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雅艺术与炫耀消费当代审美文化批判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44412304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8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高雅艺术与炫耀消费当代审美文化批判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论高雅艺术与炫耀消费当代审美文化批判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论高雅艺术与炫耀消费当代审美文化批判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高雅艺术与炫耀消费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高雅艺术与炫耀消费当代审美文化批判(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 要在文化事业成为社会繁荣发展的主要动力的现代社会,经济的满足使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得到提升,所谓艺术是对自己的主观情感表达和寄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其中高雅艺术也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消费者不仅仅注重商品的实用价值,商品中所蕴含的社会地位的符号意义越来越被人们看重。穿名牌、开好车、住洋房一系列看似高端的消费行为都与消费者炫耀心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购物的炫耀性已成为许多消费行为的目的,利用高水平的消费行为来弥补个人发展过程中某方面的不足。而对于热爱艺术的人来说,高端的艺术作品则成为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越是拥有高雅的艺术作品,越能体现出一个人所谓的“上流”社会的风格,从而湮没了艺术本

2、身存在的价值。本文整体呈“N”字形架构,由艺术消费(尤其是高雅艺术消费)的出现而形成的炫耀性消费的风靡,在日常消费的艺术消费中能看很多炫耀性消费的影子,因此通过对其的分析指出消费者对炫耀性消费在社交中的地位的变化以及对其心理层面的影响;到高雅艺术消费在炫耀性消费中的主要作用而形成的新的社会风尚,包括对消费者情感、通俗艺术消费的影响,分析高雅艺术影响个体炫耀性消费行为,由于每个人不同文化价值观与高雅艺术相互碰撞,会导致价值观的裂变,进而形成新的社会风尚;当社会中的文化价值观出现变化时,使高雅艺术成为符号意义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对炫耀性消费的行为和表现形式影响程度出现了一定的差异,在高雅艺术消费成为

3、社会的潮流时,其本身的价值被淹没在金钱利益之中,而外在价值也逐步接近于通俗艺术,但它本身的价值始终对消费行为有导向作用;在这种消费现象中,重新审视审美文化对高雅艺术消费的回归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正确认识高雅艺术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正确的看待消费市场中的高雅艺术和适当的消费、解决炫耀消费对高雅艺术不正确的解读是避免炫耀消费出现的重要途径,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审美文化教育作为培养消费者正确的审美观和消费观的根本途径,呼吁消费者对待高雅艺术时应感受艺术中蕴含的人文底蕴和美学内涵,正确看待美学中人与艺术的关系,建构一种更具美学价值的生态领域审美意识。关键词:高雅艺术;炫耀消费;审美文化;消费观;审

4、美观研究类型:理论研究目 录1. 绪论1.1选题背景1.2研究意义1.2.1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1.2.2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1.3课题研究的方法1.4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2. 艺术消费与社会地位的关系2.1艺术消费在日常普通消费中的主要表现2.2炫耀性消费在消费者中的身份象征作用2.3艺术消费影响消费者社会地位及其存在的价值3. 高雅艺术消费的社会风尚3.1高雅艺术消费对消费者情感的影响3.2高雅艺术消费逐步侵蚀通俗艺术消费3.3高雅艺术消费的形成与新社会风尚的建构4. 高雅艺术在炫耀消费中的低俗化4.1高雅艺术内在价值在金钱交易中的埋没4.2“跟风”潮流下的高雅艺术的大众化4.3高雅艺术在低俗

5、化消费中的价值导向5审美文化在艺术消费中的当代重构5.1高雅艺术在消费生活中的回归5.2正确认识审美文化中高雅艺术的本质5.3审美文化在艺术消费中的意义与价值6.结语参考文献致谢1 绪论1.1选题背景当今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趋势下,各国的经济实力得到迅速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也显著提升,市场上流通的产品种类也很丰富,消费方式开始呈现多元化、开放性的特征。消费环境日新月异,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讲,在经历了长时间赤贫和短缺的社会波动之后,收入的提升满足了人们经济上的需求,精神上对美好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精神层面的享受,进而助长了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由于社会存在的比较和炫耀的目的,他们提

