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4410958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基本概念题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合作

2、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4、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7、课程资源:是指形

3、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8、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它可以理解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9、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11、动态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过程为

4、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12、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工具性 与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语文素养 .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 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基础。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 识字和写字 ”、

5、“ 阅读 ”、“ 写作 ”(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 口语交际 ”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 综合性学习 ”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4.语文是 实践性很强 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汉

6、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 ,帮助(学生阅读)。7.识字是(阅读)和 (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8.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 和 ( 想象世界 ),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9.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1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 (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

7、过程。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

8、,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23、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24、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 分解式目标 和 交融式目标 。25、 “分解式目标”按照 知识与能力 、 方法

9、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26、“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 乃至 三维的目标都交融 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27、清晰明确 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28、 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 刻画动词 ,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效果,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目标达成的 层次性 和 区分度 ,也可加强教学的 可操作性 与教学效果的 可测度性。三、

10、简答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 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答: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

11、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3、 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答:“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

12、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4、 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师生互相交流

13、对话,互助性强。当然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价、人文关怀,教师文化积淀丰富,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修养。5、 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难度降低了,时间减少了,但是汉语拼音的能力并没有削弱。6、 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10、 口语交际教学应

14、注意哪些问题?答:1、 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11、 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答:“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13、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答: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

15、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实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14、 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答: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

16、,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15、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19、 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答: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1)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2)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3)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1)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2)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3)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