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全册)让大家认识我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4412848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全册)让大家认识我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全册)让大家认识我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全册)让大家认识我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全册)让大家认识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全册)让大家认识我(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一课 让大家认识我课时:1 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活动初步认识常用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并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造型表现活动及人交往的乐趣,初步建立集体观念与大胆表现自我的自信心。培养逐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能力及口头发表能力。 教学重点: 感知体验剪贴艺术的美,学习以色彩、星星黄、线条的造型方法制作大树并介绍自己,发表想法。 教学难点: 自我介绍及感受的发表,树干的制作、树叶的粘贴布局。 教学准备: 彩纸、树杈(用卡纸制作)、胶棒、剪刀、彩笔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纪律,稳定学生情绪。

2、 二、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我祝贺同学们成为北安中小的一名小学生。跨入新的学校,结识新的同学朋友和老师,是不是非常高兴。 认识一下我吧(简单的自我介绍),既然同学们认识了我,我也要认识一下咱们同学。 在老师眼力,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同学就象是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小树苗,经过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多年以后必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在老师眼里,咱们班就象是一棵大树(教师出示大树并粘贴)同学们就是树上最有生命力的树叶,大树因为有了你们而焕发生机。 三、新授 1、感知引导 教师讲解重点内容 。教师出示彩纸用彩纸剪成或撕,在树叶上写名字,然后在树杈上自己找一个位置,贴在树杈上。 2、合作探索、自由创作

3、并大胆发表 小组比赛形式,每一组抽取一名学生介绍自己。可以介绍自己的姓名,性格、爱好。 教师对语言表达简短明了、声音响亮、语言流畅的同学进行表扬。 3、畅想未来 同学们集体剪贴成一幅完整而美丽的画面。 教师:看我们剪贴的小树叶是大树充满力量,就象我们班级集体,因为有了我们的存在而更加有力量。让我们团结在一起共同打扮我们的班级,使班级这课大树更美更繁茂。 教师和同学们一块畅想未来。 板书设计 第一课 让大家认识我 剪贴 介绍 课后小结 第二课 看谁涂得更好看课时:1 教学目标: 在随意的涂抹之中体味色彩对视觉的冲击,体味创造的成就感;体味快乐。感受不同的画笔、不同的方法所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也是

4、学生体会到色彩的搭配与组织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效果。 教学重点: 在美术游戏中学会使用画纸,尝试以不同笔触、不同画材组织画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 教学准备: 油画棒、彩笔、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检查工具,稳定课堂秩序 二、导入新课 1、看一看、观察外型 教师出示油画棒和彩色水笔提问:这两种绘画工具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油画棒、彩色水笔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两种工具的外型的不同:彩色水笔有外壳包裹,有笔帽,笔尖一般较细;油画棒外层有纸皮包裹,笔尖较粗。 2、画一画、认识特点 教师:你喜欢用那

5、一种工具进行绘画?为什么?同学们指出自己喜欢的工具。 教师:同学们,我们共同来随意的。涂涂画画,实践一下他们的不同特点。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可以很均匀的去涂色,也可以尝试着用不同力度、不同疏密的点、圈、线等笔触体会不同的涂色方法带来的不同画面效果。小组讨论实践,观察涂色后的结果,了解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 油画棒粗犷有力,厚重,遮盖力强,可以明显的产生粗细深浅的变化,不易混合,容易修改,用尖器可以刮除表面的色彩。水彩笔柔和匀净,色彩薄而透明,几种颜色重复混合可变成另外一种色彩。 3、欣赏大师的作品 师生共同欣赏一组以线条与色块构成的抽象风格的绘

6、画作品。教师准备一些问题: 刚刚看到的作品,你有什么感受?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线条和色彩? 你觉得话化的人心里在想些什么?是高兴?是恐怖?还是有点伤心?那些笔触让你有这种感觉? 引发学生对奇妙的色彩世界的探究。绘画是情感的表达,你快乐,你的线条也会跳舞;你悲伤,你的色彩也会暗淡,引导儿童去发现,去感受。 小结:以体验与色彩游戏为主,增进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舌功能美术学习的兴趣,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绘画技能、探究能力都是一种很好的启迪。 板书设计: 第二课 看谁涂的更好看 油画棒 彩色水笔 课后小结第三课 滚动乐园课时:1 教学目标: 在感知活动中,触

7、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特征、形状。友好的合作游戏,随意大胆的使用绘画工具表现受到的或想到的滚动现象,创作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教学重点: 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趣味的感知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体验和表现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表现自己所见、所想。在感知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教学准备:滚动的物体、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小组,推选小裁判。 二、讲授新课 1、教师给学生提供能滚动的物体,为丰富感知活动创造条件。 教师问:什么形状的物体会滚动? 探索:学生寻找滚动的物体和滚动的现象,儿童自然联想、列举具有滚动共性的物体,联想回随认知展开,让学生走向