6、升的生活层次和消费的水准必须依靠标志性的消费品来展现,于是在质量和功能相同的基础上,消费者更愿意买价格相对更高的商品。尤其是在现在存在的各种画廊、美术馆展览以及拍卖行等艺术场所增多,举办的活动形式和数量也极大地满足了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久而久之人们不再满足于到实地参观展览,反而更倾向于“收藏”,所谓“收藏”只是人们的消费已经从实体商品上升到的概念层面,从功能属性上升到符号属性,财富、成功、文化等,这些抽象含义展现的不仅是物体本身,还是其背后代表的含义,也就是说消费者对其进行购买希望得到的不仅是商品本身,还希望得到商品标志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像购买奢侈品等炫耀性消费就是如此。1.2选题的研究意义 1

7、.2.1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美学家们强调了艺术的不同方面,他们若不是强调作品本身、被描绘的世界、创造性艺术家,便是强调观众。来自于不同方法的心理学会从不同的方面去对什么是艺术的问题作出回答,而高雅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类型却拥有着属于自身的符号特征,即意蕴深厚、富含情感,认识与情感这两者在艺术上市牢牢缠结在一起的。第1, 人们对高雅艺术的认知往往体现在购买欲上,认为越是高雅的艺术越应得到越高的关注以及消费水平,从而使高雅艺术的价值在人们原有的认知上发生“现实化”的转变,忽略掉高雅艺术本身存在的价值,变为消费的一种符号表现。人需要美,美有助于人格变的更健全、更和谐、更健康。满足人类精神审美需要的途径就

8、是艺术消费。第2, 艺术消费是通过欣赏艺术产品和参与艺术娱乐活动,使艺术消费主体与消费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艺术产品包蕴的文化审美信息发挥社会影响,展现艺术价值的过程,同时它也能从情感上陶冶身心,除了满足消费者对物品的需要,还能满足消费者心理上的需要;也是消费主体内化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积累审美经验,体验自我,确证自我,完善自我,丰富素质构成,优化生存质量,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人类艺术实践活动的基本环节之一。第3, 它又是一个艺术经济范畴,是艺术生产过程的重点和归宿,也是不断向艺术生产提出新的消费需求的过程。是实现艺术生产的社会公益目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

9、手段,是人类精神生活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1.2.2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表现,是人类活动的动机和出发点。在人类的需要体系中,艺术消费是精神审美需要的自觉化表现,是必须通过审美中介才能满足人的本质需要。通过研究高雅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三点意义:第1, 可以反馈指导艺术劳动者的艺术创作和艺术生产实践活动,使其深刻把握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所蕴含和表露出的社会历史意义的实际影响,进一步提高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艺术创作和适应艺术消费者多层次、复杂和不断发展的精神审美需求的能力;第2, 可以为艺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导向,丰富艺术消费者的审美经验,扩大艺术消费视野,提高思

10、想认识和艺术鉴赏水平,指导对艺术产品的审美分析,阐发审美意象的艺术价值,引导艺术消费者提高艺术消费的层次和品位,扩大艺术产品社会影响的正效益,缩小或消除某些艺术产品的负效益,逐步培养和造就鉴赏能力越来越强、人数越来越多的艺术消费者队伍,造就“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第3, 对炫耀消费现象中的艺术消费,尤其是针对高雅艺术的研究,是把艺术产品实现为社会精神财富的重要催化剂,也是对消费者道德高度负责,抵制和消除精神污染,净化“精神生态”的重要手段。1.3课题采取的方法1.3.1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大量关于艺术、消费文化、心理学、经济学、美学等方面的文献,分析它们内在的联系及影响,并结合现有的

11、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的探究。通过查询各种文献资料了解当今社会中炫耀消费的现状与高雅艺术的关系,以及高雅艺术在消费社会中的地位、价值导向等来确定论文研究的切入点及思路。1.3.2比较研究法文中主要对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在消费中的不同表现采用了这一研究方法,并结合古今中外在不同的经济状况下的对艺术的炫耀性消费的表现的对比,从比较中找出磨合的缝隙,争取找到创新实践的新发现。1.3.3案例分析法通过现实中一些奢侈消费的例子,研究得出炫耀的目的和身份象征之间的关系,进而归结到美学中的审美文化被忽略,以及重构审美文化的重要性的结论,从“社会现象”到“原因分析”,再找到“措施建议”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1.3.

