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室三年建设规划.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4410098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分泌科室三年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分泌科室三年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分泌科室三年建设规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分泌科室三年建设规划(2007-2009年度)一、三年建设目标:建设成省级重点专科,向国家级重点专科进军。通过三年的建设,力争使内分泌专科成为具有一定规模、专业与地域覆盖面广、具有中医特色突出、疗效显著、创新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服务规范、科研及教学水平一流、人才梯队合理、设备先进、双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的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的中医内分泌疾病医、教、研基地。二、三年建设具体任务和内容:1、 医疗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中、西医双重诊断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严格进行规范化的内分泌科单病种质量管理,逐年增加,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并

2、在临床全面推广应用;有计划地制定内分泌疾病诊疗及护理常规,数量与质量每年滚动式提高。开展消渴病的证的客观化诊断研究,以进一步提高中医特色诊断的准确率及可推广性。中医治疗率、病床使用率、急危重症患者比例高于全国三甲中医医院相同病种的平均水平;平均住院费用、专科人均门诊费用、平均住院日低于本地区同一病种水平;接受其他医院转诊、会诊;出院患者随访率20%。在2个相关疑难病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上有较突出的疗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达到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查房种类齐全,落实三级查房制度,不断提高中医查房质量;建立学术指导小组,保证医疗质量。积极开展以病人为中心

3、、有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及相关领域的护理研究。自制中药制剂品种数2种,临床使用率50%。中医治疗率逐年递增。2、主攻方向的研究和科研建设主攻方向之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病之一,发病率高达90,它又是糖尿病足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致残率较高,目前尚未有特效药物,根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关键是痰瘀阻络,提出益气化痰、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理论,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研究复方糖痹胶囊及芪桃片益气化痰、活血通络,并配合非药物中医特色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治疗和研究,总有效率达92.5%。临床疗效在国内同行处于先进水平。今后所要做的主要

4、工作:开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中医证型的微观和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进一步完善诊疗常规。研究有效中药单方、复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及客观指标疗效较佳的方剂。在进一步总结糖痹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基础上,对糖痹胶囊配伍规律进行系统研究,阐明该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物质基础及形成规律,拟制定新药研制开发项目和计划,在此基础上争取开发新药制剂。按计划完成现有课题的研究和成果申报工作;在原课题基础上,从应用细胞分子生物学、免疫病理学等技术探讨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地位及作用机制。进一步申报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建立

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动物模型。进一步研究桂蜡外敷涌泉穴、肌肉神经电刺激、针灸或腹针等非药物治疗的中医特色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理研究;进行优化中医临床治疗方案研究,开展诊疗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进行辩证论治规律的研究。开展文献研究,对文献记载的相关诊疗方法进行全面挖掘、整理与应用研究。进一步整理名老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建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信息资料库。主攻方向之二:糖尿病肾病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是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最终发展为肾衰竭。患糖尿病l019年后死于糖尿病肾病肾衰竭者约占53,是糖尿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6、有效地治疗糖尿病肾病,控制并逆转早期糖尿病肾病,延缓其肾功能减退的进程,研究早期防治、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及控制肾衰进一步发展的中医药疗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糖尿病是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除了控制血糖、血压、调脂、抗凝及低蛋白饮食治疗外,几乎无特效药物治疗。根据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理关键是气阴两虚夹瘀,随病程发展终致虚劳或虚损,出现阴阳俱虚、浊毒内蕴,根据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规律,以“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为原则,提出早期以益气养阴活血治疗,研制“参芪降糖片”、“糖肾清”防治糖尿病肾病,后期以益阴养阳活血化浊之“尿毒灵”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及延缓病情发展为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总有效率达

7、90%以上。临床疗效在国内同行处于领先水平。今后所要做的主要工作:开展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进行中医证型的微观和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进一步完善诊疗常规。进一步加强研究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综合治疗的最有效方案,从分子生物学、免疫病理学及基因学等方面研究其临床作用机制,在现有各级课题的基础上,继续申报国家级课题。拟制定新药研制开发项目和计划,在此基础上争取开发新药制剂。完成现有课题的研究工作。进一步进行优化中医临床治疗方案研究及开展诊疗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进行辩证论治规律的研究。完成古代文献有关糖尿病肾病诊疗方法的发掘、整理与应用研究工作。进一步整理名老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学术

8、思想和临床经验。建立糖尿病肾病的信息资料库。科研建设的具体计划:争取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以上或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以上。争取国家级科研成果或国家级专利1项或省部级科研成果2项。有新药研制开发项目和计划,争取自制制剂开发成为新药制剂(1种/3年)。开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特点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进行证的客观化诊断研究。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3篇/年,出版专著1部/3年。对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性整理和研究。出版专著1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篇。建立内分泌疾病实验室。3、中医特色的开展和研究开展证的客观化诊断研究,以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诊断。积极开展以病人为