8、生活,拓宽学习空间和学习资源。 2、小组游戏 感受:学生在滚动玩耍时,看、摸、闻等触觉行为,影响学生对物体的认识。 体验:玩耍的尽力说明了物体的形态、特征、共性。联想:滚动的物体位置不断的变动,其快慢、翻转、碰撞、滑行、停止,引出学生对生活中有关现象的记忆和联想,触发了创意思维。 教师与学生共同游戏、共同感知,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 小组的裁判指挥滚动游戏,其他成员围成圆圈,推动教具滚动并抵挡物品滚出场地。几个小组可以互相交流物品,聚集群体的力量,扩展认知面。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经验,展开不同的玩耍方式,体会滚动形式,尊重学生自我表达方式和感情的投入,发挥内在的动力。 3、绘画表现 通过联想引发

9、更多的滚动的物体,教师引导学生给滚动的物体起名字,如:足球大哥、香瓜大王、红脸苹果等,赋予童话色彩和幽默感。学生画出观察到的或想象中的滚动的物体,可以根据画面的内容编出故事情节。 4、作品评价、评说 教师引导学生讲述和交流所画景象情节,词语和绘画良种语言的互动促进和扩展了儿童的表现力。 运用评价引起竞争,促进小组间、学生间的表现力。 5、提出问题课后讨论 滚动的用处;哪些地方利用了滚动的道理;用滚动的现象能发明什么。 课后小结第四课 泥巴真听话课时:1 教学目标: 通过玩泥巴的游戏活动体验感受泥性,常识并掌握集中玩泥的基本方法。通过游戏活动,共享玩泥巴的快乐,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

10、点: 探索干支泥性,归纳集中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 教学难点: 感受、探索、泥性及口头发表。 教具准备: 干泥、水、铲子、木棍、水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塑料袋下边是什么? 引导学生用手触摸感觉三种不同的干湿泥材,感受其不同的质感和量感。 2、小组探究,实验活动 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分配干泥和水,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用什么方法泥巴才听话。水和干泥的比例搭配情况,教师巡回指导,并总结学生的活动情况。 3、小组感知体验,进行玩泥巴的游戏活动 探究意识的进一步发挥,教师鼓励学生的大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归纳

11、讲述自己玩泥巴的几种方法。 4、师生小结,学生大胆发表、探究、质疑 引导学生说一说玩泥巴的感受?小组思考讨论泥巴的用途? 5、引导学生收拾整理游戏场地,并清洁自己的双手。 课后延伸:请学生课后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中有那些东西与泥巴有关?哪些东西是用泥巴作成的?泥巴的用处还有哪些? 板书设计: 第四课 泥巴真听话 和泥 捏制 课后小结: 第五课 剪剪撕撕画画贴贴课时:1 教学目标: 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 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

12、点: 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想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 教学难点: 作品创作。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撕剪纸作品等图片。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纸材,并准备好尖刀、胶水、油画棒、彩色笔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游戏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以变魔术的方式变出撕纸添画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1、教师用很随意的方法撕出纸张的造型,激发学生大胆想象, 由一张外形很随意的纸张,想象出不同的东西,如果它距离自己想象中的物品有差距,还可以用彩笔进行添加。教师请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添加。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教师给予鼓励的语言。

13、2、欣赏马蒂斯的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赏析马蒂斯的作品与学生的有什么不同,观察一下,两种画在做法上有什么不同?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以小组讨论研究的形势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学生的意见后,发表自己对上述思考题中问题的看法,同时表扬鼓励学生。 启思训练 教师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逐渐引导到训练的创作。 教师:那出一张你喜欢的色纸,闭着眼睛(避免大脑严格受到现时中图形的影响)随意撕出一种图形。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随意撕出的纸片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多连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师鼓励学生可以运用以下两种形式进行作品的创作与表达。 撕纸添画形式 剪纸形式 教师进行巡回辅导的时候对撕纸添

14、画的方式进行创作的学生多给予想象力方面的启发引导,对采用剪纸画的学生多给予造型的建议。 小结:发表质疑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本次活动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型的纸艺作品及生活中纸材的运用图片,印发学生对纸的种类、用途等其他问题引起兴趣并激发问题意识。 课后延伸,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师让学生观察自己生活周围有什么东西是用纸做的?纸与环保有什么关系? 板书设计: 第五课 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撕纸添画 剪纸 课后小结:第六课 花点心课时:1 教学目标: 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造制作活动加深体验。初步尝试立体造型带来的乐趣,感受立体造型和色彩搭配的基

15、本方法。锻炼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发学生对“花点心”的漂亮外表的认识。 教学难点: “花点心”的创作。 教学准备: 彩色胶泥、点心图片、课件、实物点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实物点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教师捧出一盘用白色的餐纸遮盖的点心:同学们,猜猜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新礼物? 教师打开餐纸,学生能够看到精美的点心。 教师:同学们我们把这些用面、鸡蛋、奶油等制作的小食品称作点心(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点心小知识的学习 教师:你们喜欢老师带来的礼物吗?你猜猜老师喜欢这其中的哪一个? 学生在猜测之中,教师传授点心小知识:中国有七百多种点心,老师最喜欢这个月饼。(板书:月饼) 教师出示月饼,并讲解喜欢的原因:每年的八月十五,我们吃月饼、赏月亮,全家人聚在一起非常开心,非常幸福。小小的月饼代表团圆吉祥,月饼被成称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点心。 同学们,你知道西方国家最具有代表性的点心是什么吗? 教师板书:蛋糕 2、师生共同观赏点心的录象 教师:同学们,让我带着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