12、4归纳统一法通过对不同的高雅艺术消费的分析,总结出高雅艺术在社会消费中的象征意义和符号作用,以及炫耀消费对高雅艺术内在的低俗化的影响,强调正确认识高雅艺术的重要性及审美文化在艺术消费中的价值作用。1.4国内外研究现状炫耀性消费是一种以炫耀为目的的消费活动,无论国外还是国内,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以炫耀为目的消费活动一直普遍存在。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炫耀性消费文化已成为消费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尤其在中国,很大一部分关于奢侈品的消费都是炫耀性消费。由于炫耀性消费现象的普及导致其备受关注,因此出现了大批相关研究者,大家对此的研究方向多为消费者的动机上,即使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可归根究底对炫耀

13、性消费产生影响的动机归类仍然不清,对于它们的影响程度更是未能研究出答案。 1.4.1国内研究现状上个世纪,大众审美文化兴盛,高雅艺术面临挑战增大。与此同时,人们逐渐务实,追求外在的“体面”。最终导致通俗艺术受到大多数人的欣赏,但是这种现状却让社会教育工作者警觉和忧虑。 顾建华,通俗艺术、高雅艺术与高校美育,北方工业大学学报,第14卷第4期,2002年12月其一,顾建华说:“高雅艺术充满先进知识分子的强烈的忧患意识、载道意识,饱含人文精神。这对于未来的国家栋梁来说是极其重要的。顾建华,通俗艺术、高雅艺术与高校美育,北方工业大学学报,第14卷第4期,2002年12月第二,高雅艺术不同于一般艺术的大

14、众化,它具有精神上的特殊性,拥有着别类的表现形式。高雅艺术身上并非没有其他艺术的影子,但是高雅艺术具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特点,在保留其他艺术优点的同时,不断的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力求创造出符合各个时代的,最具有高雅性、艺术性的艺术表现形式,这样的高雅艺术又怎能不将大众折服呢?然而折服是一回事,能否被大众普遍接受又是另一回事,作为少而精的艺术类别,吕俊华就针对此曾这样说过:“即使高雅艺术拥有无可比拟的艺术造诣和艺术境界,却也因此贴合曲高和寡,高雅艺术不同于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所以传播普及并非一帆风顺。但是对高雅艺术的追求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够陶冶人的身心,激发人们对于美的想象和追求,将大大提升人们

15、的审美和精神境界。”这也是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区别所在新泽西,体验创造性-论艺术的社会心理学,1986,P97,转引自叶朗主编,现代关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P273。第三,对于社会现状的反应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也大相径庭。高雅艺术吸收了大量复杂的艺术优点,并且极具创新内涵,形式多变意蕴深厚,并非谁人都能轻易体会其表达思想,多为有文学底蕴文化素养的知识分子体会其曼妙。关于这方面的对比威尔逊曾经提到过:“所谓通俗文化,它并不追求艺术的更高境界,而是一直在努力的贴合群众,只是简单的制造些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并没有很好的明辨大众文化的利弊就结合形成通俗文化流传大众,高雅艺术恰恰与其相反,它并

16、非是一种只想着迎合群众的娱乐性艺术,而是有一定的规范性,严密细致的将其高雅性展现出来,这同时对于受众而言有一定的体会难度,需要紧紧跟随深入体会才能领悟。这也是为什么大众对于通俗艺术的接受度如此之高。”高雅艺术与较高的文学素养和文化涵养息息相关,这点傅守祥也曾经提到到,他认为:“高雅艺术不同于通俗易懂的通俗文化一般令人容易接受,人们对高雅艺术的更好体会一定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积累上的,只有这样才能将高雅艺术中那些隐晦难懂的含义理解清楚,才能将其深厚的底蕴挖掘开来,要想欣赏的了高雅艺术,必须要加强对它的了解和掌握,进行充分的学习。这对于其他国家也是一样,因为高雅艺术象征着时代最具高雅性艺术性的产物,它将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能力,因此对它的学习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回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