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历史)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4441481 上传时间:2017-10-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省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省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省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历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杭州二中 200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历史试卷 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 I、和答卷 I、。试卷共 9 页,有两大题,38 小题,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 I、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3请用铅笔将答卷 I 上的准考证号和学科名称所对应的括号或方框内涂黑,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卷 I、的相应位置上。试卷 I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

2、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应是A女儿 B大儿子 C二儿子 D三儿子2实行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皇帝任免调动 B是郡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C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国 D职位世袭并有权直接任免县令3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

3、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清朝有这样一个机构,它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这一机构应该是 A. 内阁 B中书省 C六部 D军机处图 1 所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遗迹,该园林在 1860 年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洗劫与焚毁。与此相关的列强侵华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6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

4、世昌英勇牺牲是在A三元里抗英中 B黄海海战中C威海卫战役中 D淮海战役中7 “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 ”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8.“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上述歌词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巨变是指A国民革命运动 B辛亥革命 C抗战胜利 D新中国成立9.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这是董必武同志 1961 年写的怀念战友的诗句。诗中的“会”指的是A.中共一大

5、 B.中共二大 C 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10由中央电视台组织的“红色之旅”正在行进中。他们从江西出发,途经贵州遵义等地,最终将到达陕北。这一活动是为了纪念A武昌起义 B红军长征 C百团大战 D延安保卫战11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写这首诗的背景是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平津战役取得胜利C渡江战役取得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畲族,历史悠久,主要生活在我省的云和景宁一带,1984 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景宁畲族自治县。由此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13列各项中,属于图 2 所示会议主要成果的是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确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方针D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4. “忆往昔,求和割地华夏声咽忍顾黎民血;看今朝,喜迎回归举国同庆再造中国魂。 ”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幅对联主题的是A开国大典 B “文革”结束 C改革开放 D香港回归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15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这表

7、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构想是A武力统一 B一国两制 C一边一国 D16.20 世纪 50 年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新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外交实践有参加日内瓦会议 参加万隆会议 参加 APEC 会议 参加联合国大会A B C D17图 3 场景反映了 20 世纪 70 年代A亚非国际会议召开 B中美关系逐步缓和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上海合作组织建立18.古希腊的雅典首席将军伯里克利指出,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 。当时,雅典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元老院19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

8、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20. 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的三权分立不包括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外交权21. 1917 年 11 月 7 日晚,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拉开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总攻冬宫的序幕。这是世界历史上哪一次革命的情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 D法国巴黎公社革命22. “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 1961 年 8 月 13 日凌晨上演。在柏林的苏联占

9、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对代背景是A一战爆发 B二战爆发 C美苏冷战 D苏联解体23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这一现状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走向是A两极格局 B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图 3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C社会主义一统天下 D多极化趋势24. 人们常把做事不分轻重主次称为“本末倒置”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统治者的经济思想中的“本”是指 A农业 B手工业 C商

10、业 D文教娱乐业 25黄梅戏天仙配中有一句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它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经济形式是A小农经济 B集体经济 C商品经济 D游牧经济26. 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受灾严重,但有一处修建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没有受到严重损害,这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井渠27. 大大提高冶铁效率,反映我国古代冶铁水平领先世界的发明是 A水排 B铁铧犁 C筒车 D翻车 28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这一著名诗句赞美的是A古代浙江的青瓷 B景德镇的瓷器C秦始皇陵出土的青铜剑 D唐代精美的丝织品29读图 4,我国北宋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有A洛

11、阳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B “草市”和集镇开始出现C “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D开始设立专门管理“市”的机构30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末状元张謇愤而辞官从商,投资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该企业属于A洋务企业 B外资企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31.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短暂的春天” 。该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有 A纺织业、面粉业等行业发展迅速 B重工业的发展超过了轻工业C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内地工业发展超过了沿海地区32图 4 是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某商标图片,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A民族工业产生于火柴业 B民国初期诞生了工人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具有

12、实业救国思想 D中国火柴工业技术水平世界第一图 4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33某地曾经流传“黄豆象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歌谣,其流传的时间应是A新中国成立之韧 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34. 二十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我国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带来这一变化的改革政策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人民公社C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实行对外开放35 “我们唱着东方红,翻天覆地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重要会议是A中共八大 B中共

13、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试卷 请将本卷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卷上。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 3 小题;第 36、37 题各 8 分;第 38 题 6 分,共 30 分。36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推动民主与法制建设最重要的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 ,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 32 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