9、中心、有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及相关领域的护理研究。开展特色疗法,引进新技术、新成果,每年1种以上,水平为国内同行领先。自制中药制剂品种数4种,临床使用率50%。对本专科领域古代文献记载的诊疗方法进行全面的发掘、整理与应用研究;开展非药物疗法及民间验方、疗法的整理研究。4、人才培养面向全国接收内分泌科进修医生5名/年。师承全国名中医、院内知名专家跟师学习1名/年,并顺利出师。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年,博士研究生2名/年。所有住院医师都必须轮转各个内科、急诊、ICU病房、外科及介入科,每半年轮转一次,要求做到一专多能。继续派出有关人员到国内外一流西医院内分泌专科进修1名/年,学习时间不少于3个月。培养

10、学术继承人12名。5、教学和学术网络建设教学建设对大学课堂教学及临床带教达到一定课时。对临床医学生每周进行一次以上临床小课,进行临床及科研的培训。每年具有1篇以上教学论文,3年内有教学课题。学术网络建设主办、协办全国中医内分泌疾病高级研修班,或全国性中医内分泌疾病新技术、新疗法学习班1次/年;开办专题讲座12次/年。继续与中山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院等单位建立密切的学术联系。联合其他三家内分泌疾病治疗中心开设专科网站,承担网络中心的建设,进一步起辐射及龙头作用。通过医院及大学本部医学信息中心,所有医生均能上网查阅国内外医学专业信息。建立专科人员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

11、肾病的信息资料库。派出专科骨干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参加短期学习班及进修班,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来院讲座、会诊等。通过外出会诊、指导抢救、讲学、常年接受进修医生等方式,为下级医疗单位培养内分泌科骨干力量;协助、指导基层单位建立及完善内分泌疾病专科,在目前基础上再增加12家医院作为扶持对象。进一步完善相关疾病病友会,开展义诊,建立集医疗、保健、咨询功能于一身的医疗网络。6、条件建设我科现拥有计算机8台,打印机3台;40岁以下人员100%掌握计算机操作;40岁以上人员80%掌握计算机操作。三年内再增加1台计算机及打印机。建立重点专科网站;建立独立的专科信息库,收集国内外本专科相关机构及国内外本专科人才的

12、信息,进行国内外本专科医学情报文献的信息化整理研究;建立专科基本图书资料库;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掌握最新专科发展动态,加快知识更新,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建立内分泌实验室。7、科室制度建设(其中包括临床路径管理、随访管理、单病种管理、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现具有临床路径4个(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及甲亢),每年递增1个,突出中医药诊疗方法的综合运用。临床路径的实施率超过90,符合率达100。3年内增加12个单病种;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强调合理检查、用药;优化的治疗方案在临床全面应用(中医综合措施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访率由20逐年按12以上比例递增

13、。每年接受一定数量的院外会诊与转诊,逐年增加,并建立登记制度。严格按照医院三级查房制度执行,突出主任重点查房及其记录,严把医疗质量关。每月至少一次中医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等各种病例讨论制度。三、需要医院支撑的条件 扶持并配合内分泌科人才培养计划。 支持并提供条件以建立内分泌疾病研究中心及实验室。支持并提供临床及科研所需设备或材料,如胰岛素泵、24小时血糖监测仪等。协助内分泌科进行学术网络建设,如医院信息科对外设立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网页,以利加快内分泌科对外进行学术交流及学术影响力度。四、内分泌科建设周期及年度计划一览表建设周期年度计划2007年度制订专科发展规划。在不断优化原来诊疗常规的基

14、础上,再制定内分泌疾病诊疗及护理常规2个(糖尿病足、甲亢)。按计划完成各项课题的年度工作。申请国家级课题及省部级课题各1项。编著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材(内分泌代谢学部分)。开展特色疗法1项(腹针)。招收硕士研究生2名以上。培养内分泌科进修医生2名以上。派出1名主治以上职称的医生进修,时间3个月以上。古代与现代文献记载的糖尿病肾病诊疗方法进行全面的发掘、整理;建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的信息资料库;开展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2008年度对第一年的建设工作进行检查、小结。通过外出会诊、指导抢救、办班讲学、常年接受进修医生等方式,完善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及甲亢临床路径,使

15、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及甲亢的措施得以推广应用。围绕主攻方向,继续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申报课题12项。在目前已建立联系的基础上(深圳龙岗中医院),再增加1家医院(惠州市中医院)作为扶持对象。在原基础上再制定内分泌疾病诊疗及护理常规2个(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肥胖症)。完善内分泌疾病实验室的软、硬件设施(人员培训、设备等)。开展特色疗法1项。采用内培外引的方法,使本专科医务人员的学历结构更合理:引进博士或硕士学历技术骨干12名,尤其注重地域性交叉培养本专科医务人员,引进其他高等院校培养的博士或硕士学历技术骨干。招收硕士研究生2名。争取派出1名技术骨干到国外进修,时间3个月以上。2009年度对上一年的建设工作进行检查、小结。完成各级课题,进行有关课题总结及申报成果工作。做好新药制剂开发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1种以上有效制剂开发成为新药制剂。在原基础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