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楼居建内表面温度计算书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44418120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楼居建内表面温度计算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6#楼居建内表面温度计算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6#楼居建内表面温度计算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6#楼居建内表面温度计算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6#楼居建内表面温度计算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楼居建内表面温度计算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楼居建内表面温度计算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一、概述1. 节能目标满足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的要求2. 计算依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二、构造说明1. 屋顶构造屋顶类型每层材料名称厚度(mm)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K)热阻值(K)/W热惰性指标D=R.S修正系数碎石、卵石混凝土230040.01.51015.360.0260.411.00水泥砂浆10.00.93011.370.0110.121.00难燃型挤塑聚苯板45.00.0300.271.2500.411.20水泥砂浆20.00.9

2、3011.370.0220.241.00钢筋混凝土120.01.74017.200.0691.191.00各层之和235.01.382.36热阻Ro=Ri+R+Re=1.536(K/W)Ri= 0.115(K/W);Re=0.043(K/W)传热系数 K =1/Ro=0.652. 东向外墙构造东向外墙类型每层材料名称厚度(mm)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K)热阻值(K)/W热惰性指标D=R.S修正系数水泥砂浆5.00.93011.370.0050.061.00纤维增强改性发泡水泥保温板18020.00.0551.070.2910.391.25水泥砂浆20.00.93011.370.02

3、20.241.00厚壁型烧结页岩空心砌块(外壁厚25mm,孔排数7排,孔洞率45%)砌体200.00.3004.530.6673.021.00水泥砂浆20.00.93011.370.0220.241.00各层之和265.01.013.96热阻Ro=Ri+R+Re=1.164(K/W)Ri= 0.115(K/W);Re=0.043(K/W)传热系数 K =1/Ro=0.863. 西向外墙构造西向外墙类型每层材料名称厚度(mm)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K)热阻值(K)/W热惰性指标D=R.S修正系数水泥砂浆5.00.93011.370.0050.061.00纤维增强改性发泡水泥保温板18

4、020.00.0551.070.2910.391.25水泥砂浆20.00.93011.370.0220.241.00厚壁型烧结页岩空心砌块(外壁厚25mm,孔排数7排,孔洞率45%)砌体200.00.3004.530.6673.021.00水泥砂浆20.00.93011.370.0220.241.00各层之和265.01.013.96热阻Ro=Ri+R+Re=1.164(K/W)Ri= 0.115(K/W);Re=0.043(K/W)传热系数 K =1/Ro=0.86三、计算分析屋顶的内表面温度计算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屋顶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式中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按

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中(八)的规定计算;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在自然通风条件下,非通风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按附录式(附2.21计算):1)内表面平均温度其中内表面平均温度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22计算):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1) 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 34.7其中,室外计算温度平均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33.2;(2) 室外综合温度平均值按照附录式(附2.14计算)= 44.8753其中,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316.9 W

6、/;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 W/(K);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取0.7;(3)材料的传热阻:Ro=1.536 (K)/ W内表面换热系数: =8.7 W/(K)可计算出内表面平均温度:=35.4622)相位差修正系数(1)与比值其中,室外空气温度波幅(),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5.7 ;太阳辐射当量温度波幅():=24.43其中,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取0.7;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W/),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980 W/;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316.9 W/;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

7、W/(.K);根据以上结果,取与中较大值为分子,按照的比值计算结果为4.286。(2)与差值室外空气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通常取15时;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通常取12时;根据以上条件,=3(h)。(3) 查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表2.7,相位差修正系数:0.95;表 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表2.73)室外综合温度波幅值室外综合温度波幅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5计算):=28.6234)室内计算温度波幅值=4.25)围护结构衰减倍数围护结构衰减倍数,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7计算):(1)其中热惰性指标D值,取2.365;(2)构造各层材料的表面蓄热系数按

8、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中(七)1.的规定计算,由内到外逐层进行计算;可以求出围护结构衰减倍数:=52.0696)多层围护结构的总延迟时间总延迟时间,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8)计算:其中,围护结构延迟时间(h);围护结构外表面(亦即最后一层外表面)蓄热系数W/(m2K),取最后一层材料的外表面蓄热系数,即=17.2;空气间层热阻(m2K/W);空气间层内表面蓄热系数W/(m2K)。计算得:=6.0757)室内谐波传至内表面的延迟时间室内谐波传至内表面的延迟时间,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20计算):=2.0168)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

9、,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9计算):=2.8289)的计算和的再确定根据和,参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附表2.7计算:其中,室外综合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查附表2.7,=13;室内空气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通常取16。计算得=1.059,这里再计算和的比值:由上述计算,=0.55,=1.485,取其中较大值作为分子,计算得出两者比值为2.701,按照2.5取值,查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附表2.7(见表 3),重新得=0.9910)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由此可以求出内表面最高温度:=37.48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可得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38.90 。11)小

10、结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屋顶内表面最高温度37.48 小于等于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38.90 ,能够满足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的要求。东向外墙的内表面温度计算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东向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式中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中(八)的规定计算;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在自然通风条件下,非通风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按附录式(附2.21计算):1)内表面平均温度其中内表面平均温度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22计算):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1) 室内计算

11、温度平均值:= 34.7其中,室外计算温度平均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33.2;(2) 室外综合温度平均值按照附录式(附2.14计算)= 38.7963其中,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151.9 W/;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 W/(K);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取0.7;(3)材料的传热阻:Ro=1.164 (K)/ W内表面换热系数: =8.7 W/(K)可计算出内表面平均温度:=35.1052)相位差修正系数(1)与比值其中,室外空气温度波幅(),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5.7 ;太阳辐射当量温

12、度波幅():=17.983其中,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取0.7;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W/),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640 W/;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151.9 W/;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 W/(.K);根据以上结果,取与中较大值为分子,按照的比值计算结果为3.155。(2)与差值室外空气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通常取15时;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通常取8时;根据以上条件,=7(h)。(3) 查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表2.7,相位差修正系数:0.72;表 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表2.73)室外综合

13、温度波幅值室外综合温度波幅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5计算):=17.0514)室内计算温度波幅值=4.25)围护结构衰减倍数围护结构衰减倍数,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7计算):(1)其中热惰性指标D值,取3.959;(2)构造各层材料的表面蓄热系数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中(七)1.的规定计算,由内到外逐层进行计算;可以求出围护结构衰减倍数:=45.6916)多层围护结构的总延迟时间总延迟时间,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8)计算:其中,围护结构延迟时间(h);围护结构外表面(亦即最后一层外表面)蓄热系数W/(m2K),取最后一层材料的外表面蓄热系数,即=9.671;空气间层热阻(m2K/W);空气间层内表面蓄热系数W/(m2K)。计算得:=9.1547)室内谐波传至内表面的延迟时间室内谐波传至内表面的延迟时间,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20计算):=1.298)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