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4410712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全册课标分析:数与代数:1.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读、写小数和分数。2. 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3.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4. 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两位数。5. 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6. 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7. 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8.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9. 能认识钟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2、10. 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图形与几何:1、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2、 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3、 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综合与实践:1、 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2、 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3、 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3、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学情分析: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已经使用了两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

4、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本班学生从上学年的考试试卷分析,学生的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很好,大部分学生的解决问题掌握基本良好,但是粗心大意的学生还是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也较差。本学期首先还是要强调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预习及复习,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同时,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概念的掌握。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奖励机制,让孩子齐头并进。全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5、(一) 知识和技能方面。1、 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 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3、 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4、 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5、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

6、=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 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7、 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 数学思考方面。1、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2、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

7、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三) 解决问题方面。1、 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3、 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4、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四) 情感与态度方面。1、 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 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4、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

8、,并及时改正。5、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

9、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一、时、分、秒(3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习一-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测量(6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2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 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