二、搜神记幽明录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 刘义庆的幽明录 王嘉的拾遗记 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 吴均的续齐谐记,.,9,第二节 志怪小说,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二、搜神记幽明录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干宝(?),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是两晋之际的史学名家,著有晋纪。又好阴阳术数、神仙鬼怪。,干宝的搜神记,.,10,第二节 志怪小说,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二、搜神记幽明录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内容: 搜神记序中

6、,自称作此书是为“发明神道之不诬”,是真实的。记载了鬼神怪异之事。有的记载得很简单,了了数语,也就是一些异闻,没有太大的故事性。如某年某月什么地方,男人生了个小孩,公鸡下了个蛋等等,还算不上小说。但也有一些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写得精彩。,男女爱情 人神相爱如董永的故事。,.,11,第二节 志怪小说,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二、搜神记幽明录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搜神记董永叙董永家贫,父死后自卖为奴,以供丧事,天帝派织女下凡为其妻,织缣百匹偿债,而后离去。 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 永行三年

7、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葬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 “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12,第二节 志怪小说,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二、搜神记幽明录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搜神记紫玉 吴王夫差小女,名曰紫玉,年十八,才貌俱美。童子韩重,年十九,在道术,女悦之,私交信问,许之为妻。重学于齐、鲁之间,临去,属其父

8、母,使求婚。王怒,不与女。女结气死,葬阊门之外。三年,重归,诘其父母。父母曰:“大王怒,女结气死,已 葬矣。”重哭泣哀恸,具牲币往于墓前。玉魂从墓中出,见重,流涕谓曰:“昔尔行之后,令二亲从王相求,度必克从大愿,不图别后遭命,奈何。”玉乃左顾,宛颈而歌曰:,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既高飞,罗将奈何?意欲从君,谗言恐多。悲结生疾,没命黄垆。命之不造,冤如之何?羽族之长,名为凤凰。一日失雄,三年感伤。虽有众鸟, 不为匹双。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尝暂忘!,.,13,第二节 志怪小说,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二、搜神记幽明录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歌毕,欷歔流涕,不能自胜,邀重还冢

9、。 重曰:“死生异路,惧有尤愆,不敢从命。玉曰:”死生异路,吾亦知之。然今一别,永无后期,子将畏我为鬼而祸子乎?欲诚所 奉,宁不相信?”重感其言,送之还冢。 玉与之饮宴,留之三日三夜,尽夫妇之礼。临出,取径寸明珠以送重,曰:“既毁其名,又绝其愿,复何言哉!愿郎自爱。若至吾家,致敬大王。重既出,遂诣王,自说其事。王大怒曰:”吾女既死,而重造讹言,以玷秽亡灵。此不过发冢取物,托以鬼神。“趣收重。重走脱,至玉墓所,诉之。玉曰:”无忧,今归白王。“,王妆梳,忽见玉,惊愕悲喜,问曰:”尔缘何生?“玉跪而言曰 :”昔诸生韩重来求玉,大王不许。玉名毁义绝,自致身亡。 重从远还,闻玉已死,故赍牲币,诣冢吊唁。

10、 感其笃终,辄与相见,因以珠遗之。不为发冢,愿勿推治。“夫人闻之,出而抱之,玉如烟然。,.,14,第二节 志怪小说,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二、搜神记幽明录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鞭挞统治阶级的凶恶残暴,表现人民的反抗斗争,男女爱情,干宝的搜神记,如李寄斩蛇和干将莫邪具有强烈的斗争精神。 李寄斩蛇写闽中庸岭有巨蛇为祟,官府只能每年招募一名童女献祭,李寄自出应募,以她的机智和勇敢杀死大蛇。事毕,李寄对以前被蛇所食的九个女子的骷髅说:“汝曹怯弱,为蛇所害,甚可哀愍!”歌颂了英勇斗争以求生存的精神。,.,15,第二节 志怪小说,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二、搜神记幽明录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

11、,干将莫邪写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三年乃成,被杀。其子长大后,为父报仇。故事的后半部分写得壮烈无比: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16,第

12、二节 志怪小说,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二、搜神记幽明录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

13、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17,第二节 志怪小说,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二、搜神记幽明录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韩凭夫妇写宋康王见韩凭妻何氏美丽,夺为己有,夫妇不甘屈服,双双自杀。死后二人墓中长出大树,根相交而枝相错,又有一对鸳鸯栖于树上,悲鸣不已。这故事控诉了统治者的残暴,歌颂了韩凭夫妇对爱情的忠贞。 东海孝妇叙孝妇为冤狱所杀,精诚感天,死时颈血依其誓言缘旗竿而上,死后郡中三年不雨。 吴王小女也是一个生死相恋的故事:吴王夫差的小女与韩重相爱,因父亲反对,气结而死。她的鬼魂与韩重同居三日,完成了夫妇之礼。故事的情调悲凉凄婉,

14、紫玉的形象写得很美。在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中,女性总是比男性来得热情、勇敢、执着,这是值得注意的现象。,.,18,第二节 志怪小说,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二、搜神记幽明录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评价:在艺术形式方面,一般还只是粗陈梗概。然而也有一些结构较完整,描写较细致生动,粗具短篇小说规模的作品。如韩凭夫妇、李寄斩蛇等篇中的人物形象已比较鲜明。又如干将莫邪,虽篇幅很短,情节却富于变化。在古代小说形成的初期已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是非常可喜的。,.,19,第二节 志怪小说,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二、搜神记幽明录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幽明录,搜神记之后,优秀的志怪

15、书当数刘义庆的幽明录。 刘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他爱好文学,著述甚多,除幽明录外,传世还有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幽明录多述普通人的奇闻异迹,虽为志怪,却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氛。其文字比搜神记显得舒展,也更富于辞采之美。这和宋代文学总的发展趋势一致。,.,20,第二节 志怪小说,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二、搜神记幽明录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幽明录,刘阮入天台是一则有名的故事。写东汉时刘晨、阮肇二人入天台山迷途遇仙,居留十日,回家后已是东晋中期,遇到的是七世孙。它虽是写人仙结合,但除了末段刘、阮还乡一节,不甚渲染神异色彩而充满人情味。故事中的两

16、个仙女,美丽多情,温柔可爱。如初见一节: 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问:“来何晚邪?”因邀还家。 这种描写,实际是对人间幸福与欢乐的追求,散发着美好的生活气息。,.,21,第二节 志怪小说,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二、搜神记幽明录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幽明录,卖胡粉女子更是绝佳之作:有人家甚富。止有一男,宠恣过常。游市,见一女子美丽,卖胡粉,爱之。无由自达,乃托买粉,日往市,得粉便去,初无所言。积渐久,女深疑之。明日复来,问曰:“君买此粉,将欲何施?”答曰:“意相爱乐,不敢自达,然恒欲相见,故假此以观姿耳。”女怅然有感,遂相许与私,克以明夕。其夜,安寝堂室,以俟女来。薄暮果到,男不胜其悦,把臂曰:“宿愿始伸于此!”欢踊遂死。女惶惧,不知所以,因遁去,明还粉店。至食时,父母怪男不起,往视已死矣。当就殡殓。发箧笥中,见百余裹胡粉,大小一积。其母曰:“杀吾儿者,必此粉也。”入市遍买胡粉,次此女,比之,手迹如先。遂执问女曰:“何杀我儿?”女闻呜咽,具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